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自珍(1792—1841),清代傑出的思想家、文學家。字人,更名易簡,字伯定,又更名鞏祚,号定庵,又号羽,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他的散文意氣飛揚,奧博縱橫,自成一家,與魏源齊名,世稱“龔魏”。他的詩氣勢磅礴,意境奇詭,富于浪漫主義色彩,對後世的黃遵憲、譚嗣同、梁啟超、柳亞子等人都有較大影響。他生平著作甚富,有散文300多篇,詩詞近800首,并都有出色成就。有著作《龔自珍全集》、《定庵詩文集》、《定庵詞》等。
龔自珍的文學創作,表現了前所未有的新特點,并開創了近代文學的新篇章。龔自珍認為文學必須有用。指出學習儒學、政事和詩文具有共同目的,就是有用。他認為詩和史的功用一樣,都是對社會曆史進行批評,文章、詩歌都和史有源流的關系。
龔自珍今存詩600多首,最為著名的是他在48 歲(1839 年)時,由北京辭官南歸,後又北上迎接眷屬,在4 月至12 月間寫的315 首七絕。當年為道光十九年己亥,故編定名曰《己亥雜詩》。
龔自珍詩所表現的思想内容有如下幾方面:
首先,對腐朽的現實政治社會進行揭露和批判,如《詠史》中的“金粉東南十五州”及《己亥雜詩》中的“隻籌一纜十夫多”和“不論鹽鐵不籌河”等。前者借古諷今,對清王朝濁污的世道及殘酷的統治進行無情的揭露,并對追逐名利、苟且偷生的庸俗文士進行了嘲諷;後者則是同情勞動人民的苦難,鞭撻統治階級對人民血汗的榨取。
其次,抒發了作者複雜的思想情感,此類詩寫得最多,詩中透露出一種深沉的憂郁感、孤獨感和自豪感,如《才盡》《乞來保陽》《能令公少年行》等。
名句賞析一發不可牽,牽之動全身。選自清·龔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觸》之二。發,頭發。這句話是說事物都是相互聯系的,細微之處往往會影響到全局。其意是勸人要重視細節。“牽一發而動全身”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黔首本骨肉,天地本比鄰。一發不可牽,牽之動全身。選自清·龔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觸拉雜書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之二。黔首,指百姓。比鄰,近鄰。詩句以天地相鄰、骨肉相連、頭發與身體相牽連為比喻,說明統治者、國家與人民之間緊密的關系,意在提醒統治者要愛護人民、謹慎施政。
新蒲新柳三年大,便與兒孫作屋梁。選自清·龔自珍《己亥雜詩》。蒲,蒲柳,即水楊。詩句以比喻手法,以三年之柳便作屋梁作比,形象生動地諷刺了清朝末年尚未成才的人便混迹官場之中的亂象。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選自清代龔自珍《己亥雜詩》。九州:中國。恃:依靠。喑:啞。究:畢竟,到底。中國要煥發勃勃的生機,還要依靠風暴雷霆般的變革,無聲無息的沉悶局面畢竟是悲哀的。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選自清·龔自珍《己亥雜詩》。紅花飄落不是它對樹無情,而是要變成春天裡的泥土,更加呵護花朵。
不能勝寸心,安能勝蒼穹?選自清·龔自珍。如果連自己的心都抑制不住,還怎能戰勝外物呢?
