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忙裡偷閑去街上走了一圈,在農貿市場買了一塊可以炒食的牛肉(其他的牛肉家裡都儲備了),買了一點炖湯的豬骨頭,一共花了兩百一十多個銀子。這物價也真的漲得太高了,唉,在這牛逼哄哄的世界裡,一天到晚牛逼哄哄,很多現實的基本問題都無法去解決,想想除了長歎一聲,還有什麼其他的辦法呢?
不知不覺地,大年三十了。去年的春節似乎來得早一些,到公曆的今天好像是正月二十左右了。也幸虧今年不是去年呢,去年的今天,武漢封城了。預報說,今天無雨。嘿,這預報呀,這一次倒是蠻準的,果真沒有雨來,很早太陽就出來了,上午十點左右,給“天堂”的父母上墳,這是每年的慣例:得去給父母們“辭年”。什麼叫辭年?——一些大城市的朋友問。哈哈,這是地方習俗,就是在過年之前拿一些祭品和一束鮮花放去祖先們的墓前,請祖先們也感受一下新年的氣息。
除夕祭祖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國很多地方,這一天,民衆都會在家中擺上豐厚的飯菜,點燃香燭,家長率領子孫們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農村還會在家中焚燒紙錢。大年三十傍晚時分,在祖宗像前點上香燭,倒上美酒,擺上菜肴,全家人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表達“慎終追遠”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過年夜飯之後,人們才開始享用。
我一個人拎着祭品,來到一個叫做“花果山”的處所。那裡長眠着我的外公外婆和父母親,而從未謀面的祖先卻長眠在湖南江南的一個小山村。而在小鎮“花果山”卻不曾想,這裡竟然成為了麻雀的樂園,一群群小麻雀盤旋在這片林子裡,讓這裡平添了許多的生氣。我連忙拿出手機,想拍幾張較為滿意的畫面,但,這些鳥兒們或許是“認生”吧,竟然“轟”地一聲飛起來,然後落在另一片林子的枝頭上。
今天一共祭拜了兩處墓地,多少有些累的感覺。從“花果山”回來的路上,發現一家門前有幾棵紅梅樹,開出鮮豔的花朵,情不自禁地用手機拍了幾張,效果不錯,紅梅朵朵迎新春,此刻用這句詩來讴歌、贊美這漂亮的紅梅和喜慶的春節,再恰當不過。中午太陽正好,用它無私的光輝,給節日帶來溫暖,收獲也是滿滿的鮮花,這紅紅的花朵,正是這火紅中國年的最美祝福。 回到家已經是中午十二點四十分了,妻子早已将飯做好了,在武漢工作的兒子,也回來了,我幫着熱了幾道菜,然後在家人開始用餐的時候,我想休息。
我肚子不餓,呆會起床後不但要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屬于楹聯的一種,是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還得要做晚飯。今天的晚飯又稱之為“年飯”,得多擺上一些碗筷,喊祖先們回來用餐,是一項不可忽略的儀式。現在,我得眯一眯眼睛。其實,除夕晚上習俗很多,多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等。是時值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
除夕吃年夜飯除夕夜的年夜飯也叫團圓飯,北方人年夜飯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餃、魚、年糕、長年菜等。年宴的首席為輩分最高的長者,末席為最低者。如果是請客,首席為地位最尊貴的客人,主人則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餘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動手,大家都不能動手。除夕夜守歲也是一項流傳久遠的習俗,許多地方也稱除夕夜叫“吉祥夜”。在這個晚上,無論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說吉祥話,不可說晦氣話、髒話和不敬之語,否則一年都要倒黴。因此,歡歡喜喜、和和氣氣、團團圓圓,是除夕夜的最大主題。
除夕要開燈睡覺除夕晚上睡覺的時候,是不能關燈的,隻能到年初一天亮才能關燈。除夕整個晚上,家裡一般都不關燈,一家人就會圍坐在電視機旁收看春節聯歡晚會,或者到親戚家串門聊天,但必須在零點前回到家。一到零點,一家人要全部在家“守歲”,當鐘表的指針走過12點後,人們就會燃放早已準備好的鞭炮,慶祝新年的到來。過年了,拜年了!祝大家牛年阖家幸福快樂,平安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