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潇湘晨報
來源丨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北京日報、央廣網、人民網
當前,新增感染者處于快速增長期,新一波疫情高峰來臨,部分人群感染後出現臨床症狀,包括發熱、肌肉關節酸痛、咽喉腫痛等表現。
那麼出現哪些症狀可能正在轉重症?
出現這幾個症狀,可能正在轉重症
盡快入院!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孫培培提示:
第一,出現氣促,呼吸頻率≥30次/分;
第二,靜息狀态下,吸空氣時,指氧飽和指數≤93%;
第三,動脈血氧分壓除以吸氧濃度≤300mmHg;
第四,臨床症狀進行性加重,肺部影像學顯示24~48小時内病竈明顯進展大于50%。
出現上述任何一種症狀之一就要考慮可能正在轉為重症,建議要盡快入院。
對于胸悶症狀,孫培培也表示,大部分患者在感染新冠之後,氣道反應比較高,有些人合并咳嗽,咳嗽之後會有氣短或胸悶的症狀,是比較正常的現象,也可能是因為肺髒、心髒、貧血等基礎疾病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炎症進展到了肺部。
“雖然很多重症、危急重症患者都會有胸悶、氣短的表現,但是出現胸悶的症狀不能和危急重症或正在轉向危、急重症畫等号。”孫培培介紹,輕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都可能會出現。首先,輕型患者,可能是因為心理壓力或者緊張情緒造成的胸悶不适,也可能是因為感染後,出現了上呼吸道的症狀,比如鼻塞、痰多、氣道反應較高後引發的胸悶、氣短;普通型患者因為炎症發展到了肺部,會出現胸悶、氣短的現象。
此外,如果肺髒有基礎疾病,出現胸悶後就要注意,盡快去醫院進行檢查治療;如果患者本身沒有基礎疾病,但是胸悶、氣短以及伴随症狀在持續或者有所加重也要引起注意,但是總體來說在感染初期的3~5天甚至1周内都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在早期出現胸悶、氣短的症狀,可以對症服用一些相關藥物,并且可以采用吸氧、休息的辦法看看是否能有所緩解。
出現哪些症狀可能正在轉向重症?根據《新冠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重症的診斷标準為,第一,出現氣促,呼吸頻率≥30次/分;第二,靜息狀态下,吸空氣時,指氧飽和指數≤93%;第三,氧合指數≤300mmHg;第四,臨床症狀進行性加重,肺部影像學顯示24~48小時内病竈明顯進展大于50%;孫培培強調,除第四條外,前三條大家都可以自行檢測,建議有基礎疾病的患者加重配備簡單的監測設備對相關指标進行監測,以幫助患者更好的監測病情,把握好入院時機。
熱搜第一,病毒性心肌炎!
“陽過”後,年輕人千萬要警惕!
近日
網上流傳的各種說法
引起“陽康們”的新一輪憂慮
“我的心跳有點快,要不要去醫院?”
“我的心跳每分鐘120多下
是不是得了心肌炎?”
“陽了第四天,今天突然心跳加快
動一下容易心慌,需要就醫嗎?”
……
“陽過後小心病毒性心肌炎”話題
一度沖上熱搜榜第一
病毒學家、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金冬雁告訴記者,在新冠并發症中,急性心肌炎确實需要引起關注。
心肌炎是什麼病?
心肌炎,就是心肌的炎症性病變,可由感染(如病毒、細菌或真菌)或非感染因素(如自身免疫疾病等)引起,其中以引起腸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各種病毒最多見。
臨床上,心肌炎多數由病毒感染所緻,普通感冒也可以誘發。
心肌炎可對各年齡段、不同性别人群發起“無差别攻擊”,不過20~40歲青壯年比老人、兒童更易中招。
病毒進入血液後,随着血液循環到達心髒,如果病人的抵抗力弱,就有可能引起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彌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變,屬于感染性心肌疾病。
病毒性心肌炎根據程度輕重,分别有以下表現:
早期心肌炎:
表現為疲乏無力、胸悶氣短、心悸、頭暈、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呼吸困難、胸痛等;
輕度病毒性心肌炎
出現心律失常,心動過速或緩慢等症狀,一般可通過心電圖發現心肌缺血改變;
重度病毒性心肌炎
病情兇險,死亡率極高,可達70%~80%,于數小時或數日内死亡或猝死。
年輕人千萬警惕!
康複後有必要1-2周靜養
浙江省人民醫院感染病科主任潘紅英表示,心肌炎的病程可能會持續數小時到數月不等,嚴重的并發症如由于擴張型心肌病或心力衰竭引起的心髒驟停。
如果有心慌、胸悶、氣急等不适,需要提高警惕,建議及時就醫,做個心電圖和抽血檢查。一般愛熬夜的年輕人更容易得暴發性心肌炎,不及早發現的話容易引起心跳驟停、多髒器功能衰竭等。建議在感染後的兩周内注意休息,多睡眠,不做劇烈活動。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呼吸科副主任張磊表示,新冠康複者在1~2周内靜養是有必要的。張磊稱,經曆新冠病毒感染以後,人體免疫功能會出現較明顯的紊亂表現,即淋巴細胞數值和功能會在感染急性期降低,後續随着疾病恢複,再緩慢恢複到正常狀态。大多人這個“免疫紊亂期”會持續1~2周。期間,其他病毒、細菌等都非常容易乘虛而入。
如獨自居家隔離,最好與身邊的親朋好友随時保持聯系,便于出現不适時,能及時到醫院就診。
訓練強度
需按階段逐漸恢複
轉陰後的體能鍛煉,醫生表示可以分為五周進行,每周為一個階段,循序漸進。
第一周要從感染前運動強度的25%至50%開始,适當做一些拉伸運動。
第二周恢複到70%;
第三周恢複到80%;
第四周達到90%;
第五周恢複到正常狀态。
其中,前兩個階段最為關鍵。康複師黃緒建議,第一周運動和休息時間比為1比4,第二周上調到1比3,非連續性的運動每周2到3次為宜,“這個時間比例不會讓人特别勞累,對心髒、肌肉的恢複也比較好。”前兩周過後,可以根據自身感覺适度上調鍛煉強度。
轉陰後恢複運動期間要加強營養,果蔬中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能夠幫助快速恢複,牛奶、雞蛋等蛋白類的攝入對機體恢複也有很大幫助。同時,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睡眠本身能夠促進組織器官的自我康複,增強機體産生抗體,調動免疫系統,“睡眠管理是一個很重要的幫助病後康複的方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