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每年發行音樂專輯數量

每年發行音樂專輯數量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08:02:58

每年發行音樂專輯數量(一線藝人發歌卡了)1

近日,騰訊音樂(TME.US)宣布和豐華唱片達成戰略合作,其中一批經典專輯轉到線上,包括張惠妹的《姐妹》、張雨生的《口是心非》、陶晶瑩的《姐姐妹站起來》等。

不過,讓經典專輯線上可聽,這隻是音樂平台數字專輯生意中的一小塊,這門生意更大的潛力表現在新曲發售上,它為平台帶來了肉眼可見的銷售收入。

以周傑倫新歌《Mojito》為例,新歌6月12日晚上線QQ音樂、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一度造成平台“卡頓”。截至6月29日18點,該專輯在騰訊音樂平台上的銷量共計630萬張,按照每張3元的單價計,這張專輯已經創造了1891萬元的銷售收入。

騰訊音樂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6月,TME數字專輯的整體銷量超過3.1億張,銷量驚人,數字專輯(單曲)正随時間展現出越來越大的商業價值。

賣一張專輯,平台能賺多少錢?

對于數字專輯這門生意,周傑倫與QQ音樂是最早吃螃蟹的。

2014年底,周傑倫在QQ音樂發行首張數字專輯《哎呦,不錯哦》,銷售額349萬元。2016年6月,周傑倫再次發行數字專輯《周傑倫的床邊故事》,銷售額達3950萬元。這意味着,銷售額從百萬跨越到千萬,隻用了一年半的時間。

到2019年9月,周傑倫發布新歌《說好不哭》,成為當時銷售額最高數字單曲。截至發稿,《說好不哭》的銷售額已達3192萬元。

那麼對在線音樂平台來說,數字專輯的收入貢獻究竟有多大?由于QQ音樂是騰訊音樂發售數字專輯最主要的平台,36氪根據QQ音樂官方公布的排名前20的專輯收入數據,估算了2020年第一季度騰訊音樂從數字專輯闆塊獲得的收入,為4.36億元左右,約占TME在線音樂業務收入的21%,占集團整體收入的7%。

每年發行音樂專輯數量(一線藝人發歌卡了)2

數據截至6月19日,36氪制圖 注:數字專輯收入由排名前20專輯Q1銷售額總和/80%/80%估算得出。(第一個80%假設QQ音樂排名前20專輯貢獻80%的銷售額;第二個80%假設QQ音樂占TME全平台數字專輯銷售收入的80%)

數字專輯盡管越賣越多,但賣得也相對比較集中。梳理QQ音樂和網易雲音樂兩大平台的數字專輯暢銷榜單可以發現,專輯銷售收入排在最前面的主要是一線歌手和高流量話題藝人。

每年發行音樂專輯數量(一線藝人發歌卡了)3

數據來自QQ音樂,截至6月23日

每年發行音樂專輯數量(一線藝人發歌卡了)4

數據來自網易雲音樂,截至6月23日

這意味着,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平台如果想取得競争優勢,最先要抓住的是那些最能吸金的歌手或流量新歌的版權。據36氪不完全統計(不排除某位歌手的新舊專輯版權分屬不同平台),QQ音樂基本獨占周傑倫、張藝興、鹿晗、肖戰、TFBoys、韓國組合BIGBANG、偶像男團/女團如R1SE/火箭少女101等的歌曲版權。網易雲音樂則緊握華晨宇、王嘉爾、毛不易、王一博、朱正廷等藝人的新歌,以及部分日韓歌手的版權,如日本樂隊RADWIMPS、韓國組合BTS等。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數字專輯的邊界如今也正向更多歌手或領域拓展。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副總裁及内容合作部總負責人潘才俊對36氪表示,一些獨立音樂人如好妹妹樂隊、主播歌手莊心妍,也在通過發布數字專輯的方式直接獲得收益。另外數字專輯也為影視劇作品增值,比如《陳情令》、《鬼怪》、《劍網3》等,都是平台上銷量達千萬級的影視原聲帶。

數字專輯讓更多人為音樂花錢

數字專輯盡管有收益,但規模還不算很大。據36氪統計,在7年時間裡,QQ音樂銷量超過5萬張的數字專輯共269組(截至6月22日),銷售收入共計約50億元,尚不及騰訊音樂今年一個季度的收入(63.11億元)。

