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是婦女的第二大常見婦科腫瘤,近年來,我國宮頸癌發病率仍處于上升趨勢,同時,宮頸癌發病呈年輕化發展。今天,普陀區婦幼健康大講堂走進長風二村幼兒園,我院婦科副主任醫師李雯茹為老師們送上了“宮頸病變的防治”專題講座。
本次活動由普陀區婦聯、長風新村街道主辦,上海長風社區基金會支持。
“宮頸病變的防治”專題講座
“很多婦女拿着宮頸癌篩查報告來複診時都會問,I級、II級、III級分别代表什麼意思?”李雯茹醫師解釋道,希臘醫生Papanicolaou NG創建了宮頸細胞學檢查方法并提出了五級報告系統。
宮頸細胞學檢查方法并提出了五級報告系統
篩查中宮頸塗片結果在II級及以上或TCT/LCT結果為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者,HPV檢查是關鍵。當宮頸HPV檢查陰性者,可以門診定期随訪複查;而宮頸HPV檢查陽性者需進一步做陰道鏡檢查。
宮頸癌是次于乳腺癌的女性第二高發腫瘤,但也是目前所有癌症中唯一病因明确并可以預防的癌症。要做到早期發現宮頸癌,李雯茹醫師給出了這些建議:
1、有性生活且年齡超過21歲的婦女都應該進行宮頸防癌篩查;
2、21歲-29歲婦女僅需要細胞學篩查(宮頸塗片或液基細胞學檢查)至少三年一次;
3、大于30歲婦女,建議細胞學聯合高危HPV篩查,至少五年一次;
4、65歲以上婦女,此前檢查均陰性,可終止篩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