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每個人都有跨越階級的欲望,但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幸運。
19世紀的法國如此,當代亦如此。
《紅與黑》這部由19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司湯達寫成的小說,講的是在十九世紀的法國,有這麼一個叫于連的年輕人,他出生在木匠家庭。
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他聰穎好學,從小就受啟蒙思想熏陶,具有反抗精神。
雖然隻是個平民青年,但是他有抱負,有才華,有進取心,他不僅僅求得溫飽,也不滿足于現狀,他也想通過個人的奮鬥,向上躍遷。
(二)
在他面前,有2條路可以供他選擇。
一條是“紅”路,參加革命。
但是在複辟時期,平民子弟想要立功戰場躍升将軍,已經無法實現。
一條是“黑”路,披上教士的黑袍。
于連目睹了聖職人員的榮耀,想要通過這個手段,跻身上流社會。但好在他本性純真善良,所以他及時懸崖勒馬,而沒有一路“黑”下去。
這兩條路,他都沒有走通。
(三)
于連雖然隻是平民青年,但是卻是法國複辟時期小資産階級知識分子的典型,他的起步已經比很多人要高了,他隻是想求得一個更高的社會地位,隻不過被打擊得體無完膚。
一方面,确實有社會的原因;
于連的畢生所求就是像拿破侖一樣從低層奮鬥成為英雄,但所處的時代偏偏是最腐朽最迂腐的封建禮教複辟時代,他厭惡那些所謂的貴族,潛意識裡将“勾引上層女性”當作“所謂的貴族也不過如此”的象征。
另一方面,也是他自身的性格使然。
他因自己的出身,而感到自卑怯懦,這也間接導緻了他把自己的自尊看得很重,從而變得自傲,不可一世。
舉個例子,于連通過恐吓市長要離開的方式讓自己的工資變成50法郎,結果隻是讓市長從孤兒院的壓榨變得更嚴厲了,而且于連就像瑞那夫人一開始說的,你對他體貼入微,隻會引得他傲慢無禮。
(四)
但于連身上又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
比如他理想、有抱負、不滿現狀、要求民主平等、富有反抗精神。
比如他一生都在追求,曾以不凡的勇氣、激情、自尊和膽量與命運進行抗争。
比如他不甘願出賣靈魂,也不與上流社會同流合污。
等等……
(五)
于連不是命運的寵兒,他的每一次努力,都在即将達到勝利彼岸時成為泡影。
他這一生,不過是通往不幸的一個漫長的過程。
于連的一生是悲劇性的一生。他的悲劇告訴我們,在那個年代,哪怕你有上進心,哪怕你想努力往上爬,你想跨越階層,你想跻身上流社會,不夠厚顔無恥是不行的,甚至要喪盡天良,用他人的鮮血來染紅自己的肩章。
(六)
讀《紅與黑》這本經典小說,我們能夠看到,作者司湯達真的是剖析人類内心活動的大師,他能把于連這個人物構建得如此豐滿,一邊自尊自愛、勇敢真誠,一邊自卑怯懦、虛僞傲慢,把于連的矛盾的性格展現得淋漓盡緻。
這本書是法國19世紀現實主義的奠基之作,于連的命運也是法國社會變遷的縮影。從拿破侖時代的宏偉,到複辟王朝的堕落頹唐,無數個有野心有抱負的青年,都在巴黎這個染缸裡嘗盡了人生的辛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