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濰坊農村環境整治

濰坊農村環境整治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18:41:47

5月25日晌午時分,沿着峽山區岞山街道岞山村的村道漫步,靜谧整潔的村莊、一塵不染的庭院、寬闊平坦的瀝青路,路兩邊一排綠油油的冬青球長勢正旺,一切都美不勝收。

濰坊農村環境整治(宜居鄉村入畫來)1

王賜升正在門前觀察花生苗的長勢,說起村裡的變化,他贊不絕口:“和以前相比,環境好多了。就拿家門前來說,以前亂堆亂放、高杆作物和爬藤作物多,長滿了雜草,還有扔石頭的,現在種了花生,既整齊,又有經濟收益。”

放眼望去,岞山村家家戶戶的房前屋後幾乎都種了花生,一撮撮嫩綠色的小苗剛剛冒頭,正随風搖曳。“花生屬于低杆作物,去年我們下發倡議書,倡議大家在房屋周圍空地上種植花生。”岞山村村支部委員王墨章說。

在推進過程中,岞山村不斷強化示範引領,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圍。5月底,花生栽種完,王墨章在村委用大喇叭廣播表揚,同時他還表揚了七八戶衛生條件搞的好的,讓村民互相學習。為了調動村民種花生的積極性,岞山村兩委還按照種植面積獎勵有機肥。

“約摸着快施肥了,就開始獎勵,最多的去年獎勵了100斤。”王墨章說,如今大家積極性都很高,80%的村民門前都種上了花生,剩下的也都種了韭菜、菠菜、大蒜等低杆作物。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在王墨章看來,村子潔淨的背後,是久久為功的治理。近年來,岞山村積極開展環境整治、道路硬底化、渠道改造、拆舊建新、廁所升級、綠化種植、自來水改造等工作。剛剛過去的一個月,又把一個鐵路橋及5000多平方的8段斷障路,進行了修整。

潔淨的村莊,給老百姓帶來了滿滿的幸福感。

濰坊農村環境整治(宜居鄉村入畫來)2

村東有一處600平方米的籃球場,吸引很多人來鍛煉。難以想象,過去這裡曾是一條排水溝,常年散發着難聞的氣味。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後,這條多次整治都收效甚微的排水溝,得到徹底的改造,一改過去行人掩鼻而過的舊貌。這樣的場景還有很多,原來村東的一處不毛之地,如今已是一座4800平方米的健身廣場。

濰坊農村環境整治(宜居鄉村入畫來)3

出門方便了,有健身娛樂的地方了。健身廣場夏秋兩季每天吸引将近200人前來活動娛樂,村裡緊接着成立了2支文化隊,得到了大夥的擁護支持。

感受到環境整治帶來的幸福感後,村民也積極參與其中。“現在我們對環境的治理已經做到了長效化、常态化。”王墨章說,把村莊環境衛生納入村規民約,與村民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并通過劃分12個小組,黨員幹部帶着群衆幹,共同治理,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機制。

包靠責任制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岞山村因地制宜推出的“一線工作法”。12個小組由村兩委成員擔任小組長,村支部委員王秋雲是7組組長,她每天上班前頭件事,就是先去自己包靠的區域轉一圈。發現問題後,她會第一時間通過“岞山村七組工作群”,反饋到七組的130名村民中。

采訪中記者發現,在岞山村,并不是各人自掃門前雪。村裡環境好了,村民自我保潔意識也有了顯著增強,那些常年不在家的村民,房前屋後都有鄰居幫着打理。王賜升除了在自家門前種花生,還幫着兩位常年不在家的鄰居種。王賜清全家都在青島,房前長滿雜草,王賜升便幫他在房前和房東的空地,種上了50平方的花生。“人人愛環境、戶戶比清潔”的氛圍越來越濃。

不僅是岞山村,如今在峽山,随意走入一村莊,都能看到一幅人與美景相互呼應,幸福生活随處可見的畫面。

濰坊農村環境整治(宜居鄉村入畫來)4

濰坊農村環境整治(宜居鄉村入畫來)5

而這一切,均得益于峽山區開展的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工作。

近年來,峽山區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通過黨支部引領、黨員帶頭、村民參與,加大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廁所革命等各項工作整治力度,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面貌,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突出短闆,全力打造宜居宜業美麗鄉村。

濰坊農村環境整治(宜居鄉村入畫來)6

濰坊農村環境整治(宜居鄉村入畫來)7

“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是二次創業的必然要求,也是鄉村振興的實際需要,必須抓緊抓實。要發揮好駐社區指導組作用,解決難點問題。發揮好城鄉環衛一體化作用,全面解決面上問題。要發揮好村規民約等制度機制作用,督促形成良好習慣。”峽山區管委會四級專員韓法寶說。

濰坊農村環境整治(宜居鄉村入畫來)8

濰坊農村環境整治(宜居鄉村入畫來)9

(大衆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蓓 通訊員 劉濤 報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