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人家,百花盛開,百鳥齊鳴。春天裡有一種鳥兒,它的叫聲被普遍認為是“悅耳動聽”,它也是喚醒春天的鳥兒,元代詩人楊載曾寫它是“春來第一聲”。它曾在杜甫的草堂中啼鳴過,在王維辋川莊的樹林裡吟唱過,在韋應物滁州西澗的深樹上鳴叫過——它就是黃鹂,也叫黃莺、倉庚。《詩經·豳風·七月》有:“春日載陽,有鳴倉庚。”
黃鹂
在古代詩人筆下,杜鵑總是哀啼,黃鹂則叫聲清脆婉轉,帶着一種清新、歡快之氣,有它,春便有了聲音,有了色彩,充滿生機。因此,黃鹂也成為詩詞人筆下的常客。
杜甫有“兩個黃鹂鳴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也有《蜀相》中的“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鹂空好音”;韋應物《滁州西澗》中寫“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鹂深樹鳴”,王維《積雨辋川莊作》有名句“漠漠水田飛白鹭,陰陰夏木啭黃鹂”。
今天,再分享兩首比較經典的黃鹂詩詞。一首出自唐代的柳宗元,他将黃鹂與思鄉之情深深相系;一首出自宋代的晏殊,他将黃鹂作為最美春景中的代表,寫得閑适動人。
黃鹂
《聞黃鹂》
唐·柳宗元
倦聞子規朝暮聲,不意忽有黃鹂鳴。
一聲夢斷楚江曲,滿眼故園春意生。
目極千裡無山河,麥芒際天搖清波。
王畿優本少賦役,務閑酒熟饒經過。
此時晴煙最深處,舍南巷北遙相語。
翻日迥度昆明飛,淩風邪看細柳翥。
我今誤落千萬山,身同伧人不思還。
鄉禽何事亦來此,令我生心憶桑梓。
閉聲回翅歸務速,西林紫椹行當熟。
柳宗元聽到黃鹂聲,将黃鹂看作是“鄉禽”,因為這是家鄉見過的鳥兒,所以在此處看到,既驚喜親切,又勾起思鄉之情。
聽到黃鹂的鳴叫聲,打斷自己的睡夢,眼前浮現起故鄉的種種景色。詩人以黃鹂聲為引,牽着思緒遊蕩到千裡之外的故裡,那裡有壯闊的山水,有無邊無際的青青麥浪,有鄉裡鄉親閑話家短裡長,有炊煙袅袅升起。
而在廣闊天際下,便有那自由自在、上下翻飛的黃鹂。所以詩人流落在千裡外的異鄉時看到這飛在故鄉天空下的鳥兒,心裡也當是驚喜的。
在詩的結尾他說,你這故鄉的鳥兒為什麼也來到這裡啊?你快調轉翅膀往回飛吧,你愛吃的西林桑葚馬上就要成熟了!詩将黃鹂與家鄉深深系在一起,寫得真摯動人。詩人的心仿佛也随着這黃鹂鳥翻飛的雙翼,回到了鄉裡。
美麗黃鳥
再看晏殊筆下的黃鹂——
《破陣子·春景》
宋·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鹂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裡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赢。笑從雙臉生。
晏殊此詞題為春景,上片都在寫春天裡常見的景色,寫得清新活潑,非常美好。燕子飛來正值新社時節,梨花飛落後,池上碧苔點點,黃鹂偶爾鳴叫一兩聲,柳絮飄飛。
下片則寫少女們的歡快生活,巧笑,偶遇,以為是昨晚做了好夢,原來是鬥草赢了,所以才有笑從臉頰生。“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鹂一兩聲”,晏殊也借黃鹂啼鳴将眼前這份春景寫得“有聲有色”。
美麗的黃鹂
除此,用“黃鹂”的詩句還有——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鹂四五聲。宋·曾幾《三衢道中》
梁王已去明月在,黃鹂愁醉啼春風。唐·李白《攜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園中》
全盛已随流水去,黃鹂空啭舊春聲。唐·武元衡《登阖闾古城》
飄蕩楊花春意晚,黃鹂飛過水東西。宋·林逋《水軒》
在古代詩人們的筆下,黃鹂的叫聲婉轉動聽,它遍布各地,從杜甫的成都,到柳宗元的山西,從韋應物的安徽,到王維的陝西……而黃鹂又屬于夏候鳥,從春天到夏天都有,所以在詩人們的詩裡,春夏時節都可見它的身影,到秋季時,它才飛去更暖和的南方過冬。
黃鹂的叫聲在古代詩詞人筆下無疑是動聽的,它到底是怎麼鳴叫的你聽過嗎?有人說并沒有想象中的動聽,但聽到它的聲音,一定就仿佛置身山中,讓人感到春天來啦。點擊右上角搜索圖标搜索“黃鹂”,點開視頻,便能聽到黃鹂的聲音啦。
頭條搜索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