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文章之前,希望您能夠在上方點個免費的“關注”!接下來您每天都能夠收到免費的國際資訊喲!您的關注是我的動力~多多支持下嘛!!
提到中國基建,最出色的便是“三峽大壩”了,當年中國要提出修建三峽大壩時引來了全球各國的關注,所有人都不看好我國能夠造出這麼宏偉的工程,但最終結果讓所有人也打了臉,中國三峽大壩是世界上最難建造的基建之一,這些年來不僅在防洪防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每年還能大量生産電力,完全是造福人類的好工程,然而三峽水庫卻有一個外号,叫做“魚的天堂”,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三峽水庫中的魚有多大吧?
首先,我們都知道,三峽大壩選址在湖北省宜昌市,是全球範圍内最大的一座水電站,水庫在建成之時就已經儲備了175米高的水位,就算是最低谷時期也能有155米高,這個水位完全能夠養一些大魚了,要知道有些湖最多才幾十米深。當時建造三峽大壩給當地的魚類其實造成了不小的困擾,但是造成之後便成了魚兒們的天堂,為什麼呢?因為國家規定了,不允許在三峽水庫捕撈魚類!
不能捕撈?如果三峽水庫中的魚兒能夠聽懂人話,那麼絕對每天都要在水面上蹦個幾下。沒有人類捕撈的三峽水庫,就像是魚兒們的世外桃源,在那裡他們可以無限繁殖,無限生長。我們中國自然都是守法好公民,隻要是國家規定了,那就不會去三峽水庫捕撈魚類,就算那裡的魚長得再肥,也沒人會動什麼心思。等等,“再肥”是有多肥?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三峽大壩是萬裡長江上的一片亮麗的風景線,自從2020年1月起長江實施了十年禁漁計劃,這樣一來,不僅三峽水庫不能捕撈魚類,就連整條長江都不能捕撈了,這無疑是為三峽水庫中的魚兒再添了一把保護傘。多年都不曾管過,那麼三峽水庫中絕對是不缺乏肥大的魚類的,比如說我們的中華鲟,中華鲟作為國家保護動物是大魚的代表之一。
曾經有些漁民在長江上捕魚時曾誤捕了一條中華鲟,據說這條中華鲟力氣極大,甚至都能拖着他們的船跑很遠很遠,最終把網撞破了跑掉。據他們測量,這條中華鲟長度高達3.3米,至少有700多斤,要知道我們平時見到的鲟魚連1米都沒有吧,而這條中華鲟卻能長3.3米,就相當于兩個自己躺下去的長度。相信有些深海恐懼症的朋友們已經開始起雞皮疙瘩了!
而除了中華鲟之外,還有一種鳙魚不知道大家聽說過嗎,鳙魚也是大魚中的一種,成年的至少能達到100斤以上。此前,還有人在長江支流上捕到了一條鳙魚,重量高達300斤,據采訪他們并不覺得稀奇,原因是習慣了。原來,在他們那一片地帶,遇到幾百斤的大魚是很常見的事情。
而這種禁漁地帶最恐怖的并不在于這種魚,而是鲶魚。對的!你沒聽錯,就是我們燒烤中經常烤得吃的鲶魚,鲶魚是肉食性魚類,生長極快,用不了幾年時間就能夠長到幾十斤重,而鲶魚的壽命平均能夠達到30年。最重要的是,鲶魚是能夠一直吃一直長的那種,且對環境的适應力超強,生命力十分頑強,無法想象在三峽水庫這種世外桃源内,到底有多少條百斤重的鲶魚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