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報記者 蔣曉春
痔瘡是我們生活中極為常見的疾病,多發生在成年人身上,通常痔瘡的發病率會随着年齡的增長而增加,正因如此,不少痔瘡患者見多不怪,就不把痔瘡當做一種“病”了。殊不知,痔瘡的存在非常容易造成與其他疾病的誤診,有超過九成以上的直腸腫瘤患者在初期發病時被診斷為痔瘡,專家表示,痔瘡雖然不會演變成直腸腫瘤,但痔瘡患者最好還是到醫院做一下直腸指檢或是腸鏡檢查。同時,患者還可通過自行指檢或自我觀察和感覺來做初步判斷,特别是大便次數開始增多,并且伴有裡急後重的患者更應該提高警惕。
直腸腫瘤與痔瘡初期易混
淆
“雖然痔瘡不會對患者産生機體上的傷害,但是痔瘡的存在卻很容易導緻直腸腫瘤的誤診,臨床上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多見的。”朱傳娣說,近幾年,臨床中發現了不少在痔瘡掩護下悄悄生長的直腸腫瘤案例,甚至直到發生梗阻症狀後才發現。這與患者不拿痔瘡當回事有關。
不少患者剛開始都以為自己患的是痔瘡,早期即便有輕微的不适,也隻是自己到藥店買一些藥來自治,直到疾病加重才想起到醫院就診,不少患者到醫院做檢查後,發現直腸腫瘤已發展到晚期,臨床當中發現,九成以上的直腸腫瘤在發生初期都容易被誤診成痔瘡。
痔瘡與直腸腫瘤便血症狀
區别大
朱傳娣解釋,雖然痔瘡和直腸腫瘤都是發生在肛門部位的腫塊,但痔瘡便血所呈現的血色是鮮紅的,并且不與糞便相混,多附着在糞便表面,也可表現為大便前後滴血,症狀嚴重可出現血柱噴射狀态,多在大便秘結時發生,患者在解便中或是解便後通常無痛感,也有少數患者痛感較強烈,并且肛門會有不舒服的感覺,時常有便意。
而直腸腫瘤發生早期,患者可無任何表現症狀,當發展到晚期時,直腸腫瘤的便血現象多表現為持續的,并且糞便當中帶有粘液及血液,血色多為暗紅色,通常與糞便混合在一起,患者多會出現便意頻頻或是排便習慣發生改變,有時隻解出一些粘液或是血,而其中并無糞便,同時,患者還會伴有腹部隐痛,或是老想上廁所,大便中帶有粘液并與血液相混合。
暗紅色便血可提示結直腸
腫瘤
“痔瘡與直腸腫瘤其實是很好分辨的,若便血的顔色發暗,患者就要提高警惕了。”南京肛泰醫院特聘專家朱傳娣教授說。
直腸腫瘤早期症狀不明顯,但通過腸鏡檢查就能讓其現形。通常鬧個肚子、大便帶血,大家認為可能是上火造成的痔瘡出血,很少有人會因為這個去醫院做檢查。很多人根本就想不到這種情況可能是直腸腫瘤所造成的,多數人出現這些情況都是能吃藥絕不手術,随着疾病反複發作、痛苦不斷增加,才決定到醫院做手術,此時卻發現腸子裡長了腫瘤,“這類人群,門診中做腸鏡有15%左右的人都會發現腫瘤,其中有接近2%确診為惡性腫瘤。”朱傳娣說。
守護肛腸健康定期檢查有
必要
朱傳娣建議,“45歲左右是直腸腫瘤的高發年齡段,因此建議每年做一次腸鏡檢查,如此才能确保大家不會犧牲在腸子上。但年齡并非是硬性條件,由于直腸腫瘤的發生與遺傳因素有一定的關系,所以一系親屬患有直腸腫瘤的朋友更應該将第一次檢查提前。”
提及肛腸檢查,很多市民首先擔心的是怕疼痛、嫌麻煩,尤其是一些女性患者,更因為發病部位的隐私,不好意思去醫院做檢查。其實這些擔心都是沒有必要的。南京肛泰醫院采用韓國電子肛腸鏡,電子肛腸鏡是目前國際上檢查肛腸疾病最簡單科學的設備,其采用高達1200萬像素的醫用視頻高清探頭及攝像技術,患者僅需短短的3分鐘就能完成全面的肛腸檢查,醫患雙方通過電子顯示屏,可直接觀察到病竈,避免誤診及漏診的發生。由于檢查過程中的不适感甚微,因此即便是3、4歲的孩子也很少會在檢查過程中産生排斥。
為了避免女性在診療過程中的尴尬,醫院由朱傳娣主任領銜、劉麗群主任、盧春梅主任坐診的女性肛腸診療中心,更是率先開啟了“問診、檢查、治療”全程女醫師的診療模式,讓患者在溫馨私密中輕松完成就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