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房源軟件涉嫌炒房

房源軟件涉嫌炒房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07:00:53

剛充值10次家庭保潔服務卡,家政平台突然宣布資金鍊斷裂,退費無門;疫情前辦的8000元健身卡,一次沒用過,想退費對方稱隻能退兩三千元;在商城廣場上花300元辦的遊樂卡,隻用過一次,疫情後再去,連遊樂設施都搬空了……

自六月上海全面恢複生産生活秩序以來,消費者遭遇的各種預付消費問題十分突出。新民晚報“夏令熱線”接到多起投訴,反映購買的會員卡、課程卡等無法兌付。

以優惠為由頭,吸引消費者辦理儲值卡、消費卡,辦理之後門店卻突然關門,甚至僅以一紙公告打發消費者,疫情期間這種現象并不少見。有人認為,消費者應該理性消費,研判企業經營風險,預付消費模式不可取。然而,現實生活中,我們能輕易避開這些“坑”嗎?

01

預付消費模式很難避坑

疫情封控期間,市民張小姐的願望清單上多了好幾項,學遊泳、練瑜伽、和孩子一起學畫畫,但這些願望至今都沒實現。“市面上選擇很多,但幾乎都是預付消費,現在越來越不敢報課了。”她想在小區門口學遊泳,起報就是24節課4800元,商家根本不提供“學一次結算一次”的選項。

張小姐的擔憂不是沒有根據。去年,她和朋友一起給孩子報了少兒英語培訓班,朋友選擇的機構已人去樓空,2萬多元剩餘課時費打了水漂;自家娃報的機構時不時就來一場“要跑路”的傳言。“報課就是拆盲盒,誰知道什麼時候就輪到自己倒黴了呢。”

就在最近,上海市培訓協會發布了校外培訓機構恢複線下培訓服務須知,明确表示鼓勵培訓機構先培訓後收費,但現實幾乎所有的培訓機構都采取“預收費模式”。

房源軟件涉嫌炒房(34需要)1

“預收費模式”打包購買多次課程比單次購買劃算許多

健身同樣是預付消費的深水區。大學生小周在一兆韋德辦了五年的健身卡。“原價是1000元一個月,辦理五年卡是10000元,對比之下顯得非常劃算,咬咬牙就辦了。”小周說,她也曾被騙過:在一家名叫金仕堡的連鎖健身房辦了十年卡之後,第二年老闆就卷錢跑路了。

即使門店關門後沒有跑路,消費者也很難申請到退款。買了瑜伽年卡的張小姐說,門店疫情後沒再開業,老闆不給退卡,讓她轉到其他郊區的分店區。距家有幾十公裡,很難使用。

消費者要避開預付消費模式,相當困難。海岸君在大衆點評上搜索發現,家政保潔、教育培訓、美容美發、健身運動等生活服務類消費領域,幾乎所有商家都會采取預付消費模式:要麼購買單次體驗,要麼購買包月或是全套課程。

02

面對損失隻能“自認倒黴”?

“現在大家對動辄幾萬甚至十幾萬的大額辦卡消費都比較謹慎,但一些剛需高頻服務,以優惠價格多次購買,我們還是很需要的。要讓消費者自己識别風險,很難。”李女士去年在“輕松到家”家政平台購買了12次4小時做飯套餐,價格為999元,沒想到隻用了1次就遇到疫情。“之前使用感覺不錯,價格也實惠,但解封後我進平台預約,先是一直約不到家政人員,再過了幾天,平台直接宣布資金鍊斷裂,暫停兌付。一紙聲明就當起了甩手掌櫃,我隻能自認倒黴。”

房源軟件涉嫌炒房(34需要)2

家政服務等剛需高頻服務,消費者依然需要

有些預付卡金額不大,消費者遇到違約時,畏于維權過程的漫長和複雜,一般都選擇忍氣吞聲。“我在小區群裡吐槽自己的遭遇,結果鄰居紛紛曬出因預付消費被坑的事,都勸我千元以下的損失不值一提。怎麼就變成了這樣一種生态?”最近李女士在微信朋友圈裡看到,多家互聯網家政平台推出了促銷活動,“很有需要,非常動心,但實在不敢買了。”

