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來源:寫作從底層決定了,一個人能否獲得影響力和商業價值。筆記俠特邀前南方周末年度緻敬記者陳鳴,将近20年的寫作經驗總結,從心法-技巧-工具三個維度分析寫作,并針對寫作中真實困難場景給出解決方案。
陳鳴:曾經是《南方周末》資深記者,2009年南方報業集團十大傑出記者。2014年被《城市畫報》評為“85後傳媒精英”稱号。2015年擔任峰瑞資本投後合夥人。
筆記君邀您,閱讀前思考:
2020年有點難熬,無論你來自哪個行業。
所有人都能考95分以上,對考99分的不公平。
隻有大部分人60-80分,少部分人80-90分,甚至有一些不及格,優秀的人,才能在差距中“突圍”。
豬如果都能飛上天,鷹是無法體現優勢的。
2019年,是豬紛紛落地的一年,這也同時預示着,2020年,是鷹突圍的一年。
在沒有資金、沒有資源、沒有人脈的情況下,成為那隻鷹的人,一定是懂得通過傳播充分放大個人價值,打造個人品牌的人。
再小的個體,也應該有自己的品牌。寫作,是提升職場影響力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方式,沒有之一。
一、寫作能給你帶來什麼?寫作從底層決定了,一個人能否獲得影響力和商業價值。但大多數人都理解錯了寫作,認為隻有靠寫作為生的人,才需要認真打磨這項技能。
其實,人人都需要寫作,寫作能力是你的“基礎技能”,甚至“核心技能”。
陳鳴,就是一個靠寫作吃飯,通過放大商業價值、獲得影響力的媒體人。
過去傳統媒體還很興盛的時候,新手都會經曆3-5年的學徒期,每天都在練習寫作。老編輯們會分享各種技法,嚴格要求。
大家熟知的咪蒙、王左中右、六神磊磊也都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訓練多年。
黎貝卡是原《南方都市報》首席記者。
六神磊磊是原新華社重慶分社資深時政記者。
一條徐滬生是原《外灘畫報》總編輯。
咪蒙是原《南方都市報》深圳雜志部首席編輯。
陳鳴以前在《南方周末》通宵寫稿子,編輯早上醒來,打開郵箱,會看到裡面整整齊齊躺着12封郵件,這是他一晚上改的12個不同版本。
正是因為這樣嚴苛的訓練,鍛煉出了陳鳴專業且高效的寫作能力。他的人生仿佛開了挂一樣,别人用10年獲得的成績,他可能隻需要2年。
24歲,他是調查記者,出道兩年,就憑一篇《碘鹽緻病疑雲》,獲得南方周末年度緻敬,推動國家碘鹽政策調整,影響數億人的健康。
26歲,他關注小人物的故事,寫了一篇《父親的家譜》,被收錄進高考語文題。
27歲,他報道《差生韓寒》,因為流量過大,導緻南方周末的服務器數次崩潰。
28歲,他創辦公衆号「咋整」,用戲谑的方式解讀正經新聞,被紐約時報引用報道。
30歲,他應邀加入VC機構「峰瑞資本」,從0整理出一套完整的打法,重新定義了VC建立品牌的方法和什麼是好的标準。
2009年,從北大剛畢業兩年的陳鳴,想寫一篇深度調查報道,講甲狀腺腫高發和食鹽加碘的關聯性。
▲陳鳴在南方周末編輯部
對于一個文科生來說,不論是甲狀腺疾病還是加碘鹽,這都是十分陌生的話題。時間緊迫,如何才能高效收集素材?
