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遊河北##這麼近那麼美周末遊河北##河北文旅看圖識景##頭條帶你樂享河北#
運河千裡長 兩岸是故鄉
大運河是滄州的重要标識
也是滄州人民的“母親河”
滄州
因河而生 因河而興 因河而美
千百年來
大運河養育了
世世代代的滄州人民
也給這座城市帶來了
獨特的文化和繁榮
大運河自南向北貫穿滄州
為這座曆史文化名城
增添了許多靈動
大運河滄州段屬于南運河
長215.8公裡
北起青縣李又屯村津冀界
南至吳橋縣第六屯村(冀魯界)
經過8個縣(市、區)
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10處
南運河
在平面布局上
設計了多處彎道
通過人為
延長了河道長度
降低了縱降比
不建一閘
而實現了航道水深的調整
滿足幹流行洪的需要
實現了“三彎抵一閘”的功能
體現了
古代運河工程的規劃科學性
青縣馬廠炮台
原名盛軍故壘
始建于1871年
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位于滄州市青縣城東北
距南運河東岸約1000米
現存河東 河西土城殘垣數段
中央炮台1座
及其東西營區13座炮台遺址
馬廠炮台
是河北省大運河沿岸地區
近代史上現存較完整的
唯一一座軍事設施
捷地分洪閘
位于滄縣與捷地減河交彙處
為捷地減河的河首工程
始建于明弘治三年
後于雍正 乾隆 宣統年間
多次重建
1933年
将溢流堰改建成8孔分洪閘
并保留至今
位于滄州市滄縣東南20公裡的
滄州舊城
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曆史上曾名浮陽、清池等
西漢高祖五年置渤海郡
明洪武二年
州治遷至長蘆(今滄州市)
該城逐漸廢棄
滄州舊城之名因此而來
黃骅海豐鎮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曾經通過和大運河的連接
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北起點
隋唐起
随着大運河的開鑿
海豐鎮
通過柳河與大運河連接
古柳河成為了
大運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此成了
滄州從大運河走向渤海灣的
主要通道
東距運河西岸300米的
泊頭清真寺
是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始建于明永樂二年(1404年)
明末擴建
以後曆代均有修繕
占地面積11200平方米
由主寺和女寺兩部分組成
主寺主體建築
位于東西中軸線上
其他建築呈南北對稱格局
位于滄州市東光縣的
東光連鎮謝家壩
2014年
列入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産
是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堤壩建于清末
全長218米
為南運河河北段
僅存的兩處夯土壩之一
是南運河結構保存最好的
夯土壩
吳橋雜技
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雜技文化底蘊豐厚
是世界聞名的雜技之鄉
吳橋雜技文化
漢 唐達到興盛
及宋雜技走向民間
成為市井百姓共享的民間藝術
大運河
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
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
接下來
滄州市将認真落實
《大運河文化
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
實施好
《河北省大運河文化遺産
保護利用條例》
加強文化遺産保護
提升生态環境水平
促進文旅産業融合發展
讓大運河文化帶
更加流光溢彩 造福人民
源:河北廣播電視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