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陳希 李輝
通訊員 石燕 謝斌
今日(27日)陣雨散射荊楚大地,給人工增雨創造良機,湖北多地展開作業,助力陣雨增大勢頭,降水酣暢淋漓,有的降雨片區相連,“化零為整”。
直擊:蹲守4天喜迎短時強降水
今日(27日),極目新聞記者從武漢出發前往浠水縣洗馬鎮人工增雨作業現場,沿途空中積雨雲增多,經過黃石時,烏雲鋪天,進入浠水縣,雨水撲面而來。
27日15點10分,黃岡市人影辦在路口鎮作業點開展火箭人工增雨作業 氣象供圖
12時許,洗馬鎮人工作業點的氣象工作人員正在匆匆扒着幾口飯,縣氣象局局長朱江邊吃飯邊看手機APP上的雷達回波圖和衛星雲圖說:“終于來了!咱們頭頂上,回波強度增大,呈橙紅色,對流雲團有了,作業條件具備,大家準備各就各位。”
說罷,朱江趕緊給空域管理部門撥打電話申請作業。縣氣象局高級工程師劉中新作為炮手一已坐在高射炮的左側,負責擊發和調整仰角,縣氣象局工作人員潘超作為炮手二坐在高射炮右側,負責調整方位,縣氣象局副局長陶海艦擔任炮長,負責壓彈。
浠水縣氣象局工作人員瞄準雲層
12時20分,待朱江申請成功,陶海艦一聲令下,數枚碘化銀炮彈飛向深厚烏雲中,随即大雨滂沱,雲化作雨,1個多小時後,藍天再現,薄雲流動。
“人工增雨就像将濕毛巾裡的水擰幹。”朱江打比方說道。
朱江介紹,洗馬鎮自7月份出梅以來,累計降雨量隻有1.1毫米,基本沒有降水,所以集中力量為它增雨,這場1個多小時的降雨帶來37.9毫米的短時強降水,成效不錯。
發射高炮進行人工增雨
而這場降雨,他們可是苦守了4天。陶海艦告訴記者,他們一行人從24日早上開始蹲守在現場直至今日中午,以車為家,輪流在車上睡覺和緊盯雷達回波,白天空曠地帶非常熱,晚上才稍稍解涼。
不能等着有作業條件了再趕來現場嗎?為啥要一直駐守在此?
“确實有點像‘守株待兔’,但不得不這樣。”朱江解釋,風推雲跑,雷達每6分鐘傳輸一組數據畫面,對流雲團分分鐘就會從作業地點溜過,所以必須提前到達現場,等到精準預報出來,那就晚了;而且風雲變幻,瞬息有變,前後方得實時緊盯雷達回波圖,有條件即刻作業,任何機會也不能放過;有時老天爺也會開玩笑,根據預報對流雲團會經過咱們頭頂,結果中途消散或改變軌迹了,也挺令人懊惱的。
“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兒終于守來一場疾雨。”朱江說,高射炮可以入庫保養休息了。
作業後,留下炮彈彈殼
人工增雨,安全第一。省氣象局派來的人工增雨作業安全督查組一路從黃梅巡查到此作業點,相關負責人提醒作業人員,作業結束,一定要炮、彈分離入庫,高溫下,雨一淋就容易生鏽,所以每次作業完都得細緻保養。同時帶來好消息,我省正在推進高射炮自動化改造項目,鄂東的已列入計劃,明年安裝自動化裝置和遙控裝置,這樣作業人員就可在20米遠處操作作業,更為安全。
炮手:退休前一周站好最後一班崗
浠水縣洗馬鎮作業現場,劉中新是最年長的一位,“9月2日就退休了,還剩6天。站好最後一班崗。”
從25日白天開始到27日中午,劉中新和同事們都吃住在野外,隻為守得空中那片雨做的雲,“炮射對流雲,最有效。所以駐守現場,咱們不停看手機上的雷達回波圖,和後方同事傳來的最新資料。”
人工增雨帶來好的降雨量
大家不知道的是,人工增雨作業人員往往是氣象專業工作者。他們身兼數職,兼顧前後方,要參與後方會商,做預報、發預警,後方是24小時值班,有時得輪替後方人員。
收集用過的炮彈彈殼
劉中新在氣象行業耕耘40載,他深有感慨對記者說:“今年是40多年來旱情最嚴重的一年,極端高溫和幹旱疊加,幕後是氣候異常,抗旱非常不容易。”
劉中新拿出增雨的炮彈
劉中新回憶,2020年和2021是大汛,2019年進行了人工增雨作業,兩年多沒實戰操作,但每年都要求練兵,所以此番上陣,大家一如既往地得心應手。
荊楚:多地乘勢而上積極增雨