“在我寫作的過程中,找素材有三個方法:找索引、找線人、找先例。”
① 找索引
索引在這裡指有很多人參與的評價體系。比如說豆瓣、知乎,網友通過他們的判斷幫你選出了适合的答案。
還有更多有價值的索引,比如說期刊論文庫。
為了寫《碘鹽緻病疑雲》這篇稿子,最初的一段時間,陳鳴幾乎天天泡在北大圖書館。
因為北大圖書館裡有幾乎世界上所有期刊論文庫的使用權限,他把所有研究碘鹽攝入量和甲狀腺腫關系的論文都找了出來。
▲北大圖書館期刊論文庫
這些論文的被引用次數,非常清晰地告訴陳鳴,哪些論文是權威的,最受學界普遍認可的。這樣一來,陳鳴雖然不是專家,但永遠有一個索引,讓他看到專家在聊什麼。
當然,每個細分領域裡面,可能都有一些更加專業的、不為人知的索引工具。
② 找線人
高曉松說過一句話:“什麼叫大數據?我做音樂這麼多年,我就是大數據,你問我音樂的事情,我門兒清。”他這句話就非常清楚地指出了線人的作用。
“線人”在這裡指的是那些在某個領域裡面呆了很久的人。你作為外人,如果想迅速獲取一個陌生領域的素材,最重要的就是找對這個引路人。
“2009年,我寫《碘鹽》那篇報道的時候,線人們也給了我巨大的幫助。”
在學術上,陳鳴找到的線人是原中國醫科大學校長在内的6名專家,他們研究這個話題已經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了。
在醫院,陳鳴找到了沿海各省三甲醫院的主治醫生,他們在手術台上給成千上萬的病人操過刀,他還找到了腫瘤病人作為線人。
雖然陳鳴自己不是專家,但這麼多的線人的信息,幫他完成了一個高度複雜話題的素材收集。
③ 找先例
找先例,就是把以前别人寫過的相關文章找出來,選出裡面最有代表性的3-5篇,總結提煉他們的觀點,直接把他們的觀點進行對比。
找先例的方法,實際上是把别人的素材變成你的素材,但是千萬不能直接抄襲。這篇文章有沒有額外增加的價值?它取決于你的對比角度,對讀者到底有沒有啟發。
當然,除了找素材,在這篇《碘鹽緻病疑雲》中,陳鳴運用了很多其他的寫作方法和技巧。
他通過做學術的方式,完成了這篇文章,促使國務院衛生部宣布下調食鹽加碘濃度,要求市面上必須提供非加碘鹽,這篇文章最後獲得了當年的南方報業年度緻敬。
一個不到24歲年輕人,剛畢業兩年就獲得了中國新聞行業的最高權威緻敬。
這個緻敬,讓陳鳴在這一行裡獲得了極大的鼓勵。
“雖然這篇在寫作上不算成熟的作品,從結果看卻是讓我最滿意的。它造福了幾億人,加上時間維度,它的影響還會一代一代延續。”
對于這個階段的陳鳴,寫作是一種對抗時代的武器,針砭時弊,是好奇心的一把槍,用槍杆子挑起了很多被社會忽略的一面。
他試圖用寫作,去改變一些社會的現實。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外部原因,熄滅了這把火。他轉頭去做商業,想要用經濟的形式,曲線實現自己的理想。
雖然環境變了,但作為傳統媒體出身的專業寫作人,寫作的思維已經根植在陳鳴的心裡。無論是在《南方周末》還是去做商業,那套寫作的邏輯,可以在任何一個職業階段發揮作用。
二、寫作是人生升級打怪的強有力武器從能力的多維度競争來看,越是不靠寫作為生的人,越需要給自己增加一份寫作能力。不信你組合一下看看:
