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正确理解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正确理解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5-14 01:57:16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正确理解(念錯了想錯了今天會讀了)1

追着錢跑,你會忘掉自己是誰!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是一句古語。很多人理解為:人應該為了名利、女色、地位等等而不擇手段去獲取,這就是為己。問題就出在這裡,這恰恰不是為自己。比如人為了獲取金錢而去搶銀行,最後被逮捕、槍決,這不是為自己麼?不是啊。正相反,這是在害自己。種下惡因,必享惡果。這樣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的。

人不為己(讀二聲的wei)天誅地滅,這句話被曲解了多少年?為,不念為(四聲的wei),乃是修為(二聲的wei)的意思,究竟何解呢?

成語釋疑: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裡的“為”字念第二聲,是“修養,修為”的意思。整句話是說,人如果不修習自己的德行,那麼天理難容啊!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正确理解(念錯了想錯了今天會讀了)2

為了一己私欲,你可以推倒一切!


很多人說中國人不是有一句話嗎,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實際上這一句話應該怎麼樣正确理解呢?在論語中,孔老夫子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他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這句話怎麼理解呢?他說古代的那些學者,學習聖賢智慧讀經典,為的是什麼呢?是為了提升自己的智慧,古之學者為己,提高自己的修養,提高自己的靈性,用《大學》的話來說,就是為了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那就是自覺覺他,自利利人。自覺覺他都達到圓滿,止于至善。

而今之學者為人,而我們現在的人為什麼學習經典呢?是為人之學,為的是我們在和朋友交流談話的時候能夠引經據典。孔老夫子怎麼說,詩經上怎麼說,為的是顯示自己的才學,所以這個叫為人之學。是給别人看的,不是想真正提升自己。

所以“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怎麼理解呢?如果人不是為了提升自己的靈性,提升自己的智慧,提升自己的修養而去努力的話,這個才會天誅地滅。而不是說你不自私自利天會誅殺你,地會滅你。這樣就完全錯誤了。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正确理解(念錯了想錯了今天會讀了)3

你的内心和這手機一樣,内存夠大嗎?


顯然我們理解的“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恰恰是它的對立義。諸如:有的商人,為了謀利,在食品中添加或注入不利人體的東西;有的官員,為了謀權,用公款請客送禮,權錢交易等等;表面看來,都是“為己”,其實是在害己!金錢不是自己,金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身外之物,僅是我們維護生活的工具。為金錢而奮鬥決不是為自己。那麼妻子兒女呢?也不是自己。名氣呢?更不是了。這些都不是我們自己啊。為這些東西而不擇手段、勞心費力并不是為己。那麼這正好就應了這句話,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如果你這麼作,那麼肯定會“天誅地滅”的。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出處是人生為己,天經地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佛家的意思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绮語、不惡口、不貪欲、不嗔恚、不邪見,才是“為自己”。不為自己制造新的惡果,不為自己造成新的災禍,這才是“為自己”,隻有這樣才不會“天誅地滅”。

在“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中,“為己”則是要求“人”遵循道德法則。以此看來,“為己”的“己”,與我們一般人理解的私利并不相同涵義。按照佛學的主張,真正為“己”的人,必然淡泊名利,超脫物外,舉止合度。可以說佛法才是最有利于自己的,是最能照顧我們的方法。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正确理解(念錯了想錯了今天會讀了)4

成功建立在互助共享之上!


“地不畏其低,方能聚水成海。人不畏其低,方能孚衆成王。”

世間萬事萬物皆起于低處,成功于低處,低是高的發端與緣起,高是低的嬗變與演繹。低調做人正是一種終成其高、必成其大的哲學。谙通此一哲學的人方為大智之人,方成大價之身。

《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緻其知,緻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格物而後知至的譯文大意為通過明确自己的信念和目标,來讓自己頭腦清醒,是非曲直分明。正念分明後就要努力在待人處事的各方面做到真誠二字,努力斷惡修善,久而久之自己的修養就起來了,有智慧了。這時就可以把自己的家庭經營好了。家庭是國家的縮影,把自己的家庭經營好了的人也一定可以把國家治理好。一個能把自己國家治理好的人,那麼他(她)也一定能讓世界充滿和諧,天下太平。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正确理解(念錯了想錯了今天會讀了)5

加強自己的藝術修養,成功喜歡文雅之士,因為德能配位!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于認知研究萬事萬物。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太平。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正确理解(念錯了想錯了今天會讀了)6

到儒家發源地走走,或許改變一些心性!


儒家“平天下”的終極目标,就是要達到天下均平的社會理想狀态。但這個“均平”或“平均”卻不是現在人們所理解的那個平均主義的“平均”,不是絕對的量的均勻,而是一個表示合理、平衡、公正、公平、秩序、和諧等意義的内涵豐富的概念,就基本含義來說,它更多的是一種在等級秩序基礎上的平等和公平。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正确理解(念錯了想錯了今天會讀了)7

若能夠多支持一些他人,你會發現你的不老人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