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日,接診一位中年女性,因為肩膀疼痛而就診,實在疼得太厲害,隻要一摸到頸肩部,瞬間邊哭邊大叫,真是有些紮心。
借此機會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對類似頸椎或肩膀疼痛的患者有一定的警醒作用,以及幫助您如何選擇就醫。
案例分享主訴:右側肩膀疼痛、活動困難伴右側肩胛骨内側緣疼痛2月餘。
該患者疼痛區域和上圖紅色标記對應
問診時:得知該患者主要從事電腦辦公,每天基本都是坐在電腦前面,長達8-10小時;在2個月前出現疼痛,特别是夜間疼痛加劇,每晚幾乎沒法入睡,開始到處治療,未見好轉,被診斷為“肩周炎”。
視診時:整個人站立時或行走時,頭往前探出去,圓肩、含胸,在頸椎下端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富貴包”;痛苦的表情呈現在臉上。
查體評估檢查時:右肩活動困難伴有疼痛,手往後摸背基本不能,往前舉高約80°;右側肩胛骨疼痛,肩胛上角(上圖中X标識處)疼痛較為劇烈。
在給她檢查頸椎活動度時,聳肩會有疼痛減輕,考慮肩胛提肌和上斜方肌有關。因為這兩塊肌肉都是從頸部長下來,肩胛提肌長在肩胛骨内上角,而上斜方肌長在鎖骨外側1/3處,如下圖所示:
為了進一步判斷究竟是哪一塊肌肉引發疼痛?接着做了個轉頭測試,往右側旋轉頭的活動範圍比較大一些,并沒有疼痛加劇;而往左側旋轉頭時,一動頭右邊就疼,還疼得哭了起來;這說明與右側的肩胛提肌有關。
因為右側肩胛提肌的功能,是讓頭向右側旋轉,而在往左側轉的時候,就會被動拉長,産生高張力而疼痛加重。這樣的評估檢查,完全與它目前的久坐辦公導緻的異常體态基本吻合。
第一次治療思路:軟組織放松處理。因為考慮到患者疼痛的時間比較久,每天還不能入睡,多動頭時疼痛加劇,說明疼痛激發太明顯,暫時僅做疼痛的緩解,讓她減少心理上的疼痛恐懼。
主要針對胸鎖乳突肌和胸小肌兩塊肌肉進行放松處理。第一塊就是胸鎖乳突肌,它長在耳朵下方的乳突和脖子前下方的鎖骨、胸骨上,主要起到承擔下頸段的屈曲和上頸段的伸展的作用,如下圖所示:
第二塊是胸小肌的放松處理,它長在胸前,位于胸大肌的深層。一端長在肩胛骨的喙突上,一端長在3-5肋骨上,一旦緊張縮短,就會拉着肩膀往前移動,稱為圓肩體态。于是放松這塊肌肉就顯得比較關鍵。
好在,這樣處理完之後,疼痛緩解了很多,教了幾個加強穩定頸椎的動作回去鍛煉。
第二次治療思路:軟組織放松處理 胸椎調整
第二次就診反映,前面一次的處理,疼痛緩解了很多,于是又再進行之前同樣軟組織的放松處理。
考慮到經常久坐、低頭辦公,還有含胸體态,又把胸椎的活動打開,進行靈活性手法調整,并教會自我鍛煉的方法。
第三次治療思路:找頸椎的問題
這樣的疼痛問題,一般都需要考慮頸椎,因為會與椎間孔發出的神經有關。之前為什麼不去考慮這呢?主要是患者的疼痛激惹性高,最好先把疼痛緩解下來,再着手考慮頸椎,病人從心理、精神上更容易接受。
結果讓患者拍了張頸部的正、側位X片,結果也在意料之中。如下圖:
從頸椎X片上,可以閱片得知,頸3椎體後下移位,棘突往右側偏移,右側楔形閉合,與頸部動态觸診相吻合。此處問題會卡壓頸4神經根,即會造成肩胛背神經的卡壓。
因為肩胛背神經發自頸4、頸5神經根,而頸4神經穿自第3-4頸椎之間,頸5神經穿自第4-5頸椎之間,若是頸3椎體後下移位,會導緻椎間孔變小,卡壓頸4神經根,同樣頸4椎體後下移位,也會導緻椎間孔變小,卡壓頸5神經。
肩胛背神經穿過脖子前下方的前、中斜角肌,最後向後長在肩胛骨内側緣,支配着頸肩後背上的肩胛提肌和菱形肌。如下圖所示:
當體态姿勢異常,頸椎結構發生變化,卡壓頸4神經後,長在骨頭上的肌肉等軟組織張力就會發生變化,從而表現出肩胛骨内側緣區域的疼痛和肩胛岡内上角位置的疼痛。
而該患者頸5椎體也有後下移位,會造成第5-6頸椎間的椎間孔變窄,卡壓頸6神經;主要表現是頸部下方向側方放射到肩膀、肘部的疼痛。
最終,對頸3椎體和頸5椎體進行手法調整。後續會繼續跟進...........
該案例告訴您什麼?對于這類疼痛,往往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較多見的,基本與您平時的工作或用頸姿勢相關。但是大部分人沒這個常識,能拖則拖,直到疼痛沒法忍受才會選擇到醫院看,這是加重疼痛症狀的直接原因。
另外一部分人,不知如何選擇就醫,往往出現這方面的疼痛,會先選擇骨科。該案例中的患者,就是在外院看了骨科,被診斷為肩周炎,于是去疼痛科治療,在治療多次後,症狀不但沒改善,反而更加重;這些完全是病人向我訴說的話。
其實,對于這類疼痛,骨科是手術科室,在保守治療上幾乎沒什麼辦法,最多給您開點止痛藥,很多病友都會有這樣的經曆。另外也有一些人會選擇看疼痛科,在保守上也是選擇藥物、阻滞治療。
所以,您若是有這樣方面的問題,可以首選看康複醫學科,本科室的醫生們會進行一些鑒别診斷,詳細判斷您的問題,若是可以通過手法治療的,在本科室就可解決;若是判斷下來,不屬于本科室醫治的範疇,醫生也會推薦您看什麼科室,這樣您會更有方向。
總結頸肩出現疼痛,不能單純局部考慮,不是肩膀疼痛就是肩周炎,就是肩部的問題,需要更深入從神經來考慮。
一般頸肩不分家,它們是相互影響的。但願本文對您有幫助!
我是帶您學習健康科普知識的孔醫生,碼字不容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說法,請幫忙點個贊或是點個關注;分享是一種美德,贈人玫瑰,手留餘香!謝謝轉發分享給需要的人!
#謠零零計劃#@頭條健康情報局@頭條健康@頭條辟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