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 陶媛 張詩奇)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法》(以下簡稱“《非遺法》”)頒布實施十周年。作為文化建設立法中的裡程碑,《非遺法》不僅豐富了我國法律體系的内容,标志着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走上依法保護的階段,還非物質文化遺産如何加強傳承、傳播具有極強的操作和指導意義。6月1日,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文化和旅遊部召開《非遺法》頒布實施十周年座談會,總結法律實施經驗,推進《非遺法》深入實施。
十年來,我國非遺保護傳承工作蓬勃發展,在全社會的積極參與下,非遺保護傳承工作不斷深入、法律法規體系逐步健全、保護傳承機制有效運行、活化實踐日趨豐富。而《非遺法》也在理念引導、制度完善和治理實踐等方面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可行之路:首先,《非遺法》以人民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确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非遺治理理念,創新發展了國際非遺治理理念;其次,《非遺法》推動了我國以“調查制度、代表性項目名錄制度、傳承與傳播制度” 為基本制度的非遺治理體制機制的建設,豐富發展了國際非遺治理制度;最後,《非遺法》不僅确定了“保存、保護”兩大原則,還總結出一批非遺保護計劃、工程和措施,推動了中國非遺治理模式的探索,創新發展了國際非遺治理模式。
随着《非遺法》的頒布,各地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計劃來規範非遺保護方式、提高非遺治理水平,形成了愈發健康的非遺生态。以上海市嘉定區為例,該區目前成功申報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項目49項,确定項目代表性傳承人53名。近年來,該區不僅推動各級非遺傳承人全面深入“紮根”基層社區的每個角落,常态化開展演、講、示、教等公益性傳承傳播活動,還廣泛開展非遺普查員、非遺傳承人培訓,輔導保護單位開展有實效性、可操作性的保護措施。
江蘇作為豐富度高、覆蓋度廣的“非遺大省”,其非遺治理制度為非遺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坐落于南通市的華藝紮染集團就聯合高校成立非遺研究中心、運用科技手段持續提高非遺技藝标準,在鼓勵和支持多元主體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同時,實現非文創“出圈”。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前夕,江蘇省非遺系列活動暨第四屆中國(淮安)大運河城市非遺展正式揭幕,集中展示了大運河沿線8省27市90餘項非遺項目,探索打造了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江蘇樣闆”。
2021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期間,文化和旅遊部将組織開展《非遺法》貫徹落實情況調研等系列活動,旨在總結《非遺法》實施經驗,提升非遺保護工作的管理水平,促進非遺系統性保護工作的開展。同時,向群衆傳播非遺法律知識,普及非遺保護理念,擴大《非遺法》的受衆面和影響力,引導推動全社會共同關注非遺,參與非遺保護,共享保護成果。未來,我國将持續注重《非遺法》的宣傳普及,營造非遺保護的良好社會氛圍,探索貢獻非遺保護的“中國智慧”。
來源: 光明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