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貧樂道,漢語成語,拼音是ān pín lè dào,道:主張,思想,學說。安于清貧,樂于信奉自己所遵循的思想道德。意思是指即便身處逆境,内心也會因為堅守志向而不會感到害怕,并樂于奉行自己信仰的道德準則。
成語辨析
近義詞:安貧守道、恬淡寡欲、不求聞達。
反義詞:為所欲為、胡作非為、貪得無厭、趨炎附勢。
成語出處
古文《論語義疏》:“子貢問曰:‘貧而無谄,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道,富而好禮者也。’”
《後漢書·列傳第十六·韋彪傳》:“安貧樂道,恬于進趣,三輔諸儒莫不慕仰之。”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甘于貧困惡劣的環境。
示例
1. 中國知識分子一向安貧樂道。
2、魯迅《花邊文學·安貧樂道法》:勸人安貧樂道是古今治國平天下的大經絡,開過的方子也很多,但都沒有十全大補的功效。
3、陶淵明一生安貧樂道,不願為五鬥米折腰。
成語故事:
王歡,字君厚,樂陵人。他安于貧困的現狀,以堅守自己的信念為快樂,可謂安貧樂道典型。精神專一地沉迷于學業之中,不謀求家業。常常邊乞讨食物邊誦讀《詩經》.雖然家中沒有一鬥糧食的儲蓄,内心還是安适愉快。他的妻子為這件事感到憂心,有時焚燒他的書而要求改嫁,王歡笑着對他的妻子說:“你沒有聽說過朱買臣的妻子嗎?"當時聽到這話的人大多嘲笑他。王歡卻更加堅守他的志向,終于成為一位博學的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