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千島湖水下古城是如何形成的

千島湖水下古城是如何形成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19:17:17

千島湖坐落于浙江省杭州西郊淳安縣境内,目前已是衆人皆知的旅遊勝地,而它之所以被人所知曉,還要源于千島湖那兩座古城的傳說。2012年,中央電視台和浙江衛視開啟千島湖水下古城探秘,由此,大家對于這個沉寂在水下的城市倍感好奇,更有甚者想要親臨古城,一睹古城的真面目。直到2016年6月,這個迷一樣的海底古城終于重新展現在大家眼前,成為衆人關注的焦點。那麼,古城裡到底隐藏了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重現後的

千島湖水下古城簡介

千島湖水下古城是如何形成的(千島湖水下古城探秘)1

衆所周知的千島湖早已聞名中外,而千島湖水下有兩座古城,卻是鮮為人知,它們一個叫獅城,一個叫賀城,它們被譽為水下東方「亞特蘭蒂斯」。2011年1月7日,古城被評為省級文物保護區。

千島湖水下古城是如何形成的(千島湖水下古城探秘)2

1959年,為了建造當時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新安江水電站,浙江省原淳安縣、遂安縣兩縣合并為淳安縣,29萬人從此離鄉移居,獅城、賀城兩座延續千年的古城,連同27個鄉鎮、1000多座村莊、30萬畝良田和數千間民房,悄然沉入了千島湖底。這兩座古城,都曾是新安江畔徽商商路樞紐。

據介紹,獅城為當時遂安縣縣城,共有1347戶人家,5371人,明朝時期,城寬1公裡,曆史已有1339年。

1955年10月,國家電力工業部建設新安江水電站,選址淳安和建德交界的銅官。按照水庫蓄水需要,海拔108米以下全部淹沒。

1959年9月21日,新安江截流,庫區開始蓄水。獅城城内多名勝古迹,有明清時期古塔、牌坊及嶽廟、城隍廟、忠烈橋、五獅書院等古建築,還有曆代古墓葬。獅城乃浙西重鎮,洪秀全之弟洪仁玕曾率太平軍駐軍北門。

千島湖水下古城探秘

為了一睹千島古城的真容,許多水下探險家幾經周折,開啟了一場驚險探索之旅!這一舉動也讓中國人第一次真正的看到了千年古城的美貌。

千島湖水下古城是如何形成的(千島湖水下古城探秘)3

經過幾次詳細的探秘,千年古城終于完美的展現在衆人面前,早在2002年,央視《新聞30分》首次揭開千年古城的神秘面紗之後,2011年2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再次深入報道了千島湖水下古城;随後《探索發現》欄目攝制組與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攝制團隊又一次潛入水下古城,制作了《神秘的湖底古城》專題片……事實上,從2002年至今,仍然保持着對這座古城的探索!

千島湖水下古城是如何形成的(千島湖水下古城探秘)4

淳安古城又稱賀城,古錢币狀精工細琢的"商"字形門廊下成片的徽式大宅,昭示着這個新安江畔徽商商路樞紐的繁華富庶;獅城水陸交通便利,乃浙西重鎮,獅城城内多名勝古迹,有明清時期古塔、牌坊及嶽廟、城隍廟、忠烈橋、五獅書院等古建築,還有曆代古墓葬。

千島湖水下古城是如何形成的(千島湖水下古城探秘)5

據史料記載,獅城共有東門、南門、小西門、大西門、北門五座城門,各門之上都建有城樓。城樓頂覆蓋巨塊石闆,四面砌之以磚,兩側開拱門,騎在城牆上。城内有東街、南街、西街、北街、直街、橫街等主要街道。

除了孔廟、一個書院、五座旌節坊、一座龍立坊,還有一棵傳說中朱元璋倒插而活的柏樹,代表了獅城深厚的文化底蘊。

千島湖水下古城是如何形成的(千島湖水下古城探秘)6

千島湖水下古城是如何形成的(千島湖水下古城探秘)7

千島湖水下古城是如何形成的(千島湖水下古城探秘)8

獅城堪稱一座“牌坊博物館”,1990年編制的《淳安縣志》中記載,新安江水庫蓄水,淳安、遂安兩縣共淹沒各類牌坊265座,其中遂安老城有21座保存完好的古牌坊沉入了湖底。

在古獅城裡,潛水員們發現,城内部分民房木梁、樓梯、磚牆依然聳立,并未腐爛,有的大宅院圍牆完好無損,房内仍是雕梁畫棟,拂去牆上的淤泥,城牆石縫裡的石灰保存完好,氣勢宏偉的拱形西城門也完好地聳立在水中,并且可以開合。推開木制城門,上面的鉚釘和鐵環仍清晰可見。

千島湖水下古城“重現”

