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是一種會飛行的群居型昆蟲,最原始的養蜂可以追溯到人類對野生蜂蜜的開采時代,中國對于蜂的養殖史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中華民族也是最早成功将野生蜂逐步飼養成家養蜂,這也使得我國古代很早便有蜂的記載。在古代人的眼中蜂是一種勤勞的昆蟲,詩人們很喜歡用蜂來比喻那些勤勞的百姓,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首來自唐朝詩人羅隐筆下的《蜂》。
《蜂》
唐代:羅隐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蜂是我們生活中較為常見的昆蟲,無論是在草叢中還是花壇中都有他們勤勞的身影,詩人也是對蜜蜂充滿了喜愛,從他的這首詩中我們很容易便可以看出。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在高聳的山峰,及其美好的風景都被蜜蜂所占據。可愛的蜜蜂啊,你采集了上百種鮮花釀成了蜂蜜,到底是為誰付出的辛苦,有想讓誰嘗到蜂蜜的甜頭呢?詩人運用了及其簡單的詞語,描繪了蜜蜂不怕辛苦,任勞任怨的偉大形象。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羅隐,勤奮好學的他年年參加科舉考試,但是一連考了7年都沒有成功,最終不得不選擇放棄,這也使得他對唐朝統治階級極其的厭惡,這在他後來創作的詩篇中深有體會。心灰意冷的詩人,看到在田間辛勞耕作的百姓,聯想到朝廷之上某些不勞而獲的官員,兩者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首詩也是充分表達了詩人對那些不勞而獲就能豐衣足食的諷刺之情,充分體現了詩人不得志後郁郁寡歡的心情。
詩的前兩句主要是對蜜蜂生活環境的描寫,也生動形象的體現出蜜蜂的生存狀态,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蜜蜂喜歡在開滿鮮花的群山之中飛來飛去,不停地采集着蜂蜜,廣袤的山河給予了蜜蜂充分的施展空間。"不論"和"無限"雖然表現得十分極端,但是充分體現了蜜蜂的勤勞,看起來相貌平平的蜜蜂,卻擁有着巨大的力量。在詩人的眼中蜜蜂就是那勤勞的農民,為天下百姓能填飽肚子付出自己的汗水。
詩的後兩句雖然沒有對蜜蜂進行直接的描寫,但是卻運用蜜蜂這一勤勞的楷模比喻成現在的勞動者,并通過自己細緻入微的描寫進行擴大和寓意,使得人們一看到生活中的蜜蜂,就能想到還在田間勞作的農民,順勢為他們無盡的辛勞為之歎息。
在這首詩中我們很容易便可以看到詩人提出了一個非常耐人尋味的問題:蜜蜂辛辛苦苦采得百花釀成了蜂蜜,這樣辛苦的勞作終于有了成果,但是這其中的辛苦又有誰會看得到呢?我想詩人此時最想諷刺的就是朝廷之上那些不勞而獲的貪官污吏們,還有那些位高權重、無法無天的剝削者們,這其中的諷刺之意不言而喻。一隻我們生活中最為常見的蜜蜂,在詩人的咱中變得活靈活現,更多的還是借蜜蜂抒發自己對農民伯伯辛勤耕耘的同情之情,促使我們看理解古代人民的疾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