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場秋雨後,北京開始降溫,早晚越來越寒涼,家人想吃馄饨了。
馄饨是餐桌上常見的美食,與餃子的做法類似,均是用筋道的面皮裹着鮮香的餡料,直接蘸醬料,或搭配其它食材一起煎制,又或者熬制湯底同食。
我最喜歡的吃法還是馄饨連湯一起吃,無論是清湯,還是骨湯,一碗下肚,渾身上下都透着暖意。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雞肉馄饨,清淡且營養,易于消化,雞肉是溫補食材,秋季食用不易上火。
【馄饨餡用料】:馄饨皮250克;雞小胸肉150克;香菇5朵(約重83克);海米10克;洋蔥28克;雞蛋1個(隻用蛋清);鹽、生抽、香油适量
注:您也可以使用雞大胸肉,我覺得雞小胸肉的肉質更鮮嫩,這根據您的喜好來定。
【馄饨湯用料】:紫菜、蝦皮、香菜、鹽、生抽、香油、醋、白胡椒粉适量
1.1 雞肉用鹽水浸泡片刻,洗淨,去除筋膜,剁碎。
注:雞肉建議不要用料理機攪成蓉狀。這樣不僅口感好,煮後口感也不會老,剁雞肉很容易,一會兒就完成。
1.2 洋蔥切碎,與雞蛋清一起放入雞肉中,加适量食用油,攪拌均勻。
注:加油的目的是鎖住食材水分,保持口感,減少雞肉煮制後口感變柴。
1.3 香菇洗淨後切碎,海米浸泡片刻,洗淨,略微切幾刀,一起放入肉餡中,此時,加鹽、少許生抽、香油、再加些食用油,攪拌均勻。
馄饨的包法很多,我最喜歡的包法是包成元寶形,形狀好看,寓意也佳。準備少許清水包的時候用。
注:馄饨皮是梯形的,包元寶形時,本來是要在短的一面先折疊卷一下,再圍圈,喜歡餡料多,所以直接對折了。
早餐比較匆忙,會提前一晚包好馄饨,冷凍起來。
早晨取出,冷水下鍋,加少許鹽,防粘鍋,輕輕推幾下馄饨,水開煮大約3-5分鐘,放入紫菜、蝦皮,加鹽、生抽,順着鍋邊淋些醋,拌勻,最後淋香油,撒香菜出鍋。
注:冷水下鍋的目的是:外面買的馄饨皮略厚,且雞肉不宜煮時間太長,這樣隻要馄饨皮熟了,基本就差不多了,雞肉也會保持鮮嫩口感。
1)洋蔥起去腥、提味的作用,所以沒放姜、蔥,如果您對腥味敏感,可放入姜末。
2)洋蔥含有一定的水分,所以雞蛋隻放了蛋清提升鮮嫩口感,避免餡料不易粘合,蛋黃可在煮馄饨時一起放入煮熟食用。
3)總共包了51個馄饨,剩餘少許餡料,目測可以再包5、6個,供您參考。
4)海米、蝦皮均有鹹度,注意鹽不要放多了。
“一場秋雨一場寒”,這樣的季節最适宜吃些湯食,您可以多包一些冷凍起來,想吃的時候很方便,尤其是早晨,10分鐘就上桌,暖和和的,滿滿的幸福感。
我是@清渺君 ,喜愛健康美食,咖啡的重度愛好者,如果您喜歡我的分享,就關注我吧,謝謝閱讀。
#你好,秋分# #中秋話團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