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大力量?作者:陳華文任何一個有曆史底蘊的國家和民族,必然有其厚重的文化傳統一個國家要穩健地走向未來,必須緊跟時代的步伐,傳承好文化傳統,用獨特的文化精神和價值理念感召人、激勵人,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大力量?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作者:陳華文
任何一個有曆史底蘊的國家和民族,必然有其厚重的文化傳統。一個國家要穩健地走向未來,必須緊跟時代的步伐,傳承好文化傳統,用獨特的文化精神和價值理念感召人、激勵人。
有關中華文化的學理探讨,近些年來一直都是學界關注的焦點。在這個研究群體中,陳來無疑是重要的學者之一,其新作《中華文化的現代價值》集中呈現了近年來他對于中華文化的深度思考。
陳來是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中央文史館館員,主要研究儒家哲學、宋元明清理學和現代儒家哲學,出版過諸如《朱熹哲學研究》《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等40多部學術著作。
《中華文化的現代價值》一書,收錄了陳來20篇代表性文章,内容涉及中華文化的傳統與發展、中華文化的時代價值、中華民族精神、孔子孟子思想的現代價值、儒學與時代意義等等。全書聚焦當前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的熱點和焦點,從學理層面厘清這些問題的來龍去脈,明晰了中華文化的起源與演進、内涵和外延等。
中華文明在五千年的漫長曆史上生生不息、薪火相傳,背後到底有着什麼樣的力量?本書中,陳來認為:這種力量就是中華民族精神,而中華民族精神的内涵極為豐富,最能彰顯民族精神的是群體的價值觀。民族精神統領着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
認識和了解中華文化,必須清楚文化是什麼。文化的概念從來就沒有标準答案,中西方學者都有不同的解釋。筆者認為,文化就是一個民族在相當長的曆史階段所呈現出來的物質、思想、行為和制度的一切總和。文化可以大到信仰和道德,小到對一花一草的态度。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别,如曆史上流傳下來的文獻、建築、藝術作品等等,都是狹義層面的文化。無論是從廣義層面還是狹義層面挖掘文化傳統、梳理文化精神,對于民族文化的研究都是有益的。陳來在本書中分析中華文化的理和路,并未在具體的物态文化方面展開探讨,而是在精神文化層面進行多維闡述。
傳統文化中,有優秀的文化,也有糟粕。文化糟粕阻礙社會發展,應該揚棄,而優秀的文化就應該傳承,并且要推陳出新,在社會建設中發揮正能量。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國力不斷強盛,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尤其是進入本世紀以來,人們逐漸意識到,整個社會在文明和富強的道路邁進時,要挖掘并利用好本民族的文化,用本民族的文化培根鑄魂,國家才有真正的未來。
我們都知道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但是“優秀”體現在哪些方面呢?每個學者恐怕都有自己的見解。陳來在本書中認為,天人合一、以人為本、崇德尚義是基本表現。天人合一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以人為本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顯著特征,崇德尚義是中國人曆來的德行和品格。在此基礎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曆史中形成獨特的價值偏好。在書中,陳來認為這種價值凝練起來講,就是責任先于權利、義務先于自由、社群高于個人、和諧高于沖突。這些傳統文化中彰顯出的價值取向,在當今仍具有鮮活的生命力。
當下,我們要堅定“四個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背後,其實是文化價值觀念的自信。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念中,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等理念,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源泉。在書中,陳來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邏輯關系,有其精彩的論述。在他看來,仁義禮智信、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新時代進行重新闡釋,在社會道德建設中發揮着新的威力。
任何一本著作,對于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顯然在有限的篇幅中無法徹底講透,《中華文化的現代價值》也同樣如此。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影響着社會的各個層面、各個領域。宏觀上講,主要是有利于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強基固本,有利于助推社會道德建設和價值觀建設,有利于汲取中國曆史上治國理政的經驗智慧。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态度,不能囫囵吞棗照單全收,要學會創造性轉化、創造性發展,其關鍵和核心是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這種精神是中華民族繁衍生息、行穩緻遠的不懈動力。(陳華文)
來源: 西安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