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黴病是魚類的一種常見病,主要發生在春、秋、冬季水溫較低時,水溫在5-26℃時均可發生,在13-18℃時最适宜生長繁殖,所以在秋冬季節常見。随着秋冬季的到來,水溫逐漸下降,水黴病也開始大面積的增多。
水黴病是由水黴菌引起的,多是魚體受傷之後增加了感染幾率,比如:出塘拉網,錨頭鳋寄生導緻外傷等,感染後的魚類表現為感染部位長出白色的棉絮狀的絨毛,嚴重時會在魚體感染部位形成潰瘍,水黴菌菌絲深入魚體内。感染的魚類表現浮頭、遊邊、絕食、遊動緩慢等。水黴菌不僅僅可以感染魚類,甲殼類動物、爬行類動物和兩栖類動物都可感染。
魚類養殖到了秋冬季節就進入養殖的中後期,經過夏季殘餌和糞便的積累,底質惡化嚴重,再遇到氣候天氣變化,水體的分層溶氧不足,魚體自身免疫力有所下降,如果在此時經過拉網捕撈,如果操作不當魚體受傷,存塘魚就非常容易感染水黴菌而發生水黴病。
被寄生蟲叮咬過之後造成的傷口,也是感染感染水黴菌最主要的原因,比如:錨頭鳋等;另外輪蟲、指環蟲、斜管蟲等寄生于鰓絲,造成鰓絲受損,免疫力的下降,也會感染鰓黴,爆發鰓黴病。
想要很好的控制水黴病,就要減少魚體受傷,在捕撈之前飼料中添加蝦青素,魚脈神劍,黃芪多糖等産品,提高魚體的免疫力;定期使用幹脈通和腸脈通,維護肝膽和腸道健康,提高魚體的抗病能力。
在捕撈前後要使用全效解激靈、速補100全塘潑灑,以提高魚體的抗應激能力。捕撈過後的存塘魚一定要加強飼料的投喂,增加營養,快速的恢複傷口愈合,也可以很好的減少水黴病發生。在停料封塘之前要及時的消毒和殺蟲,防止病菌和蟲害導緻魚體的受傷,減少水黴菌的感染。
一旦有發生了水黴病,可以通過先使用硫醚沙星消毒,再連續使用聚維酮碘三天,殺滅水體中的水黴菌,飼料中添加水美淨 幹脈通 快補200進行控制,必要時也可以使用部分抗生素,如:氟苯尼考、阿莫西林、強力黴素、恩諾沙星等防止魚體的激發感染;最主要的還是保肝護腸,提高免疫力,以提高魚體的抗病能力和抗應激能力,減少水黴菌的感染幾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