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二年級下冊數學克和千克教學計劃

二年級下冊數學克和千克教學計劃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2 01:27:33

二年級下冊數學克和千克教學計劃(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八單元克和千克的認識教案)1

▶教學内容

教科書P101~102例1、例2,完成教科書P101“做一做”,P105~108“練習二十”第1~3題及思考題。

▶教學目标

1.通過掂一掂、估一估、稱一稱等活動,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000克=1千克,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使學生初步了解天平和常用的用“千克”作單位的秤,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

3.了解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到質量單位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知道1000克=1千克。

▶教學難點

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教學準備

課件、天平、以“千克”作單位的秤、1袋黃豆、1枚2分硬币、2袋食鹽、1瓶5千克的洗衣液。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拿出一本數學書和一支鉛筆。

師:哪個重些?

讓學生分别掂一掂,然後說說自己的感覺。

得出結論:物體有輕重。

2.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教科書P100主題圖。

師:你們看到了什麼?

【學情預設】預設1:學生會注意價目單上的信息,教師可把學生找到的内容另外闆書,稍後處理,順勢再啟發:“你還看到了什麼?”

預設2:學生可能會說看到1瓶洗衣液重5千克,1袋玉米高鈣餅幹重110克,5個蘋果重1千克等等。

師:對,我們在生活中買東西時,經常要稱一稱物品的重量,要表示物品到底有多重,就需要用這裡出現的質量單位克和千克。你還知道生活中所使用的其他質量單位嗎?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說斤、公斤、兩等。

師:是的,生活中我們也會用到斤、公斤和兩。但為了便于國際交流,一般情況下采用國際通用質量單位克和千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它們。(闆書課題:克和千克的認識)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生活中的經驗,讓學生感受物品的質量。對主題圖的觀察讓學生對物品質量的單位有初步的認識。在解讀主題圖過程中,出現直接觀察秤上讀數等多種獲取物品質量的方法,讓學生有一定的印象。

二、探究新知識

1.認識“克”。

(1)根據生活經驗,估1克的物品。

師:你知道1克大約有多重嗎?在課前自己準備的物品中找一找,掂一掂。

小組探讨,感知物品質量,對物品的輕重有初步認知。

師:互相說說你是怎麼找到的。

【學情預設】根據生活經驗,學生會在自己帶來的物品中選擇最輕的那個,或者有些物品的包裝袋上有标識,直接就可以找到了。

(2)利用天平,驗證1克有多重。

師:要知道物品的質量可以看物品包裝上的标注,但很多物品沒有包裝,我們怎麼确定它到底是不是1克呢?

【學情預設】可以用秤稱。

師:你們見過秤嗎?在哪裡見過?你們認識這些秤嗎?

【學情預設】學生在不同的場合見過秤,超市裡的電子秤、家裡用的體重秤、彈簧秤、杆秤等等。在日常生活中也會經常聽到“斤”和“公斤”,正視學生的學情,明确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區别和聯系。

師:老師帶來了一個天平。首先,我們一起來認識稱量較輕物品時用的天平。

課件出示天平,介紹天平的基本構件。

每個天平有兩個托盤,左邊放物品,右邊放砝碼。這盒砝碼中,1克的砝碼是最輕的,100克是最重的,在砝碼上會标注砝碼有多重(展示标注給學生觀察)。所以這個天平隻能稱量較輕的物品。在天平的正中央有一個刻度盤,當指針指向“0”的時候表示天平平衡,這時候的物品就和所放的砝碼的重量一樣重。

師:哪個小組先來試一試,利用天平驗證所找的物品是不是正好重1克?

【學情預設】學生對天平的操作不熟練,會用手直接去摸砝碼和遊碼。此時隻是對天平有初步的認識,知道它的作用,教師在學生不會稱時,可把遊碼、砝碼調整好,學生直接放物品到左盤,然後觀察刻度盤即可。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注意觀察指導,及時闆書具有代表性的物品質量。

(3)明确1克的概念,直觀感知1克的重量。

師:1枚1角的硬币大約重3克。1枚1元的硬币大約重6克。1枚2分的硬币大約重1克。(出示準備的2分硬币)請大家掂一掂自己小組确定的重1克的物品,感受1克有多重。

讓學生充分地掂量,借此加強學生對1克的體驗和感受。

師:大家都感受了1克有多重,那“克”一般是什麼樣的物品的質量單位呢?

【學情預設】“克”是較輕物品的質量單位。

師:請大家估計下,幾粒黃豆重1克?(出示黃豆)怎麼去驗證我們的答案呢?

【學情預設】用天平稱一稱。

教師演示用天平稱黃豆的過程。

師:瞧,7粒黃豆的質量是1克。下面請大家都取出7粒黃豆,掂一掂。

師:很好!看來大家都已經充分感受過1克到底有多重了。

(4)知識應用。

課件出示教科書P101例1。

師:找一找上面的物品有多重。

【學情預設】從外包裝上可以看到物品的質量,一片口香糖的質量是3克,一袋菊花茶的質量是12克,一袋瓜子的質量是100克。

師:這些物品是輕還是重?

