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教材中,小古文的滲透,對于以前接觸較少的小學生來說,不得不說是有難度的。今天我們用思維導圖解析五年級下冊《楊氏之子》,希望能化難為易,深入淺出。
一、文學常識簡介
課文選自南朝文學家劉義慶,代表作《世說新語》,另有志怪小說《幽明錄》。
二、字
課文中易寫錯的字:
1.“梁”不要少了右邊一點,上下結構;
2.“禽”第十一筆是撇折,上下結構;
3.“詣”第三筆是撇,左右結構。
課文中易讀錯的字要注意:
1. “為設果”中的“為”;
2.“應聲答曰”中的“應”。
(答案見上圖)
三、詞
詞的理解,在課文中是有很重的分量。字詞不理解,句子讀不懂,句子讀不懂,文章沒法理解。在這裡選取了七句話,把七句話中的重點詞作逐一的理解。
這些詞及其詞的解釋依次是:
之:的。
惠:同“慧”,智慧。
詣:拜訪。
乃:于是,就。
示:給……看。
曰:說。
應聲:随聲。
未聞:沒有聽說。
家禽:您家的鳥。
這樣繪制思維導圖,字詞不離句,便于結合句子理解字詞的意思。
四、人物形象
關于楊氏之子的人物形象,歸納了三點:
1.待客熱情,從“為設果”中可以看出;
2.聰明機智
這是理解課文的重點,也是難點。可以先設置問題來突破:
你認為楊氏之子的機智表現在哪裡?
回答:在他回答孔君平的話上可以看出。
這一妙答妙在:
其一,都在姓氏上做文章;
其二,用否定句委婉對答,既講明了意思,又表現了應有的禮貌,弄得對方無言以答。
對比:
“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兩相對比,看出楊氏之子思維敏捷,語言的機智,充滿智慧。
3.人物形象之三,就是楊氏之子待人有禮貌。在上述已經舉例,在此就不多言。
四、中心主題
課文通過講述梁國姓楊的一家中,九歲男孩妙答來客的故事,贊揚了孩子思維敏捷,機智過人。
五、全文的思維導圖:
小古文的學習方法一般是一讀,二講,三思。一讀,就是要會斷句,把字音讀準;二講,是要會講字詞的意思,然後講句子的意思,最後全文串講;三思,就是要思考全文的中心主題以及寫作方法。
這張思維導圖注重的是基礎,比較适合剛起步學小古文的同學學習,方便實施一讀,二講,三思的學習過程。
小古文的思維導圖平時繪制得比較少,希望同學們大膽嘗試,不管是預習還是複習也都用得着。同學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希望能帶給大家一定的幫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