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王陽明格竹失敗的原因

王陽明格竹失敗的原因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2 14:24:26

王陽明格竹失敗的原因?陽明心學的主要内容便是格物緻知,雖是一言已說盡了,然而微言大義在之前的分享中,陽明的對話比較零散,大家或許并沒有系統的感知,今天分享的文章,便是陽明将格物、修身、誠意、緻知等概念放在一起進行講解,希望我們從這裡能夠站到更高的視角,去一窺他學說的全貌,從而有機會去體驗陽明在龍場悟道時被擊中的感覺,有機會去理解陽明“與其盡信于天下,不若真信于一人”的通透,更有機會去發現陽明孜孜不倦地到底是為了什麼,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王陽明格竹失敗的原因?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王陽明格竹失敗的原因(陽明對話格物)1

王陽明格竹失敗的原因

陽明心學的主要内容便是格物緻知,雖是一言已說盡了,然而微言大義。在之前的分享中,陽明的對話比較零散,大家或許并沒有系統的感知,今天分享的文章,便是陽明将格物、修身、誠意、緻知等概念放在一起進行講解,希望我們從這裡能夠站到更高的視角,去一窺他學說的全貌,從而有機會去體驗陽明在龍場悟道時被擊中的感覺,有機會去理解陽明“與其盡信于天下,不若真信于一人”的通透,更有機會去發現陽明孜孜不倦地到底是為了什麼。

世上有一種現象,聖人已經不再是大家所向往的,相反它是大家唯恐避之不及的稱呼。比如,若是突然有人稱呼你為聖人,我相信你心裡絕不是高興,而是覺得對方有諷刺的味道。在我看來,之所以“聖人”稱呼,讓大家如此忌諱,有可能是因為千百年以來,世人給“聖人”的名稱下面裝載了太多人的美好人生設想。以至于大家對于這個稱呼都望而生畏,因為你若讓一個人滿意很容易,然而你若讓世世代代的人都為你所折服,這确實太難了。

因此,個人覺得出現問題的不是“聖人”稱呼本身,而是“聖人”所容納的已經産生了過載。人們當不想做善事時,随手一推便給了聖人,并自我吐槽說“我又不是聖人,為什麼一定要求我做好事”。當人們犯錯時,又是随手一推給了聖人,并有理有據地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當人們想獲取私利時,又是随手一推給了聖人,并理直氣壯地說:“我又不是聖人,為什麼一定要我奉獻”。所有人都在不知不覺用自己的方式,将聖人推向了普通人的對立面,推向了完美主義,推向了不食人間煙火。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着的權力,同時也有自己在社會中的義務,這才是真實的人,而我們卻總喜歡将聖人美化成了義務的集合體。他似乎已經被剝奪了所有的權力甚至是基本生活(吃喝拉撒睡),他隻能以人們心中各種美好的詞彙出現,例如,無私奉獻、舍生取義、舍己為人等等,這或許太不公平。

個人覺得,聖人的前提是人,他不是神。他有過貪玩的兒童時光,也有過不停探索的青春歲月,也有過而立之年後的上有老,下有小的現實壓力,他不可以脫離生活。也隻有當他有了人間煙火氣,才可真正地談起聖人之說。

因此,聖人并不遙遠,他就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在你嗷嗷待哺時,母親喂養你長大成人,從這一點上,她是聖人。在你成長的路上,老師的諄諄教導,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從這點上他也是聖人。在你最需要幫助時,身邊朋友的仗義幫助,在這一點上,他也是聖人。所以,當你以“點”看人,你會發現真如陽明所說,人人皆可為聖人,因為每個人可能都有其閃光點的發生。這或許可以成為聖人的另一種解讀,也可以幫助聖人解除過度的綁定,更可能讓聖人真正的從理想世界走入現實生活中。

以上都是自己粗淺的見解,若有所誤,還請見諒。

【原文】:

先生曰:“先儒解格物’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格得?且謂‘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今如何去格?縱格得草木來,如何反來誠得自家意?我解‘格’作‘正’字義,‘物’作‘事’字義。《大學》之所謂‘身’,即耳、目、口、鼻、四肢是也。欲‘修身’,便是要目非禮勿視,耳非禮勿聽,口非禮勿言,四肢非禮勿動。要修這個身,身上如何用得功夫?心者身之主宰,目雖視而所以視者心也,耳雖聽而所以聽者心也,口與四肢雖言、動,而所以言、動者心也。故欲‘修身’,在于體當自家心體,常令廓然大公,無有些子不正處。主宰一正,則發竅于目自無非禮之視,發竅于耳自無非禮之聽,發竅于口與四肢自無非禮之言、動,此便是‘修身’在正其心。

“然至善者心之本體也,心之本體那有不善?如今要‘正心’,本體上何處用得功?必就心之發動處才可着力也。心之發動不能無不善,故須就此處着力,便是在‘誠意’。如一念發在好善上,便實實落落去好善;一念發在惡惡上,便實實落落去惡惡。意之所發既無不誠,則其本體如何有不正的?故欲正其心在‘誠意’,功夫到,‘誠意’始有着落處。“然‘誠意’之本又在于‘緻知’也。所謂‘人雖不知而已所獨知’者,此正是吾心良知處。然知得善,卻不依這個良知便做去;知得不善,卻不依這個良知便不去做。則這個良知便遮蔽了,是不能緻知也。吾心良知既不得擴充到底,則善雖知好,不能着實好了;惡雖知惡,不能着實惡了,如何得意誠?故‘緻知’者,意誠之本也。

“然亦不是懸空的‘緻知’,‘緻知’在實事上格。如意在于為善,便就這件事上去為;意在于去惡,便就這件事上去不為。去惡固是格不正以歸于正,為善則不善正了,亦是格不正以歸于正也。如此,則吾心良知無私欲蔽了,得以緻其極,而意之所發,好善去惡,無有不誠矣。‘誠意'功夫實下手處在‘格物'也。若如此‘格物’,人人便做得。‘人皆可以為堯舜’,正在此也。’先生曰:“衆人隻說‘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說去用?我着實曾用來。初年與錢友同論:做聖賢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錢子早夜去窮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緻勞神成疾。當初說他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窮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勞思緻疾。遂相與歎聖賢是做不得的,無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頗見得此意思,乃知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其‘格物’之功,隻在身心上做。決然以聖人為人人可到,便自有擔當了。這裡意思,卻要說與諸公知道。

門人有言,邵端峰論童子不能“格物”,隻教以灑掃應對之說。先生日:“灑掃應對,就是一件物。童子良知隻到此,便教去灑掃應對,就是緻他這一點良知了。又如童子知畏先生長者,此亦是他良知處,故雖嬉戲中,見了先生長者,便去作揖恭敬,是他能‘格物’以緻敬師長之良知了。童子自有童子的‘格物’、‘緻知’。”又曰: “我這裡言‘格物’,自童子以至聖人,皆是此等功夫。”

但聖人‘格物’,便更熟得些子,不消費力。如此‘格物’,雖賣柴人亦是做得,雖公卿大夫以至天子,皆是如此做。”

【譯文】:

先生說:“先儒們認為格物就是格天下的事物,天下的事物要怎麼去格呢?比如說‘一草一木亦皆有理’,現在怎樣去格呢?縱使能格出個草木的道理來,又要如何才能反過來誠得自己的意呢?

