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2021年9月1日是第15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今年的活動主題為“三減 三健,健康新動力”。旨在貫徹落實《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方案(2017-2025年)》和《關于持續推進“三減三健”專項行動重點工作的通知》有關要求,深入推進以“三減三健”為主題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進一步傳播和普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2007年9月1日,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全國愛衛會辦公室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起了以"和諧我生活,健康中國人"為主題,以"我行動,我健康,我快樂"為口号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并确定每年的9月1日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日"。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China Healthy Lifestyle for All)是2007年由國家衛生計生委(原衛生部)疾控局、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同發起的傳播健康知識和促進居民健康行為形成的品牌項目。該項目以“和諧我生活,健康中國人”為主題,以倡導“健康一二一”(每日一萬步,吃動兩平衡,健康一輩子)為切入點,以“我行動 我健康 我快樂”為口号,倡導和傳播健康生活方式理念,推廣技術措施和支持工具,開展各種全民參與活動。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不健康的飲食、身體活動不足和吸煙是導緻慢性病的重要行為危險因素。改革開放以來,特别是近20年,在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城鄉居民健康狀況不斷改善,國民體質逐步增強,為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同時也導緻了人群膳食結構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從而帶來了新的健康問題。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和2005年國民體質監測結果表明,與膳食不平衡和身體活動不足等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慢性疾病及其危險因素水平呈快速上升趨勢,已成為威脅我國人民健康的突出問題。如不采取積極行動,我們面臨的将不再是單純的健康負擔問題,而是能否實現構建和諧社會的長遠戰略問題。
通過倡導和促進健康生活方式改善全民健康狀況,其他國家已有很多成功經驗。2004年,第五十七屆世界衛生大會通過了“飲食、身體活動與健康全球戰略”,要求各成員國将推動健康飲食和身體活動作為保障民衆健康、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策略。因此,由國家倡導并推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将能極大地促進人力資本和經濟發展,對落實黨的十七大關注民生,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全面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曆史意義”
我國《衛生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明确提出将“加強全民健康教育,積極倡導健康生活方式”作為重點工作。為此,國家衛生計生委(原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全國愛衛會辦公室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全國範圍内發起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China Healthy Liftstyle for ALL)。第一階段行動為“健康一二一”行動,其内涵為“日行一萬步,吃動兩平衡,健康一輩子”,以合理膳食和适量運動為切入點,倡導和傳播健康生活方式理念,推廣技術措施和支持工具,開展各種全民參與活動。随着活動的推進和深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最終将涵蓋與健康相關的所有生活方式和行為。
2016年8月18日,在“三減加三健 十年續新篇”為主題的第五屆中國健康生活方式大會上正式啟動2016-2025年工作,提出開展“三減三健”行動,提倡“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等6項專項活動,将在未來十年将繼續以“和諧我生活,健康中國人”為主題,以“三減三健”專項行動為抓手,着重加強西部地區技術支持,突出授予技能的特點,強化深入社區行動。
行動徽标釋義
标志外圍是以健康一詞的拼音首字母JK為元素來進行創意設計的,通過藝術化設計變形,使字母有機的組合成一個整體形象圖形,像個飽滿的水果,同時輔繪以谷穗圖案。此标志中心圖案是以字母K為元素設計,通過設計變形,使字母成為一個享受快樂生活的、正在奔跑跳躍的人形圖像,意涵着倡導和推動健康生活方式,通過科學傳播平衡膳食和身體活動,提高國民健康素養和身體素質。
主标識采用綠色為标準顔色,綠色代表健康和環境。綠黃相映,色彩明快,視覺沖擊力強;盡顯和諧之美;此标識簡潔明快,富有時代氣息和現代感,圖案新穎有創意,充分體現健康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理念,突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這一主題,且視覺平衡,線條流暢,整體美觀、大方、穩重,給人以親切、有趣的感覺。
那麼,三減和三健分别是什麼呢?
今天,就讓健康教育小編帶你走進
“三減 三健”小課堂
“
三減:減鹽、減油、減糖
減鹽:
中國是高鹽飲食的國家之一,食鹽攝入過多是高血壓的三大危險因素之一,同時,吃鹽過多還可能會增加胃病、骨質疏松、肥胖等疾病的患病風險。成人每日用鹽别超5克哦!
減油:
高油、高脂肪、高膽固醇,是高脂血症的危險因素。長期血脂異常可引起脂肪肝、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腦卒中、腎動脈硬化等疾病。一般來說,每人每日油的攝入量在25克左右即可。
減糖:
說到減糖,很多人會認為不吃含糖的食物,對甜味的食物能拒就拒即可。其實不然,科學的減糖,不僅僅包括通常的單雙糖、果糖等,更要注意澱粉類物質,比如米飯、面食等。因為這些澱粉類的食物在腸道裡也會分解為單糖、雙糖。而減糖的标準就是吃進去的澱粉、糖等能量物質要與我們每天消耗的能量平衡,要不然能量在體内堆積就會轉化成脂肪,從而增加身體代謝負擔。每人每天添加糖攝入量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
三健:
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
健康口腔: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保障。比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都與口腔感染有關。日常生活中,我們應做到以下3點:
1、養成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早晚刷牙,使用牙線、漱口水等潔牙産品;
2、平衡膳食、均衡營養;
3、遇到口腔問題時,要及時就醫、及時治療,成年人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口腔檢查,兒童盡量半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
健康體重:
體重過量是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險因素。體重指數(BMI)的标準範圍為18.5~23.9,若低于18.5,則身材偏瘦,若指數在24~27.9之間,說明超重;指數大于等于28,則表明身材肥胖。各個年齡段人群都應堅持經常運動、踐行“一二一”理念:每天一萬步,吃動兩平衡,健康一輩子。
健康骨骼:
1、多吃富含鈣、維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大豆、蝦皮等對骨骼健康有良好的效果;
2、均衡飲食,少喝飲料、酒等;
3、平均每日20分鐘的日照;
4、堅持适量運動。
今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活動内容:
1.緊密結合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以宣傳月活動為契機,持續傳播 “一米線”、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衛生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健康意識,增強公衆自身免疫力。
2.普及“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知識,在9月的第三周集中開展“9·15”減鹽周宣傳活動,向公衆傳播“就要5克”減鹽理念和生活技巧,倡導“人人行動 全民控鹽”。
3.将兒童青少年作為重點人群,結合《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和中小學生健康促進行動,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知識,廣泛宣傳“飲食好、運動好、睡眠好”的健康益處,引導兒童青少年争做新時代“三好”少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