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個讀者的問題:小時候特别喜歡去姥姥家裡住,經常一住就是很長時間。但是長大後,卻很害怕去姥姥家,或者說是心理很抗拒。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我們很多人可能都在經曆這樣的事情:小時候那個讓我們盼望的姥姥家,等我們長大了,已經不想再去了。即便是跟着媽媽去,也隻是應付一下。小時候的快樂感覺已經找不回來了。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記得我小時候就特别喜歡去姥姥家,每次一放假,媽媽就會把我送到姥姥家住一段時間。姥姥家有兩個舅舅,大舅和小舅。那個時候大舅已經結婚了,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姥姥姥爺已經和大舅分家了。
我對大舅的印象并不多,畢竟大舅要忙于田裡的農事,還要照顧孩子,沒有那麼多時間陪我。而小舅則不一樣了。小舅隻比我大十來歲,也正是喜歡玩的年紀。
每次我去姥姥家,小舅就喜歡帶着我到處去玩,夏天的時候給我捉蝴蝶和蟬,冬天的時候帶我玩雪。家裡有什麼好吃的東西,小舅都會留給我吃。
不得不說,小舅溫暖了我的童年。但是小舅也會長大,有自己的生活。
小舅畢業了,工作了,結婚了。我眼裡的小舅越來越忙,小舅平時住在單位,節假日才回姥姥家。我和小舅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了。我似乎感受到了某些微妙的變化。
後來小舅有了自己的孩子,全家也搬離了姥姥家,住到城裡去了。我和小舅也就隻能在春節見上一面了。
随着年齡的增長,我也不喜歡跟着媽媽回姥姥家了。因為去了總是找不到合适的說話的人,一群長輩圍坐着聊天,我隻能傻傻地聽着,還要不時的應付幾句。
而等到姥姥姥爺都離開後,媽媽也很少回姥姥家了。因為對于媽媽來說,那個家已經不是自己的家了。
即便是去,媽媽也隻是坐一下就走,并不會像之前一樣一待就是一天,陪着老人們聊天。或許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早已經随着老人的離開,随着時光的流逝而變淡了。
我們小時候喜歡去姥姥家,是因為姥姥家讓我們感覺到很開心,很幸福。而長大後我們不願去姥姥家,是因為時過境遷,物是人非了。
分析原因,有三點揭示了大多數的真相:
第一點:我們長大了,心理發生了變化
小時候我們去姥姥家,原因是因為在姥姥家,我們可以受到寵愛。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都會留給我們。
而長大了,我們再去姥姥家,大家關注的就不再是我們玩得開不開心了。更多的時候,我們被盤問學習怎麼樣,成績考了多少,工作好不好,工資是多少等等。
我們不喜歡這樣的氛圍,更不喜歡被别人追着問自己的情況。為了避免讓大家都不開心,所以我們減少了去姥姥家的次數。
第二點:舅舅結婚了,人口的變化讓我們在姥姥家不再無拘無束
小時候我們去姥姥家,都是被舅舅小姨圍着,因為家裡隻有自己一個孩子,大人都會照顧我們的情緒,想着法的哄我們開心。
我記得小時候無論小舅去哪裡,都喜歡帶着我,還給我買玩具。
但是舅舅終究結婚了,有了自己的家庭。不熟悉的舅媽加入了姥姥家的成員。而我們也意識到姥姥家不再單純的隻是我們的姥姥家了。
第三點:老人的離開,淡化了親情
有一句話說的很真實:父母在才有家。當姥姥姥爺在世的時候,媽媽帶着孩子回姥姥家,是回自己的娘家。家裡有自己的爸爸媽媽。
但是當老人們都離開後,姥姥家就變成了舅舅家。對于媽媽來說,娘家變成了兄弟家。
家的變化,淡化了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也在淡化我們對姥姥家那濃濃的情意。
如今我們也都長大了,也為人父母,都在忙着自己的生活。童年在姥姥家裡那快樂而幸福的時光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我們和舅舅之間的感情也隻是節假日的問候和看望。這或許就是成長的代價吧。
不知道大家印象中對姥姥家的記憶,是不是和我一樣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