四海變秋氣,一室難為春。選自清代龔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觸,拉雜書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秋氣:秋天的景象,比喻國家的衰敗。天下都已經是秋天的景象了,一處也很難維持春色了。
國賦三升民一鬥,屠牛那不勝栽禾。選自清代龔自珍《己亥雜詩》。那:同“哪”,怎麼。栽禾:種田。國家規定農民的賦稅是三升米,但實際上,農民卻要交納一鬥米,那麼,殺牛怎麼會不比種莊稼強呢?詩句揭示了當時的統治者對貧苦的勞動人民的恣意盤剝。
春華不自賞,壯歲求其根。選自清代龔自珍《龔自珍全集·二哀詩》不要因為自己年輕而自鳴得意,應當想到壯年時應有所成就。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選自清代龔自珍《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天公:天帝,老天爺。抖擻:奮發,振作精神。拘:局限,拘泥。格:标準,規格。降:降生,湧現。我希望老天爺重新振作精神,不要局限一種規格,把各種各樣勇于革新進取的人才降生到人世間來。
我論文章恕中晚,略發感慨是名家。語出清·龔自珍《歌筵有乞書扇者》。我在談論詩歌的時候都能夠對中晚唐詩歌的衰落表示諒解,中晚唐的詩人都不注重寫景,而是通過抒發内心的感慨而成為名家。
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語出清·龔自珍《詠史》。文人們在起坐之間都害怕文字獄的事情,之所以要舞文弄墨、著書立傳,那完全是因為他們的生活所需。
四海變秋氣,一室難為春。語出清·龔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觸拉雜書之漫不诠次得》。到處都是秋天的衰敗景象,一間小小的屋子裡自然不會有春天那樣的生機。比喻大氣候已經如此,個人無法加以改變。
著書不為丹鉛誤,中有風雷老将心。語出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丹鉛,指丹砂與鉛粉,古代用以校改書籍文字之用。此代指文字。此言寫作不要專注于文字技巧,而應該将自己奮發豪邁的英雄氣概表現出來。
萬人叢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語出清·龔自珍《投宋于庭》。在萬人中與你握手,使得我的衣袖中直到三年後還殘留着香氣。這句話是寫出龔自珍對某人的敬仰尊崇。
怨去吹箫,狂來說劍,兩樣消魂味。兩般春夢,橹聲蕩入雲水。語出清·龔自珍《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懷有賦時予别杭州蓋十年矣》。這句話是龔自珍由副榜貢生考充武英殿校錄後由京城返回故鄉杭州時所作。
雖然大器晚年成,卓荦全憑弱冠争。語出清·龔自珍《己亥雜詩》。雖然能擔當大任、有重大成就常常要到晚年才成,但一個“大器”的超絕出衆全靠年輕時刻苦努力奮鬥的争取。這句話指出許多人的“大器晚成”是由年輕時的奮發努力、長期積累才達到的,也指出了人才成長、成熟有一個過程。
萬事之波瀾,文章天然好。不見六經語,三代俗語多。隻要經曆過種種困難的考驗,文章自然就寫得精彩。
名聯集錦《湘月》詞選聯:
狂來說劍怨去吹箫《逆旅題壁次周伯恬原韻》詩中選聯:
秋氣不驚堂内燕夕陽還戀路旁鴉諧谑聯:
告北鬥星君,有鳏在下;奉西方佛教,非法出精。龔自珍對袁桐聯二副:
老叟長街去看花,看花花正好;(袁桐)頑童短巷行恭禮,恭禮禮何殷。(龔自珍)幾幅國畫,龍不吟,虎不嘯,花不馨香,鳥不叫,笑殺學士;(袁桐)一盤棋局,車無輪,馬無足,炮無煙火,象無牙,悶死将軍。(自珍)題盟鷗館聯:
别館署盟鷗,列兩行玉佩珠簾,幻出空中樓閣;新巢容社燕,約幾個晨星舊雨,來尋夢裡家山。《水仙花賦》中的對句四副:
豔雪鋪巒,懿芳蘭其未蕊;玄冰薦月,感雅蒜而先花。一枝出沐,俊拔無雙;半面凝妝,容華第幾?璧白琮黃,色應中西之位;攀紅梅素,吟成兄弟之呼。霧幛低回而欲步冰绡掩映以疑無龔自珍對老師宋璠聯:
白足禅僧争座位(宋璠);黑衣宰相話遭逢(自珍)。《別黃蓉石比部玉階》詩選聯:
照人膽似秦時月送我情如嶺上雲《己亥雜詩》選聯:
烈士暮年宜學道江關詞賦笑蘭成《夜坐》詩之一選聯:
一山突起丘陵妒萬籁無言帝座靈《夜坐》詩之二選聯二副:
壯歲始參周史席髫年惜堕晉賢風功高拜将成仙外才盡回腸蕩氣中《能令公少年行》詩選聯:
應客有玄鶴驚人無白骢《詠史》詩選聯:
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秋心》詩句選聯:
天問有靈能置對;陰符無效勿虛陳。知識拓展1. 龔自珍和“名士做派”
龔自珍為人最出名的,還是他的名士做派。所謂“名士做派”,就是說他的言行舉止不受世俗标準的約束,率性而為,無所顧忌,有時候不免近于狂颠。譬如據後人記載,龔自珍平生不喜歡修飾容貌。因此,他總穿着破衣爛衫,十年也不換一件,下雨天外出,長衫的下擺就在泥水裡拖着,到家後随便一扔,毫不介意。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
2. 逆子龔橙
龔自珍的兒子龔橙,是一個比他父親還少見的怪人。龔橙自号半倫。所謂“半倫”,意思是沒有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也就無所謂天理倫常;但因為還愛一妾,所以叫做半倫。他每讀父親的文章,一定要将父親的牌位放在一邊,手拿木棍,讀到自己認為不對的地方,就一棍敲在牌位上,斥道:“你又錯了!”關于他的傳說還有很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