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網·海報新聞記者 史欣欣 朱仙娉 杜倩 濟甯報道
泗河岸邊花海翻騰,清水碧荷白鹭來栖,紫色的馬鞭草迎風搖曳,一灣活水蜿蜒流淌,映照着片片生機盎然。彩田賞花,牛樓留香,這便是兖州區最美的景觀之一——牛樓小鎮花海彩田。
然而兩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灘,雜草叢生。
2018年,兖州區按照“一帶一軸兩城四區”的思路格局,以建設濟甯市泗河綠色發展帶為引領,在南部着力打造新兖鎮鄉村振興示範片區,在全市率先實現了泗河全域開發,既改善了當地生态環境,也收獲了生态振興帶來的豐碩成果,激活了兖州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
一灣清水收獲生态紅利
靠水吃水的牛樓社區,依靠兖州的母親河——泗河打造了花海彩田景區,三季有花、四季長青,讓古老的泗河重獲了新生。
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泗河景觀帶改善了當地老百姓的居住環境,也吸引了來自濟甯當地及周邊地區的市民。“過去的花海彩田是一片荒涼,現在和以前大不一樣了。不但環境變好了,人氣也上來了。”鐘書漢是牛樓社區的老居民,提起牛樓社區這兩年的變化,臉上總會露出笑意。他告訴記者,每每在花海彩田裡看到外來遊客臉上都挂着微笑時,自己心裡也由衷地為家鄉這幾年發生的巨大變化而感到高興。
“花海彩田利用泗河複堤取土區,在不改變土地使用性質的前提下,對泗河西岸的土地進行平整、培肥,堤内3000畝花海彩田、馬橋濕地初具規模,融為一體。”牛樓社區黨委副書記王安告訴大衆網·海報新聞記者,花海彩田景區根據不同季節,種植不同花種,一些像油菜花、向日葵、低杆高粱等作物,除觀賞遊玩外還具有經濟價值。目前,社區建設了農産品加工車間,進行農産品深加工,實現農産品價值最大化,出産了牛樓味道葵花籽油,拉長了産業鍊條。自花海彩田建成以來,已接納遊客45萬人次,帶動了村民就業,增加了群衆收入。景區開門營業當年就為當地集體經濟增收500餘萬。
特色小鎮激活産業振興
走過“牛樓小鎮”的木牌坊,眼前極具魯西南特色的灰頂白牆民居錯落有緻,熙熙攘攘的遊客穿梭于一間間特色鋪子之中,大紅的燈籠高高挂起,曲徑通幽處時時傳來陣陣梨園佳曲。賣美食的,吹糖人的,賣字畫的,磨咖啡的,漢服體驗的,熱鬧非凡。這裡便是牛樓社區依托于花海彩田景區規劃的“花澗小巷”特色商業街。
花澗小巷在今年3月份正式動工,短短一百多天之後,這處138畝廢舊廠址上古色古香的小巷子初具規模,迎來了百餘家商戶進駐。
年輕村民郭磊就是其中之一。2019年,在外打工的郭磊一直關注着家鄉的發展,花澗小巷的規劃建設讓他激動萬分,他開始考慮自己能在這裡開一間什麼樣的鋪子。“商業街建成後,我是第一個搬來開始裝修的,現在店裡每天的營業額在6000元左右,是一個很不錯的開始。”郭磊當初并沒有想到,自己的“神仙豆皮”如今已經成了“網紅店”,每天前來排隊的人從開張排到收攤。
“小巷裡三分之一商鋪是牛樓社區居民在經營,為了吸引更多的人‘入夥’,花澗小巷為商家免去第一年租金,第二年隻收取營業額的10%作為租金。”王安說,随着花澗小巷開放營業,遊客人氣直線上升,不僅盤活了現有鄉村旅遊資源,更利用遊客們在這裡的二次消費,增加參股居民的收入,帶動了社區居民就業。在花海彩田景區和花澗小巷的帶動下,預計一年接納的遊客量可達百萬以上人次,年底增收可達到2000多萬元。
随着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村民入股牛樓小鎮項目也都得到了實惠。“2018年入了股,這兩年都有分紅,入股很方便,利息也高,要用錢的時候提前說一聲就能把錢取出來了。”今年69歲的牛培棟已連續兩年拿到了分紅,牛培棟說,現今,社區裡還給居民各種補貼,有養老保險、合作醫療、天然氣補貼等,65歲以上老年人每年還有補貼。
牛樓小鎮的快速崛起,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扶持。
兖州區高度重視牛樓小鎮項目,配套建設了遊客接待中心、電商平台、農展館、農産品集散中心等,為牛樓社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農村經濟助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今年7月份,濟甯市重點項目觀摩評比中,牛樓小鎮花海彩田項目榮獲十佳項目第二名。