【學情預設】學生會說都很輕。

師:是的,這幾個物品都很輕,計量比較輕的物品,常用克作單位,克也可以用符号g表示。(适時闆書)

(5)完成教科書P101“做一做”。

學生獨立進行判斷,并說明判斷的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以1克為标準,估計物品的輕重,以此使學生初步掌握估量的方法,最後通過說出生活中比1克輕的物品,進一步鞏固對1克的認識。

2.認識“千克”。

(1)課件出示教科書P102例2。

師:請大家觀察這兩樣物品,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學情預設】預設1:有1瓶洗衣液和1箱蘋果。

預設2:1瓶洗衣液的質量是5千克,1箱蘋果的質量是25千克。

預設3:1瓶洗衣液的淨含量是5千克,1箱蘋果的淨含量是25千克。

師:誰能到台上來拿一下這瓶洗衣液?說說你有什麼感覺,輕還是重?

【學情預設】有點重。

師:是的,經過掂量感覺洗衣液有點重,我們計量比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單位。千克也可以用符号kg來表示。(闆書)

(2)理解“淨含量”。

師:剛剛有同學提到了“淨含量”,“淨含量”的意思就是除去包裝容器和其他包裝材料後内裝商品實際有多重。這箱蘋果的淨含量指的是什麼呢?

【學情預設】箱子裡蘋果有多重。

向學生出示1袋鹽的實物。

師:誰知道它有多重?說一說你是怎麼知道的。

【學情預設】學生很容易找到鹽的包裝袋上寫明500g。

師:能用天平稱1千克的物品嗎?

【學情預設】通過對砝碼的認識,學生了解天平不方便稱較重的物品。

師:所以我們要找以“千克”作單位的秤。這種秤的指針指向幾,就表示所稱的物品有幾千克。(出示課件)

師:誰能來稱一稱老師帶來的物品,你覺得哪些物品的重量會是1千克?請同學上來驗證一下。

組織學生稱量1千克物品,建立1千克的質量觀念。

師:掂一掂身邊重1千克的物品,在心裡記住它有多重。

師:現在請大家一隻手拿1千克重的物品,另一隻手拿1克重的物品,每個同學都來掂一掂、比一比,獲取新的不同感受。

(3)說一說生活中的應用。

師:1瓶洗衣液用“千克”作單位,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要用“千克”作單位?

【學情預設】學生會說西瓜、袋裝大米等。

師:你知道自己的體重嗎?下課後小組間交流,并把結果記錄在教科書P107第13題的表格中。

(4)克與千克的關系。

師:那兩袋鹽有多重?

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能得出兩袋鹽重1000克。

師:2袋鹽重1000克,也可以說1千克。那克與千克有什麼關系呢?

【學情預設】1000克=1千克。(闆書)

請學生上來掂一掂,感受1千克有多重。

【設計意圖】1千克=1000克,這是一個定論知識,可以告知學生,但二年級學生年齡小,通過搭建一個稱和平衡的環節,學生領會了相關知識,而且教師把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提高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

三、鞏固應用,深化認識

1.完成教科書P105“練習二十”第1、2題。

獨立完成,并說說自己的判斷方法。

2.完成教科書P105“練習二十”第3題。

師:要想讀出物品有多重,首先要觀察秤是以什麼為單位。誰來說一說?

【學情預設】托盤秤的單位是千克,彈簧秤的單位是千克,體重秤的單位也是千克。

師:接着我們要看指針指向什麼位置。托盤秤的指針還不到1,說明什麼?

【學情預設】說明這些草莓沒有1千克。

師: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判斷每小格是多少,才能根據指針走的小格子的個數讀出質量。不到1千克,那小格子還能以千克作單位嗎?

【學情預設】不能,那隻能用克作單位了。

師:1千克=1000克,我們可以把1大格看成1000克,所以1小格是多少?

學生思考後獨立讀數,再集體展示,說說自己讀數的方法。餘下兩個讀數用類似方法引導學生自主讀出後集體交流。

3.完成教科書P108“練習二十”思考題。

【學情預設】有人說棉花重些,因為它有很大一包;有人說鐵重些,因為它小小的一塊,給人的感覺都很重;也有人說一樣重,因為都是1千克。

師:一樣重是對的。因為它們的質量都是1千克,不能看它的數量多少和大小。

【設計意圖】練習中除了基礎知識的運用,還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進行引導分析,讓所學知識更具有實用性,提高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

四、課堂小結

師:說一說你在這一節課中有什麼收獲。

師:以後我們買東西時,先掂一掂,再估一估它有多重,然後再看标簽,看看自己估得準不準。我們要想真正成為“克”和“千克”的好朋友,就要在生活中多觀察,多體驗,希望我們都能成為生活中的有心人。

▶闆書設計

克和千克的認識

計量比較輕的物品,常用“克”作單位,克也可以用符号g表示。

計量比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單位,千克也可以用符号kg表示。

1000克=1千克

▶教學反思

本節課充分地給學生提供了親自體驗、動手操作的機會,準備了充分的教具、學具和實物等,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形成對“克”和“千克”的表象認識,明确1克和1千克之間的關系。學生由最初的表象“1克很輕”“1千克有點重”逐步發展到用彈簧秤稱物品、估測物品、認識物品的質量,這些都是學生自己去實踐、去體驗的,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但學生在讀帶有指針和刻度的秤時有些困難,不能很好地把單位換算運用到讀數當中,不會數小格。要注意激發學生讀鐘表的經驗,借助已有的經驗去處理秤的讀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