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到2500年之前,中國有兩位偉大的聖賢橫空出世,一個是後來道家的創始人老子,一個是後來儒家的創始孔子,兩位聖賢對我國的思想文化有着深遠的影響,是中華文化的代名詞,也是中國思想文化的奠基石!就是這樣兩位知識淵博,智慧高深,品德高尚的聖賢,他們到底誰更厲害呢?
我們先來看看曾仕強教授,是如何看待的!
曾仕強
孔子是專講太極以外的東西,老子是專講太極以内的東西!曾仕強說:儒釋道三家都在講《易經》的道理,儒家是站在求生的立場上來講易經的,道家是站在保生的立場上來講易經的,佛家是站在樂生的立場上來講易經的!雖然立場不同,但是他的目标是一緻的,所以我們不用排它性,不需要有排它性,三家其實是一個整體,沒有什麼好分的,隻是面對不同的人群,因應他們的需求、講出不同的話而已,最後都是一樣的,都是在講道,儒釋道三家都是在講易經的道理!
孔子專講太極外面的東西,就是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孔子就講這些東西,這些東西老子從來不講,因為老子在《道德經》裡面沒有出現一個太極,也不講陰陽,老子一頭鑽進去,專講太極裡面的東西!老子就厲害在這裡,就講裡面那個小圈圈可以講五千個字,所以老子偏重于“無”的部分,孔子偏重于“有”的部分!
孔子
曾仕強說:那到底“有”重要?還是“無”重要?那當然是“無”重要,比如一個車輪,如果裡面沒有那個圓空心,車輪還能轉動嗎?一個房子裡面沒有空間,那還能住人嗎?所以先有“無”,然後才能顯現“有”的實際作用與價值!
因此曾仕強說:老子對中國人的影響是超過孔子的,這是有證據的,曾公說:在釋迦牟尼還沒有成佛之前就見過老子,所以佛經裡面有很多東西是從道家的思想過去的!比如道家講“無”,佛家講“空”,道家講道法自然,佛家講緣起性空,這都是對應的,很多都有異曲同工的地方!
孔子選擇了一條教化大衆的路線,老子講了一條引導高智慧的人的路線;孔子主張“實”, 老子主張“虛”,孔子主張方法論,老子主張自然規律論;孔子主張大同世界、接濟天下;老子主張無為而治、順其自然,孔子專講有為,老子專講無為!一個是境界的高度,一個是格局的寬度!當你覺得你的格局很大的時候你會覺得孔子很厲害;當你覺得你的境界很高的時候,你會覺得老子很厲害!
孔夫子的格局很大,他一出手就是要為社會,為人類;老子的境界很高,因為他講的“無為”很多人都理解不了,“無為”不是不為,而是無所不為,是不要刻意地把人類框成什麼樣子,而是讓它自由自在,自然的發展,像自然一樣!
孔子是講實的;老子是講虛的,兩者各有千秋,老子的智慧是講給百分之三的人聽的,孔子的智慧是講給百分之九十七的人聽的!所以老子講的東西很多人都聽不懂,聽不懂很正常,因為能聽懂老子講的東西,都是社會上百分之三的人群,那些人都深懂天地人,深懂宇宙觀的人,他能聽懂老子講的話;那為什麼百分之九十七的人都能聽懂孔子講的話!因為孔子講的都是家常便飯類的知識,老子講的是山珍海味類的知識!
孔子
其實儒家和道家都源于《易經》,易經才是儒道兩家的祖師爺,儒道兩家是從易經分下來的,因此儒道其實本是一家的,就像一對兄弟一樣,是一家人,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隻是他倆的分工不同,一個教育高等智慧的人,一個是教育中等智慧的人,隻是選擇的路線不一樣。
孔子說: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跟君子交往是要必須辯論、講清楚這個是非善惡的,要講道德品質;跟小人交往,要深懂利益得失!孔子講的都是這些道德品質上的實實在在的的方法論!
老子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這一句話就解釋了整個宇宙運作規律,不管你認為這個宇宙有多少個維度,他是解釋這個宇宙是怎麼來的!是道創造了宇宙萬物!
儒家偏重于講人生價值觀,而老子偏重于講宇宙觀!也就是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兩者是互通的,是一體的兩個面,沒有這兩個面就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整體!
比如人的身體就是由虛和實兩部分組成的,我們的内在是虛的,有思想、有精神,這些都是看不到的,但它存在;我們的身體是實的,能看得見摸得着,但是我們的身體卻是由我們的思想與精神作為導向的,肉體沒有思想不行,思想沒有肉體也不行,這就叫空不亦色,色不亦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虛實要合一,儒道雙修才能領悟宇宙萬物的終極學問!
因此孔子和老子就像一對兄弟一樣,扮演的角色不一樣,對于人類,對于社會來講其實并沒有絕對的誰優誰劣之分!都是同等的重要,同等的厲害!
曾仕強說:一個人要先學儒家,因為儒家是是講求生的,因為每個人生下來,都是要先為生存生活而奮鬥的,首先在生活上能獨立活下來,不然你談再多東西都沒有用,因為你連養活自己都養活不了,還談什麼宇宙論?談什麼修道呢?所以一個人生下來就應該學習儒家思想,以一種積極入世的态度去求生,先做人,先發揮出自己的人生價值,以人生最基本要必備的“仁義禮智信”這五個方面修養自己的品德素質!
不先學儒家的話,你根本就不夠積極,你不夠進取,你不知道抓住機會,連生存都有問題,一個人若年紀輕輕地就跑去學道家的話,那你這輩子還活得了嗎?
因此人這一生,先學儒家,把地基打牢,把人的基本的道德品質把它修養好,然後你才能在上面建更高大的樓層,不然地基不牢,眼底手高,終将一事無成,人生就是先從簡單的開始,所謂大道至簡,千裡之行始于足下,小事都做不好,小德都不具備,那還能做得了大事嗎,還能成為德高忘重的大人物嗎?所以學先儒家後學道家才是正确的人生方向!
總結
老子講的“無”部分是講給社會上那種道德品質極高,智慧極高的人聽的人,這種人隻占百分之三,而孔子講的“有”的部分就講給百分之九十七的普通老百姓聽的!
孔子的任務要比老子的任務重得多,因為普通大衆人數衆多,都需要用到基礎儒家思想來引導,這也是最難的,正所謂萬事開頭難,就像一個剛二三歲的嬰兒要教他學走路,這個過程是很漫長,很費心的,當教會他走路了,你就不用管他了,他自然慢慢走得比誰都快,甚至到了健步如飛的境界!
因此一個人若把儒家基本的道德品質與人生價值都能發揮到極緻的時候,自然就打開了智慧之門,自然能領悟到老子所講的“無”的那部分!孔子講求以德入道,這就是孔子最厲害最了不起的地方!老子講求的是一個人到達了人生最高思想境界之後,要做一些無為而無不為的事情出來,像大自然一樣,化無我大愛之心,利潤萬物而不自為有功!這才是老子最厲害,最了不起的地方!
對此我認為,老子和孔子就是兄弟一家人,兩者雖同出而異名,可就像人的左右手一樣,同等重要,完全沒必要分出誰厲不厲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