典型示範引領鄉村實現“強美富”
牛樓小鎮花海彩田項目隻是兖州區推動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在兖州,鄉村振興的典型實踐,比比皆是。
新驿鎮、漕河鎮和小孟鎮西北平原帶特色農業示範區1.1萬餘畝的小麥良種已收獲入庫,4000畝的中草藥長勢良好,181個果蔬大棚已建成;新兖鎮的向陽花家庭農場,漕河鎮管家口村的葡萄園,小孟鎮東桑木耳大棚,兖州區的特色種植正結出緻富果實……
近年來,兖州區将鄉村振興納入全區“三重”工作體系,構建形成區鄉村振興指揮部統籌謀劃、五個專班協調推進、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區鎮村聯動推進的“1 5 N 10”工作格局。
圍繞強村富民、鄉村振興,兖州區先後出台了一系列相關辦法政策,從資金、土地、人才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通過典型示範,輻射帶動其他村發展,不斷引領廣大鄉村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在推進示範片區創建上,積極推廣鄉村振興過程中出現的好經驗、好做法,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積極探索盤活土地資源和發展強村富民産業等集體經濟發展有效形式,指導各村積極盤活集體資産資源,多渠道增加村集體收入,湧現出漕河鎮管家口村“支部 公司 合作社 農戶”、小孟鎮梁家村“支部 合作社 農戶”、新兖鎮牛樓“做活土地文章、促進内生動力”等典型做法。
同時,圍繞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着力提升産業振興建設水平,重點産業項目進展順利。海钰生物骨健康制劑及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正在進行内裝;益海嘉裡食用油脂加工項目和今麥郎方便面二期工程項目正在進行施工;新兖鎮、大安鎮和新驿鎮3萬畝高标準農田項目建設已完成。
截至目前,兖州區共建成美麗鄉村示範片區6個,省級森林鎮1個、國家級森林鄉村2個、省級森林村居10個、省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17個。同時,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更新完善農田林網1.6萬畝,建設農村公路83.4公裡,打造美麗庭院4600戶。全區40%以上的村莊達到森林鄉村重點村綠化标準,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實現全覆蓋,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處理普及率達到40%。
未來,兖州區将繼續以示範項目創建為突破,以土地流轉為支撐,以“雙基”建設為保障,做活土地文章,大力發展“可自持、可持續、可複制”的産業項目,打牢鄉村振興組織基礎、産業基礎,推動鄉村振興“走在前、作示範”。
美好生活就在眼前
如今,随着兖州區鄉村振興持續推進,越來越多的村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越來越多的年青人開始回到家鄉創業,也有越來越多的外地人來到兖州,在這裡打拼自己的事業。
現在,鐘書漢每天吃完晚飯都會跟鄰居一塊去河邊遛彎兒,周末天氣好時也會去景區裡逛逛,生活很是惬意。
郭磊用心地經營着自己的店鋪,因為他相信,自己的每一分用心都能夠得到回報。他也希望更多的年輕人,可以像自己一樣來到這裡,打拼一份屬于自己的事業。
來自陝西的王娟在花澗小巷有兩家店鋪,生意很火紅,平時收入合計在6000多元,周末的時候能達到10000元。說起今後的打算,王娟笑得合不攏嘴,“這麼好的生意當然要好好做下去,争取再開一家店鋪。”
而在不遠處,彩田花海景區裡,馬鞭草開得正豔,極光絢爛多姿,映照着每一個遊客的笑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