我把‘格’字理解為‘正’,把‘物’理解為‘事’。《大學》中所說的‘身’,就是指耳、目、口、鼻和四肢;要想修身,就是要做到眼睛非禮勿視,耳朵非禮勿聽,嘴巴非禮勿言,四肢非禮勿動。要修身養性,要如何在身體上用功夫呢?心是身的主宰,眼睛雖然能看,但讓眼睛能看的是心;耳朵雖然能聽,但讓耳朵能聽的是心;口和四肢能說能動,但讓口和四肢能說、能動的是心。所以要想修身,在于體悟自己的心體,經常保持心體的宏大公正,使之沒有一點點不中正平和的地方。身體的主宰一且中正了,看的時候眼睛自然能非禮勿視,聽的時候耳朵自然能非禮勿聽,口和四肢自然也就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便是‘修身’在于正心。

然而,至善是心的本體,心的本體哪有不善的呢?現在要‘正心’,那要在本體的什麼地方用功呢?必定隻有在心的發動處才可以用功。心的發動不可能沒有善,所以必須在這裡用功,也就是在‘誠意’上用功。如果有了一個好善的念頭,就要實實在在去好善;如果生發了一個讨厭惡的念頭,就要實實在在去除惡。意的生發既然沒有不誠的,那麼心的本體又怎會不正呢?所以,想要‘正心’就在于“誠意”",功夫做到了實處,‘誠意’才有着落。然而‘誠意’ 的根本在于‘緻知’。

所謂的‘人雖不知而已所獨知’,這正是我們心中良知之所在。然而知道了善卻不按照這個良知去做,知道了不善卻不依照這個良知不去做,那麼這個良知就會被蒙蔽,這樣就不能‘緻知’了。我們心中的良知既然不能擴充到底,那麼,雖然知道好善,卻不能切實去落實了;雖然知道讨厭惡,卻也不能切實地去除惡了,這又怎麼能做到‘意誠’呢?

所以說,‘緻知’是意誠的根本。然而也不是要憑空去‘緻知’,‘緻知’要在實際的事物上去格。如果意在于行善,就應在行善的事情上去實踐;意在于除惡,就應在除惡的事情上去實踐。去惡固然是格除不正使之回歸中正,行善則讓不善恢複善了,這也是糾正不正使之回歸中正。這樣,我們心中的良知就不會被私欲遮蔽,就能将政知發揮到極緻,那麼意的發動,好善去惡就沒有不誠的了。誠意'的功夫,切實的下手處在于‘格物’。如果能像這樣“格物”,人人便都能做得到了。孟子講“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正是這個意思。”

先生說:“人們都說‘格物’要依照朱子的觀點,但他們又何曾把他的思想真正付諸實踐了呢?我是曾經認真實踐過的。早年我與一錢姓朋友讨論,做聖賢就要格天下萬物,現在我們哪有這麼大的力量?我指着亭子前的竹子,讓他去格格看。錢姓朋友便從早到晚去窮究竹子的道理,竭盡心力,到了第三天便因過度勞神而生病了。當時我還說他這是精力不夠,就自己去窮究,從早到晚也沒有弄明白竹子的理。到了第七天,自己也因勞神過度病倒了。于是我們相互感慨,說聖賢是做不成了,我們沒有那麼大力量去‘格物’。等到在夷中的三年,對此頗有些體會,才知道天下萬物本來就沒什麼可格的,‘格物’的功夫隻能在身心上做。于是才相信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才有了一份傳播聖人之道的擔當。這個意思,我要讓你們知道。”

有門生說,邵端峰認為兒童不能“格物”,隻能教給他們灑掃應對的道理。先生說:“灑掃應對就是一件事,小孩的良知隻達到這個程度,便教他們去灑掃應對,這也就是緻他們的那點良知了。又如兒童知道敬畏師長,這也是他們的良知所在,所以即使是在嬉戲玩耍的時候,見到了師長,他們也會上前打躬作揖,這就是他們‘格物’緻敬師長的良知了。兒童自有兒童的‘格物’‘緻知’。”先生又說:“我這裡所講的‘格物’,從兒童到聖人,都是一樣的功夫,隻是聖人的‘格物’功夫更熟練些,不要費什麼力氣。這樣去‘格物’,即使是賣柴人也能做到,從公卿大夫到天子,也都是這樣做的。”

聆聽陽明的教誨,希望我們一起進步。

感謝一路同行,與君共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