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辦公室的小夥伴們也多多少少會“身材焦慮”或者“容貌焦慮”:
明明才一百斤出頭天天嚷着要減肥;
對身材極度不自信,不敢穿喜歡的衣服;
很少發自拍,總覺得自己不夠好看不夠瘦……
但其實在最近一次官方公布的數據中,18歲以上女性的平均體重是59kg,這麼一看,是不是瞬間覺得自己又可以了?
所以說,可能是我們對自己過于嚴格了。
01.
拒絕身材焦慮
“其實你一點也不胖”
記得去年bm風大熱,大家都在為能穿上小碼衣服為榮,以“白幼瘦”為标準,為此還特别出了一份bm身高體重對照表,不達标就是“胖”。
未免也太嚴格!
是誰定的标準?我真想撕爛它!千萬不要再被這張對照表給坑害了,判斷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标準,比較專業的是看BMI(身體質量指數):
BMI=體重(KG)÷身高的平方(M²)
BMI的正常範圍在18-25之間。
BMI大于30,才是超重,需要合理節食、适度瘦身;而如果BMI小于15,那說明已經嚴重偏瘦了,應當增肥。
就拿對照表上的150cm、33kg來說,33÷1.5²=14.67,屬于嚴重偏瘦,你要考慮的是為了健康增肥,而不再是以此為美!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結合體脂率:
體脂% = 1.2×BMI 0.23×年齡-5.4-10.8× 性别
△其中男性性别取值為1,女性取值為0。
男性體脂>25%,女性>33%才是診斷為肥胖的标準。
對照以上兩個公式,再來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身材。
所以說,能不能穿上bm并不是衡量身材的标杆,“短小緊”也不是穿衣标準,不必要為了外在的事物而産生身材焦慮。
健康才是标準!
02.
接受不完美
“揚長避短才是正經事”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對自己身材不自信的一部分,比如說我自己,讀書的時候我就曾經因為黃黑皮而自卑過。
都說“一白遮百醜”,皮膚黑好像穿什麼都不好看。
但工作之後,我慢慢找到了自己的風格,也在嘗試了各種顔色之後,找到了适合黃黑皮好看高級的配色。
後來,我不照樣成為了穿搭博主,還收獲了這麼多小可愛的喜歡。
其實更重要的是,“黃黑皮”從我自認為的缺點,變成了我的風格标簽,接受這種不完美,讓它轉化成我的優勢。
除此之外,大家都知道我是個标準的H型身材,直上直下沒有腰,小腿也天生自帶“肌肉感”,曾經也因為身材的關系被嘲笑過,被鍵盤俠攻擊過。
後來,我很少穿短裙,基本都是長裙或者西裝褲;每套穿搭都必定強調腰線,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單品,自然發揮出優勢。
從60分到90分的轉變
轉念一想,正因為有這些不完美,才更有作為穿搭博主的說服力呀,我可以,你們也可以,揚長避短相信自己!
03.
接納自己
“你本來就很美!”
所以說,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學會接納自己。
天生骨架大的女生不需要為了追求纖細的身材,去挨餓、吃減肥藥,甚至催吐,可以走性感大女人風;天生小個子想着大長腿也沒有意義,不如走甜美可愛日系風。
身體隻是承載你精神的容器,尊重它,而不是跟它較勁。
前兩天我就很認真問過工作室的小夥伴:為什麼會身材焦慮?因為覺得對自己的身材、容貌不滿意,而無法取悅自己,還是因為外界的壓力,想着取悅别人呢?
問題的根源在于,不要以别人的标準定義自己,我希望自己瘦一點、美一點,可以!我覺得自己肉一點會更可愛,也可以!這才是正确的觀念。
比起一味地減肥、自我焦慮,我覺得更重要的是:
大家都是一百多斤,也沒什麼不好;
喜歡的衣服,穿在自己身上就是最好看的;
想曬就曬,取悅自己更重要,不需要在意别人的眼光……
三毛說:一個不欣賞自己的人,是難以快樂的。
當一個人把自己的缺點無限放大的時候,自然看不到自己的優點,太過于在意别人對自己身材的看法,無法欣賞和接納自己,慢慢失去自我是很可怕的。
不隻是在身材和穿搭方面,在任何方面,女生都應該更有自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