因此比起經濟價值,數字專輯對在線音樂平台更大的意義在于,它是提升平台音樂付費率和會員月均付費金額的有效工具。今年一季度,騰訊音樂的用戶付費率為6.5%,國外Spotify同期的付費率為45%;騰訊音樂會員平均每個月僅花9.4元,而一張數字專輯的售價一般在20元左右。

為什麼數字專輯能夠起到這樣的作用?一方面,付費買專輯,就是更早之前的“花錢買唱片”,它繼承了實體唱片時代樂迷為自己喜歡的歌手應援的消費習慣。另一方面,如今的數字專輯主要集中在頭部藝人身上,粉絲群體消費的高活躍度,也會吸引更多用戶關注并付費。

新音樂産業觀察創辦人陳賢江此前認為,數字專輯正在通過粉絲帶動、制造熱點,來重建音樂和消費之間的紐帶。 “數字專輯”的消費集中在一線歌手和高流量藝人上,這些藝人通過不斷創造紀錄所帶來的“宣傳效應”,讓音樂消費觀念逐漸深入人心。

現階段,在線音樂平台針對數字專輯的一些運營動作,也主要圍繞粉絲群體。以周傑倫最新單曲為例:為了刺激粉絲消費,QQ音樂設置了“公會”玩法。用戶購買一張專輯即可創建屬于自己的粉絲公會, 公會間會依照專輯總購買量進行某種比拼。此外,平台以銷量為标準給數字專輯評級,比如“白金”、“鑽石”、“殿堂”等。此外,一些數字專輯如華晨宇的《新世界 NEW WORLD》還會有“應援解鎖”、“粉絲福利”等活動。

在線音樂平台需要平衡術

但在提升付費意願的同時,數字專輯這一模式也存在隐憂,主要是和現有的會員訂閱模式的潛在沖突。參考視頻網站的發展經驗,随着“包月付費”的用戶比例不斷增加,“單次點播付費”的用戶比例會不斷下降。

每年發行音樂專輯數量(一線藝人發歌卡了)5

數據來自中國網絡視聽協會,截至2020年6月22日

對于音樂平台來說,現階段平台上的專輯,分免費用戶可聽、會員用戶可聽和所有用戶必須付費聽三種。如果必須單獨付費的數字專輯越來越多,那麼用戶訂閱會員的意願可能就會降低。

數字專輯和會員訂閱兩種業務模式,未來是否需要平衡?

對于這一問題,潘才俊回應36氪稱,音樂平台的付費會員與數字專輯是兩種不同的商業模式,就像視頻平台的會員與單片購買一樣。會員更加凸顯差異化服務,相比普通用戶,擁有會員曲庫、無損音質、下載特權、免廣告、個性主題等服務,而數字專輯則是,歌手與音樂人發行新專輯/新單曲的一種形式,而是否發行數字專輯是歌手與音樂人的自主選擇,平台尊重歌手、音樂人與版權方的意願

從平台方的角度看,設定一定的窗口期可能是日後避開潛在沖突的一種可行方案。比如數字專輯在上線初期必須付費才能聽,一定的時間之後轉為會員或普通用戶可聽。但至于多久的窗口期合适,平台方目前的答複不一。騰訊音樂表示現階段還沒有明确的規則,網易雲音樂官方客服則表示,這主要根據歌曲版權方的設置來變更,沒有固定規律。

另一種可行的辦法是,平台圍繞數字專輯開發更多專屬粉絲群體的福利,拉開粉絲與普通樂迷的體驗差異

整體而言,數字專輯模式現在已成為所有在線音樂平台的标配,成為整個音樂行業收入增長的新路徑。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報告顯示,過去5年,中國錄制音樂收入在全球市場的排名持續上升,已由2014年的第19位升至2019年的第7位。

而對于在線音樂平台來說,越來越多的歌手發行專輯、越來越多的用戶購買專輯,會讓他們收獲更多的曲庫資源,同時也能在收入上獲益。但與此同時,伴随這一模式發展到後期,平台也需要厘清它與會員訂閱模式之前的關系,避開可能存在的沖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