一個厲害的程序員+會寫作
一個銷售達人+會寫作
一個優秀設計師+會寫作
一個産品運營+會寫作
一個創業者+會寫作
一個投資經理+會寫作
……
每一個相加,都是很有想象力的,這就是寫作的魅力,它可以為所有崗位賦能。好的寫作者,甚至更容易成為管理者。
管理是調動資源、實現目标的過程;寫作也是如此,隻不過千軍萬馬發生在紙上,但本質相通。
管理者要考慮實現目标的不同路徑,并且比較優劣;寫作者知道有許多種方式能表達同一件事,但效果千差萬别。
管理者要在瑣碎的日常細節中反複盯緊目标,避免道路偏移;寫作者需要謹記主題的重要性,并且切中肯綮。
管理者要計劃有步驟地調用資源;寫作者需要有層次有章法地使用字詞。
從南方周末出來之後,陳鳴去了《博客天下》,在那裡他開始帶團隊,想的是怎麼去排兵布陣,怎麼把自己的寫作方法教給團隊,怎麼給其他人賦能。
陳鳴和他的團隊把《博客天下》下面一個叫做「how to」的欄目,移植到微信裡,取名叫咋整。
每天下班,别人都走了,陳鳴則待在辦公室裡做推送。當時管事的執行主編就坐在陳鳴旁邊,也在寫他自己的公衆号。
這個主編就是張偉,他當時寫的公衆号,叫做「世相」。現在是百萬級微信大号新世相,發起過逃離北上廣、丢書大作戰、淩晨四點的北京等現象級活動。
而陳鳴的“咋整”沒有那麼文藝,他用戲谑的方式,解讀每一條時事新聞。這種新奇搞怪的方式,甚至“驚動”了美國媒體。
2014年駱家輝離任駐華大使,陳鳴的團隊做了一篇《别了,駱家輝》,用微信對話的形式,惡搞了一篇奧巴馬和駱家輝的對話。這篇文章7天内的傳播量是100多萬,轉發10萬次。
美國《紐約時報》在報道駱家輝離任時,還專門提到了這篇文章,視之為中國網民情緒的一種聲音。
陳鳴從未改變他的初衷,他其實在用一種好玩娛樂的方式,傳達了自己曾經作為專業媒體人的價值訴求。
因為内容新奇,“咋整”也從陳鳴下班後的“瞎鼓搗”,變成了公司的正式的内部創業項目,這也是陳鳴的第一次創業嘗試。
不同于别的同行,陳鳴從紙媒切換到新媒體的時候,并沒有太多的痛苦,反而是一種他樂在其中的嘗試。他不僅是專注筆下的寫作,還用更加産品化的方式做内容。
寫作思維也是他适應時代的思維,對象變了,内容也會跟着變了。
▲2014年的咋整團隊
不變的是,我們還會一直閱讀和寫作,因為我們永遠需要溝通和表達。
你以為,寫作需要一杯咖啡一張書桌,一下午苦思冥想找靈感,一定要想到新鮮的觀點才動筆。
所以常常對着電腦一坐就是一小時,過于追求詞藻和文筆,對遣詞造句吹毛求疵,每次點開空白文檔,腦子就亂成一團。
但其實,寫作不等于文學,寫作不是文山辭海,不是天雨曼陀羅,不是引經據典,也不是鋪天蓋地的排比句。
三、“一語中的、一語入心”的寫作方法論王小波說過,你隻要沒事幹,你又看過幾本書,然後身邊又有紙,又有筆,你總會去寫的。說的就是寫作的日常化與本能化。
寫作不必要過于追求辭藻和文筆,那樣反而會被束縛住。優秀的寫作,隻要達到兩個标準:一語中的和一語入心。
一語中的是指一個人使用文字的準确性。
一語入心是你充分考慮讀者,把話說到别人心坎裡去。
想做到一語中的和一語入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時間的學習和刻意練習。
1.用論斷建立文章結構
什麼是論斷?
