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陸林談抑郁症

陸林談抑郁症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7 21:04:59

陸林談抑郁症?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2019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顯示,全球約有9.7億人患有精神心理疾病,大約占世界總人口的13%以健康壽命損失年為評價指标,由精神障礙造成的疾病負擔占全球疾病總負擔的第二位根據我國最新的流行病學調查,我國成年人各類精神疾病(不包含癡呆)的終身患病率為16.6%,其中抑郁障礙和焦慮障礙屬于常見和多發疾病,其發病率均約為7%,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陸林談抑郁症?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陸林談抑郁症(出現心理問題怎麼辦)1

陸林談抑郁症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

2019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顯示,全球約有9.7億人患有精神心理疾病,大約占世界總人口的13%。以健康壽命損失年為評價指标,由精神障礙造成的疾病負擔占全球疾病總負擔的第二位。根據我國最新的流行病學調查,我國成年人各類精神疾病(不包含癡呆)的終身患病率為16.6%,其中抑郁障礙和焦慮障礙屬于常見和多發疾病,其發病率均約為7%。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指出,我國精神心理疾病的發病率在全球屬于偏低水平,但這并不意味着我國居民心理健康狀況更佳,而是由于人們對精神心理疾病認識不足,或者患有疾病但自己并不知情,又或者不肯承認自己患病。

陸林說:“我國大部分抑郁症患者不會去醫院看病,因此也無法确診,這與西方國家的情況恰恰相反。抑郁症是可以治療的,經過治療,70%~80%的抑郁患者可以恢複正常生活,1/3的抑郁患者治好後可以終身不再複發。然而,大部分抑郁症患者卻因不去醫治而耽誤了治療。”

如何評估自己的心理健康

陸林指出,心理健康是健康中國的重要内容,目前來看,我國大衆對心理健康的認識非常不到位,這也與東方文化有關——東方人一般不願意談論自己的情緒和心理狀況。中國人在生氣時會說自己“氣得頭暈”“氣得頭疼”,而西方人則會說“氣得發瘋了”。

那麼什麼是心理健康呢?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對心理健康進行評估時,需要從主觀幸福感、自我效能、自主性、才能、代際關系、智力潛能和情感潛能的自我實現能力等多個方面進行考慮。心理健康表現為:能保持對工作較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望;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識、接納自我;能調節與控制情緒并保持良好的心境;能保持完整統一的人格品質;能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并樂于交往;能保持良好的環境适應能力。

陸林解釋說,心理健康受多種因素影響,主要包括生物因素、社會因素、家庭因素和個體因素四方面。

生物因素指的是年齡、性别、遺傳易感性,比如青少年時期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女性更年期容易出現情緒問題等;社會因素包括經濟壓力、性别歧視、社會排斥等,比如經濟欠發達或貧困地區的人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單親家庭的孩子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家庭因素包括與配偶或父母、子女的關系等。個體因素包括人格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他特别指出,家庭因素在我國是亟須改善的問題,“從臨床可以看到,很多孩子的問題來自家庭,是父母和子女的不良溝通造成的。”

如果心理問題長期得不到疏解,超出個體忍受能力或危及生命時,個體就容易出現精神異常的表現,導緻各種精神心理疾病的發生。最常見的心理問題有抑郁障礙、焦慮障礙、應激相關障礙(急性應激障礙、創傷後應激障礙)、心理因素相關生理障礙(睡眠障礙、進食障礙)等。

當出現心理問題時,需要積極應對。陸林建議可按照心理問題嚴重等級,尋求适當的幫助。“出現一般心理問題時,可以自我調整,或去社區、單位進行心理輔導;出現嚴重心理問題時,則需要尋求心理咨詢師的幫助;當出現心理障礙時,不僅要接受心理咨詢師的幹預,必要時還需要心理醫生的介入;當出現精神病性症狀時,則需要精神科醫生對症處理。”

保持健康要從良好的睡眠開始

陸林強調,保持健康要從良好睡眠開始。睡眠是大腦的重要功能之一,适當的睡眠是最好的休息,既是維護健康和體力的基礎,也是獲得高度生産力的保證。不同年齡的人群,睡眠結構也不同。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推薦的睡眠時間為:新生兒14~17個小時;嬰兒12~15個小時;幼兒11~14個小時;學齡前兒童10~13個小時;學齡兒童9~11個小時;青少年8~10個小時;成年人7~9個小時;老年人7~8個小時。

“當睡眠出現問題時,情緒就容易出現問題,情緒長期出現問題,身體的内分泌、神經系統、心血管功能都容易出現問題。所以說睡眠是我們健康的基礎。”陸林說。

陸林指出,我國人群存在嚴重的失眠問題。失眠發生率不斷增加,他介紹,2018年發生率約為25%,2019年增長為36%。與此同時,睡眠障礙呈低齡化趨勢,90後人群失眠占比明顯增加。“預防抑郁症,要維持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從每天睡好覺開始。”陸林說,“如果長期失眠或者睡眠剝奪,身體就會出現問題。臨床看到很多青少年,晚上因為學習或玩遊戲不好好睡覺,慢慢地很多問題就會出現。”

人們對睡眠衛生有很多認識誤區,比如有人認為打呼噜的人睡得香,有的人會邊看電視邊睡覺,有的人認為睡前喝酒和運動有助于睡眠,有的人雖然失眠卻害怕吃安眠藥,有的人晚上失眠白天補覺……陸林指出,睡眠也是一門科學,科學的睡眠方式才能消除疲勞。擁有健康的睡眠需要規律作息,需要建立床與睡眠的聯系,要避免睡前過度刺激,要保持健康合理的飲食,要進行适當的運動。

精神疾病與許多軀體疾病相關

在陸林看來,身體和心理的健康是緊密結合的。他告訴記者,精神疾病與許多軀體疾病相關,11%的軀體疾病患者共病精神疾病,心理問題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心血管、腫瘤等疾病的死亡風險;許多難治性的軀體疾病,結合精神心理治療效果更佳。“心血管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都與精神健康相關。那些長壽的人,他們的經濟條件、生活習慣都不相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心理健康。”

因此,陸林呼籲要對普通大衆加強心理健康相關教育與科普宣傳,降低社會對精神疾病的歧視與偏見;精神衛生從業人員需要提高綜合素質;醫學相關人員也要在診療中加入心理健康知識,加強人文關懷。“這不僅有利于患者康複,也有助于醫護人員綜合素養的提升。”陸林說。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