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詩雲:“渡江一葦浪花飛,九載跏趺坐翠微。面壁已知僧入定,巢肩亦是鳥忘機。無生色相俱成幻,有漏人天總悟非。何事宋雲蔥嶺見,少林風雨怅西歸。”
△ 吳德升作品 達摩
達摩祖師,原名菩提多羅,成年後改名達摩多羅,菩提達摩意譯為覺法。達摩是印度禅宗第二十七代祖師般若多尊者的大弟子,印度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師,也是中國禅宗的始祖。
因此,中國的禅宗又稱達摩宗。達摩被尊稱為“東土第一代祖師”、“達摩祖師”。與寶志禅師、傅大士合稱梁代三大士。
達摩面容慈善,眼眸深邃,有着高深的修行和淵博的知識。一生與佛結緣的他,六根清淨,心明如鏡,因其“遊化為務,不測于終”而富有神秘色彩。
大約于南朝梁·普通年中(520~526,一說南朝宋末),達摩自印度航海來到廣州,并從此處北行至北魏,以禅法教人。後卓錫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傳衣缽于慧可。
達摩主要宣揚二入四行禅法,他的思想,對中華文化傳承有着很大的影響。
曆史上曾流傳下不少關于達摩的故事,一葦渡江、面壁九年,斷臂立雪,隻履西歸等等……這些家喻戶曉、為人樂道的故事都表達了後人對達摩的敬仰和懷念之情。
而玉匠們則根據自己的佛性與悟性,将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融入玉石之中。遂呈現在大衆的眼前是藝術與智慧的融合——玉雕達摩。
達摩,有着事事順心、生活安逸、化險為夷、驅邪避難等等的寓意。
其與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的交融,集合的是玉器的美好寓意,展示出的是玉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國玉雕大師——吳德升的此件作品《達摩》,材質為和田玉料,玉質溫潤細膩,帶淡黃皮色。
達摩形态逼真,神色平靜,似在享受清風吹拂,感受天地之氣。進入摒思絕慮、四大皆空、萬物無礙于心的禅定境界之中的達摩,神韻畢現,神态靜谧。
整件作品畫面布局疏朗,層次分明,線條簡潔流暢。達摩的形象生動而富有感覺,讓人印象深刻,即使是細部的手指、動作都無可挑剔。
而從創作的思維上來講這件作品,盡管作者采用的是“達摩”這一傳統題材,卻仍能給人帶來強烈的視覺沖突,作品寫真而搶眼,有别于一般的傳統意象風格,甚為精湛。
那麼,想要更進一步了解此件作品的玉友們,不妨于6月10日來藏玉私洽雅集看看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