論斷是議論 判斷,它是一個非常強有力的結論,一個十分明确的信号。
比如我們最熟悉的國歌,“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這句話就是一個論斷,非常明确,而且不含糊。它是整篇歌詞的脊梁骨。
每做出一個論斷,我們都要加以證明,才能讓自己的論斷令人信服,否則就像空中樓閣一樣。寫論斷的時候,最好給每個論斷3個支點,支點主要有以下兩種。
① 事實
包括具體的事例、概括性的事實、統計數據、親身經曆等。
拿陳鳴寫的《差生韓寒》為例。
▲2012年發表的《差生韓寒》
2012年,韓寒被網友質疑作品是找人代筆。“打假鬥士”迅速加入這場“口水戰”,接連向韓寒開火。
為了祛魅,也為了弄清楚真實的韓寒到底是草包還是天才。陳鳴選擇跑去韓寒的高中,采訪了50多個韓寒的同學、老師、好友。試圖從“成名前的視角”,看韓寒到底如何一路走來,用事實應對這場戰役。
通過這些實際的調查的訪問,陳鳴證實韓寒從高中開始,就是同齡人中的寫作佼佼者,天分和能力都是真實存在的。
② 道理
指的是那些經過實踐或者已經被實踐證明檢驗過的觀點。
舉個例子,你的朋友給出一個論斷“想得到幸福美滿的婚姻,首先要談錢”。
他可以引用三個權威的觀點或論證,證明錢是愛情和婚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比如下面三句話:
“婚姻是社會關系的一種形式。金錢是婚姻的物質基礎,沒有物質基礎的婚姻是不穩定的。”
“作家三毛說過:愛情如果不落實到穿衣、吃飯、睡覺、數錢,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會長久的。”
“俗話說,貧賤夫妻百事哀。生活沒有那麼理想,愛情的力量也沒有偉大到可以對抗物質的匮乏。”
2.視角切換,讓文章更有說服力
每個讀者,每個溝通者都期待跟一個視野寬廣的智者一起進行思考和觀察,而不是跟随一個狹隘的人繞圈圈。
老話說“文似看山不喜平”,通過多個視角的切換,能夠給你的文章帶來更多變化,給讀者帶來更多閱讀的驚喜。
以“30歲以後女人最好的年華才剛剛開始”這句話為例。
如何引入宏觀視角,你試着讀一下下面這段話:
心理學家統計的數據表明,16歲到30歲是女性抑郁症高發期,甚至高于通常人們認為心理狀态很差的更年期。
而在32歲之後,抑郁症發病概率開始逐步下降,中國的數據整體偏高,但變化曲線和全球幾乎一模一樣。
你也可以從微觀角度去描述,比如說這個人的愛人、母親、朋友,親近的同事。
她到了一個母親的年紀,看着身邊熟睡的嬰兒,她第一次體會到了一種無條件付出的愛。
第一次明白“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說的是什麼意思。
她的父親說,坐上轎子出嫁的時候,她還是個女孩,隻有到了這一刻她才成為母親。
在大家庭裡面,妯娌看她的眼光開始變得複雜,因為‘女主人’的光環形成了。收獲尊重的同時,她也擔起了更多的責任。
這些感受都像生命裡的花一層層綻放,像在杯子裡翻騰的茶葉,舒展成了一片葉子,回到當初剛剛采摘下來的樣子。
所以,如果你聊一個具體的人物事件和現象,你要有意識地切換幾次到宏觀視角,讓讀者能夠看到全景。如果你聊一個宏觀現象,要不時地切到一些具體的案例,能夠讓你的描述更具體。
3.用白描的語言,讓讀者身臨其境
在寫文章的時候,首先要思考的是,與主題相關的情境是什麼?在這個情境下痛點是什麼?
然後用最簡單的語言去描述用戶身處的這個環境,突出它的痛點,讓讀者自己看到、嗅到、聽到、摸到,代入那個場景,進而大汗淋漓。
《高效演講》一書的開頭并沒有去強調演講有多重要,而是用了白描的手法,讓你感受當你邁上演講台之前,你的緊張狀态:
你在黑暗中靜靜等待,馬上就要上台發表演講了。
你雙手冒汗,來回踱步,不時翻看手中的小卡片。你已經把這些小卡片排好了順序,但是上樓梯的時候,卡片‘嘩’的一下掉在了地上,等撿起來,順序全亂了。放第一張幻燈片的時候應該說些什麼呢?你也不記得了。
昨天晚上你已經熬了很久,花了很長時間準備。
你的領帶和衣服搭嗎?領結是不是整齊?你又上上下下檢查了一遍。早上看起來還很精緻得體的西裝,怎麼現在越來越覺得皺巴巴的,穿在身上也太緊了。
在這173個字裡面,作者沒有用任何形容詞來描繪“緊張”的感受,沒有說我好緊張、特别緊張、緊張得要死,卻一樣看得你大汗淋漓。
寫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首先,你要獲得系統的學習方法;其次,你要獲得足夠多的刻意練習。
系統的方法論 實戰訓練才能幫你真正的打牢基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