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詩人的角度,還原詩詞的畫面
《回鄉偶書·其一》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鬓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此詩如何理解着記憶呢?
詩名:回鄉偶書•其一。
回鄉,作者年老回到家鄉,偶書,随便寫的詩。因此,單從詩名中,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作者年老回到家鄉時,根據所見所聞有感而發,随性寫下的詩篇。
作者:賀知章。
賀知章,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書外監”,為人曠達不羁,好酒,晚年更甚。由于生逢盛世、仕途順利,其詩歌少有憤世嫉俗,整體基調樂觀豁達。
詩詞:
第一句:少小離家老大回。
字面意思:我年少時就離開家鄉,年紀很大了才回來。
賀知章37歲考中進士,自此離開家鄉,此詩是他86歲還鄉時所作。
少小,年齡很小的時候,老大,年齡很大,上了年紀。類似的詩句為“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第二句:鄉音無改鬓毛衰。
字面意思:我的家鄉口音沒有變化,但卻已兩鬓斑白,毛發稀疏了。
作者離開家鄉幾十年,但仍然未改家鄉口音,這裡暗喻着故土難忘,但歲月卻在作者容貌上寫完了滄桑。
如果我們站在作者的角度,仿佛能聽到他的内心獨白:“久别的故鄉還是我記憶中的樣子嗎?我的故鄉還記得我這個曾經的少年嗎?”
本詩前兩句,直白地叙述了一個在外多年的遊子,歸鄉時對時光飛逝、人生苦短的感慨,是悲,但結合作者一帆風順的人生經曆而言,此時,更應該是悲喜交加,古人都講究落葉歸根,詩人在外做官幾十年,能在暮年回歸故土,也有一份倍感幸運的喜。
第三句:兒童相見不相識。
字面意思:兒童們看見我,但沒有一個認識我的。
由于作者外出做官近50年,加上古代人婚嫁年齡偏早,現在的兒童要比作者低了好幾個輩分,自然是不認識。
從這句開始,詩人描寫的角度,發生了大的轉折。
前兩句,是自畫像,是對人生的感慨,後兩句,是鏡畫像,以兒童為鏡,雖是寫自己,但卻從兒童的一面映出。
第四句:笑問客從何處來。
字面意思:他們笑着問道,客人你是從哪裡來的啊?
客,客人的意思,這與前文提到的“少小”、“老大”相呼應。
“笑”字可謂全詩的點睛之筆,一方面,笑是小孩子的天真爛漫,與作者的世事滄桑呈現強烈對比;另一方面,笑是作者的睿智豁達,笑自己反主為賓,回到故土竟然被當做“客人”,但在這一笑中,卻展現出作者此時的心境,有傷感卻不消沉,有無奈卻更有幾分率真和诙諧,是那種曆經世間滄桑、萬事付之一笑的豁達和灑脫。
本詩共有兩首,還有一首續篇:
《回鄉偶書·其二》
唐·賀知章
離别家鄉歲月多,
近來人事多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
春風不改舊時波。
第一首描述的是,剛剛回到故土的情形,而第二首續篇描述的是,進入家門以後的情景,咱們下篇文章再進行解讀。
“鄉”字飛花令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仍憐故鄉水,萬裡送行舟。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
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滞一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