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吃蟹的季節,肥美鮮甜的大螃蟹,就頻繁地出現在人們餐桌上,但近年來血脂異常人群不斷增加,不禁讓人談“蟹”色變。
大閘蟹的營養價值,大閘蟹美味可口,有多種烹饪方式,但實際上吃大閘蟹,有利于身體營養的補充嗎?大閘蟹有沒有營養價值呢?
大閘蟹在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卵磷脂等多方面的營養價值頗高。
根據第2版中國食物成分表,大閘蟹中每100克可食用部分,含蛋白質17.5g,其中必須氨基酸含量豐富且結構合理。
相比畜肉類蛋白質更易于消化,此外大閘蟹中還有谷氨酸、半胱氨酸、甲硫氨酸等呈味氨基酸,這類氨基酸對獨特風味形成十分重要。
不僅有豐富的必需氨基酸,大閘蟹中必須脂肪酸的構成也是十分優秀。
食用大閘蟹注意事項:
大閘蟹有如此豐富的營養價值,那是不是可以多吃呢?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吃蟹事項呢?
高脂肪一直是人們對大閘蟹認知的誤區。雖然大閘蟹的膽固醇含量比較高,但遠遠不及雞蛋中的膽固醇含量。舉一個簡單的例子,2隻3兩的雌蟹≈1個普通雞蛋(50克)中膽固醇的含量。
一般來說新鮮食物中,膽固醇含量依次排序為:動物腦>蛋類>動物肝髒>軟體水産(如墨魚、烏賊)、貝類(如鮑魚)、部分魚蝦(如銀魚、鳳尾魚、河蝦、草蝦)、蟹(如大閘蟹)、其他動物内髒。
減肥人群可食用
大閘蟹屬于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每100克可食用部分僅僅103千卡的能量,并且這其中能量的主要貢獻者是蛋白質。
由于食物特殊動力作用的原因,蛋白質相比其他營養成分在消化吸收的過程中會消耗更加多的能量。
所以完全不用擔心吃大閘蟹容易長胖,相反合理食用大閘蟹可以延長進餐時間,促進腸道激素的釋放,增加飽腹感。
無論是心腦血管疾病,還是糖尿病、脂代謝異常等疾病,隻要血脂、血糖控制在合理範圍,少量食用大閘蟹是可以的,但切記需要控制攝入量。
比如6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在基礎疾病控制良好的情況下偶爾食用1~2隻大閘蟹解解饞是允許的,且最好是以食用蟹肉為主。
營養價值頗高的大閘蟹,固然不可錯過!但食用大閘蟹的注意事項,也要牢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