作為中國曆史文物,必然有它的價值所在,而對于它的開發和保護,卻充滿了艱辛。由于文物保護和技術原因,老百姓始終無緣見到古城的清晰面目。

千島湖水下古城是如何形成的(千島湖水下古城探秘)9

為了讓更多人見識水下古城之美,淳安縣曾投資近4000萬元建造了國内首艘内湖觀光潛水艇,該潛艇在2004年建造完工,但未批準其下水。

還有專家建議,可以通過水電把千島湖水位降低30米,這樣可讓水下古城重見天日,但這一方案也被論證為不可行。原因在于水下獅城常年浸泡在水中,一旦失去水,古城很可能一夜之間傾倒消逝。

更重要的是,水位下降30米後,整個千島湖的生态環境都會被破壞,淳安縣内的市政配套設施也要重建。

此後,中科院力學研究所與淳安縣再次提出了建造“阿基米德橋”的設想,阿基米德橋建成後,遊客可以進入懸浮在水中的隧道參觀古城,令人惋惜的是,首屆國際阿基米德橋學術研讨會之後,該方案一直處于被擱置狀态。

雖然各種設想都被駁回,但是對于千島湖水下古城重現的意念從未中斷過。由此,有人提出了“把水下古城複制上岸”的想法,這一想法,得到了最終認可。

2016年6月9日,投資6億元的“文淵獅城”開園,總建築面積約8萬平方米,再現水下千年獅城的原生景象,把傳統手工藝、非遺項目、民俗風俗、節慶等古城内的文化全部場景化。

千島湖水下古城複制的長啥樣?(附遊玩攻略)

這個被複制的古城到底長啥樣?是不是跟千島湖水下古城一模一樣呢?跟随我們一起來大開眼界!

千島湖水下古城是如何形成的(千島湖水下古城探秘)10

千島湖水下古城是如何形成的(千島湖水下古城探秘)11

千島湖水下古城是如何形成的(千島湖水下古城探秘)12

2013年古城準備重建前,有人曾花了近10年面向全國範圍公開收集水下古城資料,并且去江西、安徽尋找水下古城移民。

一位在古城生活了24年的80歲老移民餘年春,用40年時間完成了手繪地圖,再現了古城内的山川、河流、村落、街道,随後,70歲的老移民章應賢又用了10年時間對原地圖作了改進,修改後的地圖更加直觀、清晰。

千島湖水下古城是如何形成的(千島湖水下古城探秘)13

千島湖水下古城是如何形成的(千島湖水下古城探秘)14

千島湖水下古城是如何形成的(千島湖水下古城探秘)15

據了解,文淵獅城複制水下古城,主要在于建築風格、牌坊、牌匾和民俗風情這四個方面,新建的文淵獅城複制了水下古城的其中7座牌坊,保持着原來的文字和風格,通過國家非遺大師的打造,基本上很難分清誰真誰假。

另外,兩座城的房子采用的都是白牆黑瓦的徽派建築,兩座城的東大街、北大街都一樣長,就連城裡的奎文塔也是原來的模樣,大師甚至把已知的水下古城店鋪都搬了進來。

此外,新建的文淵獅城還充滿了許多的現代元素,比如精品酒店、水上運動、商業娛樂等,吸引了衆多遊客前來遊玩。

在古城裡,怎麼玩是有講究的,如果你準備去,可以來看看我們的推薦。

想了解水下古城的傳統文化,可以去城裡的古城歸來館和獅城博物館,了解獅城的前世今生;去獅城人家,通過情景再現,實景演繹過去古城大戶人家的生活習俗。

不過瘾的話,可以來600多米的商業街,品嘗過去古城裡特有的姜家燒餅、木旺索面、姜家米羹等傳統美食,去手工藝館學習活字印刷、草木染、竹編工藝等傳統技藝。

如果你是年輕人,城裡的360°水下古城VR全景體驗館非常值得一去,通過VR能身臨其境,全方位體驗水下古獅城。如果還想再盡興一點,文淵獅城定期舉辦的獅意騎行、露營音樂節,都是很好的選擇!

千島湖水下古城是如何形成的(千島湖水下古城探秘)16

千島湖水下古城是如何形成的(千島湖水下古城探秘)17

小編寄語:千島湖水下古城探秘,花費了衆多研究者的心血,雖然未能真的從水下觀看到實景,但最終以最完美的“複制”重現,也是一件令人驚歎的舉措。水下古城的複制,不僅僅展現了中國博大精深的曆史文化,更将中國的文化得以名聞天下。但是,保護和改造本身就存在相悖,尊重曆史遺留的精髓,才是真正的做到了對曆史的敬重。中國曆史文物還有很多值得我們的探索之處,讓我們在一期待更多的新發現的同時,也不要忘記了保持那份熱愛和崇敬的初心。

古城是否是真的?今天,就跟随着我們的步伐,一起去探個究竟!

奧秘世界(ms1390)緻力為廣大奧秘愛好者提供一切奧秘的權威平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