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腳踝扭傷引起跟腱受傷

腳踝扭傷引起跟腱受傷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1-27 06:02:13

踝關節為一個負重關節,要承受很大的負荷。有研究證明距骨單位面積承受的壓力要超過其它骨,如果距骨發生1mm的位移,胫距關節的按觸面積将會減少40%。所以足踝位于人體小腿和足部的連接處,承受了整個身體的重量,對人類下肢正常活動非常的關鍵。

我們的踝關節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結構,可能會病發多種類型的疾病,再加上日常生活中承受了我們全身的力量,這些因素就導緻我們的足踝更加容易出問題。所以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引起踝關節疼痛最常見的三種原因。

腳踝扭傷引起跟腱受傷(動不動就是扭傷)1

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 (plantar fasciitis, PF) 是由于過度運動、足弓異常、肥胖、跟腱攣縮等多種因素誘發的足底筋膜慢性損傷。它主要是足弓結構或力學異常引起足底筋膜跟骨止點的反複微損傷及退變, 其病理改變無炎症細胞存在。主要症狀是早晨起來負重或休息一段時間後走路時足跟疼痛, 活動一段時間後疼痛減輕, 但是長時間、連續的或劇烈活動後疼痛再次發生, 疼痛部位位于足底。

足底筋膜炎通常發生這三類人:

  • 足部力學不正的人群,踝背屈受限、扁平足、過度旋前、足内在肌力弱和下肢的靈活性差等因素會增加發生足底筋膜炎的風險。
  • 短時間體重暴增人群,腳在站立和移動時承受的壓力會較之前明顯增加。額外的重量給足底筋膜增加壓力,并可能導緻組織退化和炎症。
  • 長期站立的人, 如運動員、長跑者、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這類人群足底的壓力持續存在,如果足下肌力較弱,那麼我們的足底筋膜會承擔多餘的壓力。

足底筋膜炎的症狀有哪些:

  • 疼痛的位置通常位于跟骨的起點、跟骨内側結節處。
  • 早晨起來負重或休息一段時間後走路時足跟疼痛。
  • 長時間行走和站立後

腳踝扭傷引起跟腱受傷(動不動就是扭傷)2

跟腱炎

跟腱是人體最有力的肌腱之一,上端連結腓腸肌、比目魚肌、跖肌;下端連接了跟骨,不僅提供行走、跑步及跳躍時推蹬前進的力量,也幫助穩定腳踝。

我們平常行走時,跟腱約承受4倍的人體重量,跑步時更可能高達7~8倍,當反複地拉扯、瞬間承受過大力量,或腿部肌力不足時,例如長期跑跳卻沒有好好休息、事前熱身、伸展不夠。可能會發生微小的撕裂,進而慢慢積累出現慢性炎症。就容易導緻慢性發炎。盡管這種損傷比較小,但是它帶來的疼痛和發炎,甚至是跟腱斷裂的風險一點都不小。

拉伸是預防跟腱損傷的最佳方法

跟腱是人體最大最粗壯的肌腱,将小腿後部的肌肉連接到跟骨。如果沒有适當的拉伸,它會變得張力增高,而且日後的活動可能導緻疼痛,跟腱炎,甚至是跟腱斷裂。每天兩次拉伸甚至四到五分鐘也可以幫助保持該跟腱健康。如果您參加間歇性的娛樂性體育活動,則拉伸尤其重要。稍加拉伸,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預防效果。

腳踝扭傷引起跟腱受傷(動不動就是扭傷)3

崴腳

踝關節由胫、腓骨下端的關節面與距骨滑車構成。踝關節在跖屈時,也就是我們做踮腳這個動作時,踝關節内的距骨會滑出踝穴,這個時候由于沒有了内外踝的固定,踝關節僅靠兩邊的韌帶來維持穩定,所以變得"靈活有餘,穩重不足",受到外力時就很容易扭傷;

另外就是踝關節的内側韌帶比外側韌帶堅韌,而人的外踝比内踝低,這就造成了腳踝關節受力不平衡,很容易扭傷。嚴重時就會聽到「啪」的一聲,這通常就是連接距骨與腓骨的前距腓韌帶受傷了。

加拿大渥太華大學有學者經過研究後,提出了2點原則,協助我們自行簡易判斷是否潛藏「可能發生骨折」的危機,以及是否需要照X光?也就是「渥太華原則(Ottawa Rule)」。

  • 無法完全負重行走
  • 内外踝尖或胫骨、腓骨遠端 6 cm範圍内有骨壓痛
  • 第五跖骨基底部或足舟骨有骨壓痛

如果扭傷後能夠不依靠外力走5步,除了外踝前側外,沒有其他特别疼痛的症狀,發生骨折的機率便不高,可以不必過度擔心;反之,就必須趕快去照X光,确定是否有骨折需要進一步的治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