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NASA在官網上公布了一張墜毀的“飛碟”照片,在介紹中表示,這個“飛碟”發現的地點是在猶他州的沙漠之中,不過,對于這個“外太空來客”,NASA卻并沒有表示它和外星文明有關,那麼,它究竟來自哪裡?是什麼呢?
NASA發現一個墜毀的“飛碟”
事實上,這個墜毀的“飛碟”早在2018年11月就已經來到地球了,當時雷達發現它進入地球大氣層後,相關部門立刻派出直升機追趕,一直到在猶他州的沙漠中找到了它的身影,隻不過一直到今天,才第一次公開它的身份。
這個“飛碟”會和外星文明有關嗎?其實對于人類來說,一直都是對地球之外的生命非常好奇,雖然我們一直到今天,都沒有在宇宙中找到任何的蛛絲馬迹,但是地球上經常出現的UFO等未解之謎,也都讓很多人相信,外星文明真的存在。
這個“飛碟”是一個被撞碎的碟子形狀,當人們找到它的時候,它已經慘不忍睹了,通過現場可以看出,它降落的方式非常殘酷,如果上面有生命,那麼也絕對不可能幸存。當然,上面也絕對不可能有生命,因為這個“飛碟”并不是外星文明的飛行器,而是人類發射的“創世紀”飛船的返回艙。
什麼是“創世紀”飛船?
簡單來說,就是“創世紀号”火箭,它發射的時間是在2001年的7月30日,當時它的發射目标是直奔太陽的方向,最終在距離太陽150萬公裡的地方,對太陽進行近距離觀察和研究,幫助人類更好地了解我們所在的主星是什麼樣的。
此次,NASA還讓“創世紀”号采集到了大量的太陽風,讓這些樣品返回地球,以此來幫助我們了解太陽系的元素都有哪些,并且判斷太陽的組成都有什麼。
不過,雖然“創世紀”号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但是在返回地球的時候仍然發生了意外。當它進入大氣層127廟後,原本應該釋放的降落傘并沒有準時釋放,這就導緻它一頭沖向地面,等到研究者找到它的時候,它已經受損非常嚴重了,好不容易采集到的樣本也都被污染了,不過,它也同樣具有研究價值。
通過研究“創世紀”号帶回的樣本,研究者發現,太陽系中99%的物質太陽中都可以容納,這意味着,太陽系中的一切,包括地球生命的出現,都與太陽有關。
為何要研究太陽?
因為研究太陽,就是在幫助人類了解我們本身。為何這麼說呢?太陽是一個巨大的、過熱的等離子體球,太陽從一片星雲中誕生,由于質量足夠大,它成為一顆恒星,内部可以進行強烈的核聚變反應。
地球上的一切,其實都與太陽有關。如果沒有太陽,首先太陽系就不會存在,那麼後來的一切也都不會發生。
地球處于太陽系的宜居帶之中,太陽釋放的能量為地球帶來了光芒和熱量,同時也讓地球上可以擁有适宜的溫度和液态水。
不過,太陽活動是非常強烈的,同時也時刻幹擾着地球,如果太陽活動過強,比方說爆發了超強耀斑,那麼,太陽是完全有能力摧毀我們諸多現代技術的,比方說衛星網絡、無線電通信等等。
此外,恒星也是宇宙中最普遍的居民之一,恒星是宇宙中最古老的存在,它們也是宇宙中的初代居民,如果沒有恒星出現,那麼如今的宇宙中可能仍然是什麼都沒有。
所以,研究恒星其實也是研究宇宙,不過,宇宙實在是太大了,人類唯一有辦法進行近距離研究的恒星,目前來看隻有太陽。
所以,人類隻有通過發射各種探測器等研究太陽,才有機會幫助我們了解到更多恒星的秘密,這些數據也可以讓我們更好地了解恒星是如何出現的,了解到恒星上都有什麼。
從人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隻有搞清楚了太陽,我們才有可能持續發展下去。按照卡爾達肖夫指數來說,人類隻有“控制”太陽,才能實現二級文明,人類也才有可能擁有無盡的資源,畢竟太陽一秒鐘釋放的能量就足夠我們用很久了。
所以,除了美國之外,世界上很多國家也都想要去研究太陽,我國也不例外,大約2022年前後,我國也會發射一顆太陽探測器,以此來縮短我國航天方面和發達國家的差距,同時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太陽。
參考文獻
sciencealert——《This NASA Photo of a Crashed 'Flying Saucer' Has a Truly Amazing Story Behind It》12-24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