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十三歲的少女,沖出被層層包圍的宛城,搬來救兵,救了全城百姓。
公元314年,西晉宗室弟子經曆了幾十年的互相殘殺之後,西晉政權已搖搖欲墜,北方大部分州郡都被匈奴等遊牧民族占領,出現了處處荒草叢生,百姓流離失所,白骨蔽野的凄慘局面。
圖片來自網絡
此時,琅琊王司馬睿被封為丞相,大都督,負責中外諸軍事。
他派荀崧都督荊州江北諸軍事,屯住在宛城,就是今天的南陽市。
一天,新野人杜曾率領軍隊層層包圍了南陽。杜曾原是西晉新野王帳下的将軍,善于騎射,作戰勇猛,新野王死後,他和部下在漢江沿岸遊蕩,以劫掠為生,大量流民紛紛響應。
守衛宛城的士兵非常少,城内的糧食也很快吃完了,宛城已岌岌可危。
守城的将軍荀崧的小女兒,叫荀灌,才十三歲,她主動請纓,要殺出城去,到襄城太守石覽那裡尋求支援,不然,就隻能坐以待斃了。将軍答應了她的請求。
深夜月黑天,荀灌帶領幾十個健壯的士兵,騎着馬悄悄地出城了。
他們經過奮力拼殺,沖出了包圍圈。找到了襄城太守石覽,石覽覺得自己的兵力也很單薄,便修書一封,向南中郎将周訪求救。
周訪派他的兒子率領三千人馬和石覽一起去解宛城之圍。
兇狠,狡猾的杜曾率部下匆匆逃去。
誰能想到,正值豆蔻年華的妙齡女子,在危機時刻,挺身而出,既保全了父親的名節,也使全城百姓免遭塗炭。
荀崧為人寬厚,志慮忠純,品行方正。後來,官至尚書左仆射,相當于現在的國務院總理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