六月以來,大量企業迅速推出花樣繁多的預付卡促銷活動,一部分消費者抱着開盲盒般的忐忑心情辦卡消費,也有消費者望而卻步,甯可多付錢單筆消費也不輕易辦卡。

03

有“章”難循,監管難度大

預付消費的種種亂象,并非在監管視野之外。4年前,上海通過地方性法規《上海市單用途預付消費卡管理規定》,開發建設單用途預付消費卡協同監管服務平台,但受預付卡跨領域、跨行業、跨層級、跨區域、跨業務等特性影響,監管平台還不夠不完善。比如,納入平台的企業覆蓋面很低,無法對預付卡活動開展動态監管。在預付消費監管中被寄予厚望的資金監管,似乎也如“鏡中花水中月”。

吳女士最近想給孩子報名一家知名度頗高的少兒編程培訓機構,對方提出一階段為80課時,共10個月,收費1.5萬元。吳女士詢問,有沒有3個月課程包,對方回複,有,但單價較貴,公司與銀行簽訂了資金監管協議,并出示了監管賬戶的開戶行和具體賬号,請家長放心繳費。“我向銀行打電話核實,銀行回複說,個人不能查詢。我們消費者想知道學費是否交到了監管賬戶,并了解扣款情況,否則信息不知真假,意義不大。”

實際上,資金監管如果落實不利,反倒會給不良商家可乘之機。去年,有一家培訓機構聲稱與某銀行簽訂了資金監管賬戶協議,在門店大肆宣傳攬客。不少消費者以為吃了定心丸,其實卻有名無實,學費根本沒有打到所謂的監管賬戶。

市消保委副秘書長唐健盛坦言:“全面落實安全的資金監管,成本很高,小微商戶沒有積極性。”另外,單用途預付卡的監管由商務部門負責,其中又以小型健身房、美容院為主,大多未備案。而商務部門不是銀行的主管部門,即使備案也很難掌握資金動态,更何況大部分單用途預付卡并無備案。

04

“預付碼”探索數字化監管之路

如何保障預付消費安全,讓消費者放心?唐健盛認為,可以從一個關鍵指标來判斷商家是否有能力發放預付卡:即資金沉澱與消費之比。“如果當天營業額與發放的預付卡金額是1:1,就表示很健康。但如果比例達到1:10甚至1:50,就說明發放的預付卡大大超出了自身經營能力。可以将眼光轉向交易制度,例如規定預付卡的使用期限,優化商家退款規則等,以此來限制商家超出自己經營能力、無上限亂發卡的行為。”

規範預付卡,需要規則之治,也需要科技之智。上海正在尋求數字化破題之路。市商務委提出,今年要推進寶山區新型單用途卡監管服務模式示範區建設,實現在對寶山區商務領域發卡經營者“全摸底”基礎上的信息對接、資金監管、信用治理“全覆蓋”,并積極向全市及重點區域複制推廣。

6月1日起,寶山區試點推出“預付碼”,經營者領碼、消費者查碼、監管者管碼、賦能者用碼。例如,消費者查碼消費,系統自動觸發與經營者簽訂購卡和服務合同,合同内容及履約節點全部上鍊存證,經營者承諾和履約過程全鍊可溯。處理投訴糾紛時,監管部門點開預付碼,就可以“掌上管、馬上辦”,對違法違規經營者形成威懾,預付卡監管與服務效率将大幅提升。經營者通過該平台發卡,有助于穩健經營,獲得市場信用背書,赢得客戶信任;消費者使用該平台購卡,也能保障合法利益,促進消費回歸理性。

記者手記

對中小微商戶來說,預付卡發行簡單、銷售方便,不限領域、不限行業,不僅有利于招攬客人,也直接補充了流動資金,不失為一種直接且有效的刺激消費手段。

不少商戶在疫情期間接到消費者的退費申請,理由并不是沒有消費需求或質量糾紛,而是被一些關門跑路的事件弄怕了。預付消費遭遇了嚴重的信任危機。

當前,上海正着力将“五五購物節”打造成促消費、穩增長、添活力的重要引擎。購物節期間,大小商戶都推出了豐富多樣的促銷手段。期待監管部門創新監管方式,狠下功夫抓落實,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營造安全便利的消費環境,讓消費者能消費、願消費、敢消費,才能進而激發消費潛力,促進消費增長。

作者:葉薇許蘆琰 聶瑞臨(新民晚報·金海岸工作室)

來源: 新民晚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