記者下午4時許離開現場返漢途中,經過黃鹹高速黃州境内和團風都下過雨。原來,15點10分,黃岡市氣象工作者在黃州區路口鎮開展火箭人工增雨作業。
統計數據顯示,26日18時至27日18時,全省實施飛機人工增雨作業3架次,累計飛行時長8.7小時,作業覆蓋襄陽、十堰、荊門、宜昌、恩施、随州、孝感、黃岡、武漢、仙桃、潛江、天門、鄂州等地;開展地面人工增雨作業62次(十堰、恩施、黃岡、襄陽、宜昌、荊州、荊門、黃石、武漢、鄂州,神農架、随州、鹹甯),空地作業累計影響面積約6.58萬平方公裡。
武漢中心氣象台首席預報員鐘敏介紹,全省降水範圍廣,截至今晚21時,天氣系統和人工增雨作業的降水成績佳:27日8時至21時,全省有1098個氣象監測站監測到降水,863個站小雨,180個站中雨,46個站大雨, 8個站暴雨,最大雨量出現在黃石大冶市高河站,為107mm的大暴雨。
為什麼最近幾天荊楚大地作業條件較好,作業良機是誰創造的?武漢中心氣象台首席預報員鐘敏解釋,主要是25日台風登陸後,其外圍偏南氣流攜帶水汽,輸送至湖北上空,使得大氣濕度增加,滿足了降雨所需的水汽條件,同時北方有一支東北氣流攜帶弱冷空氣南下,南北氣流交彙為降雨提供了所需的上升運動條件,因此全省近幾天多分散性陣雨,同時也有利于咱們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退燒:下周二湖北大部不超30°C
昨日(26日),湖北省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發出通知,根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預計當日開始,湖北高溫強度明顯減弱,35℃以上範圍進一步縮小,後期高溫還将繼續下降。省氣象災害指揮部決定26日9時30分終止氣象災害(高溫)三級應急響應。
27日18點50分,黃岡市團風縣人影辦在賈廟作業點開展火箭人工增雨作業(氣象供圖)
今日(27日)上午,武漢尚有暑熱的氣息;午間12時達到32.2℃後就開始下降,午後很多市民朋友覺到了一絲涼意,因為偏北風在發力降溫了。
市民彭先生告訴記者:“上周暑熱翻滾之時,傍晚6時開車回家,車上顯示戶外溫度超50℃,今天隻有31℃,這氣溫相當給力了。”
武漢已經敏銳觀察到了降溫的潛力,而江漢平原西部和鄂西北今日已率先享受到秋雨秋風的秋涼清爽。
氣象監測顯示,下午3時襄陽、十堰地區氣溫都在1字頭,氣溫在17℃-19℃,大悟、荊州、荊門、鐘祥、随州和宜昌均在22℃-26℃。
周日至下周二陣風達6-7級偏北風在荊楚連吹三天。周日湖北有分散性陣雨或雷陣雨,湖北中東部局部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下周一鄂西小到中雨局部大雨,其他地區多分散性陣雨或雷陣雨,鄂南和鄂東局部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下周二鄂西中到大雨,其他地區仍是分散性陣雨或雷陣雨,鄂南和鄂東局部有強對流天氣。
風雨合力,持續降溫:周日鄂西北繼續享受24℃-27℃的清涼,其他地區33℃-36℃;下周一除鄂東南31℃-34℃,其他地區都不超30℃,其中鄂西北最涼快,僅22℃-25℃;下周二全省不超30℃,高溫鄂西22℃-25℃,鄂東26℃-30℃。
周日至下周二,武漢多雲有陣雨或雷陣雨,5級偏北風連吹三天送涼氣,明起(周日)武漢就退出高溫群聊,持續降溫,跌下30℃線,周日至下周二最高溫分别為:34℃、32℃和28℃,早晚低溫降至24℃-26℃。
下周二武漢高溫降至2字頭,如此高效“退燒”是不是讓你很意外?
氣象部門提醒大家,高溫下降至2字頭,不要貪涼,小心感冒。
預計直至31日,武漢市天氣格局都是多陣性降水,偏北風較強。9月1-3日,受高空偏北氣流控制,武漢以多雲為主,氣溫略回升。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