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置業未來前景?作者 | 劉瑩出品 | 焦點财經,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萬科置業未來前景?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作者 | 劉瑩
出品 | 焦點财經
九月的北京秋意漸濃,萬物斑斓而旖旎。CBRE世邦魏理仕華北區董事總經理劉煥麗就是在這樣一個特别的日子裡,與焦點财經展開了深入對話。
她告訴焦點财經,自己最近正忙着“轉型”。
一方面,經曆過深刻調整後的房地産行業正企穩恢複,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CBRE作為全球知名的商業地産服務和投資公司,也需順應市場變化,變革創新,以更好為行業賦能。自己作為CBRE的老員工,更需順應公司的發展步伐,及時調整思路和狀态,擁抱變化。
另一方面,通過科學、嚴謹的市場調研,CBRE發現了一些新的市場機遇。這些機遇用幾個詞語概括即是“靈活辦公”、“ESG”、“數字化”。這也為“轉型”提供了方向指引。
談新趨勢:靈活辦公備受青睐
劉煥麗重點提到了“靈活辦公”。她指出,疫情的爆發使得遠程或彈性辦公模式成為常态,也使人們越來越重視個人健康,以及工作和生活之間的平衡。一個更人性化、舒适化的辦公環境,能最大限度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
不止于員工,一些企業的管理思路亦因疫情的到來有所改變。他們認為,員工居家辦公并非長久之計,企業需要一個更專業、靈活的辦公空間,來保障員工工作效率、節省成本,應對充滿不确定性的市場環境,同時讓員工感受到企業的關懷。
事實上,一些企業已經将靈活辦公納入了長期發展策略之中。CBRE近期調研發現,近四成受訪辦公樓租戶,已将遠程彈性辦公納入了業務連續性發展計劃,另有約26%和39%的寫字樓租戶,計劃在全部工區或部分工區增加共享工位,42%的企業表示将繼續使用靈活工位。
現代化辦公場景下,協作與溝通的重要性更為突出,也在推動着靈活辦公的發展。CBRE調研發現,約45%受訪企業計劃增加即時溝通的協作空間,35%計劃增加可容納5人及以下的小型會議室,41%表示對可确保個人進行視頻通話的專屬空間,存在較大需求。
“結合多項詳實調研,我們判斷,未來市場對辦公空間的需求将不隻是‘增加或減少’這麼簡單,而是符合業務發展目的場景下‘WE’(協作空間)和‘ME’(個人空間)的合理配置”,劉煥麗稱。“基于此,我們建議業主從租約、空間配置、科技解決方案三個層面,應對企業房地産策略日益靈活化的趨勢”。
首先,租約靈活性。增加租賃合同中的彈性化條款,比如基于寫字樓租戶的發展階段、未來規劃、辦公空間使用目的設定不同的租期和續租條款等。另外,租戶對提前解約等權益關注度較高,業主可考慮将此類條款在執行層面的細節納入合同,以增強租戶的安全感,避免可能出現的後續租賃摩擦。
其次,空間靈活性。在共享辦公的配置方面,調研顯示,租戶出于過渡性或臨時業務目的,或樓内現有租戶待擴租面積尚未到期、或正在裝修等原因,需要進行短期的租賃活動時,在樓宇内提供共享辦公依舊是個不錯的選項。業主還可考慮提供可拎包入住的辦公單位。
此外,打造一些更小型化、模塊化的辦公空間,如即時辦公室,可移動辦公艙,移動洽談室等,滿足即時、私人的辦公需求,亦十分必要。
再次,科技靈活性。數字技術正在重塑各行各業,亦可在多個維度賦能樓宇招租。目前,越來越多業主在樓宇内預留備用的通訊線槽空間,以滿足未來升級和相應金融、大數據專屬安全的需求,這對于引入擴張需求強勁的科技企業而言至關重要。
“靈活辦公風口已至,CBRE亦已準備好了全套的解決方案為該領域賦能”,劉煥麗稱。“在當前樓宇空置率高企的背景下,寫字樓業主更需及時改變以往直接出租毛坯寫字樓的方式,轉而尋找新的經營方式。”
“靈活辦公也曾有過野蠻生長期和洗牌期,也正是由于經曆過這些,如今再度湧現于市場的‘靈活辦公’總結了更多過往的經驗教訓,會少走很多彎路,也更注重為企業提供長期的辦公解決方案。”
盡管當前各企業由于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在靈活辦公方面的投入也各有差異。但這并不會影響靈活辦公已站上“風口”的發展大趨勢。她提到,CBRE會通過打造精裝修、全服務式的辦公空間,對空置的樓宇進行全面、系統的改造。這些精細化的服務,可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樓宇價值,降低寫字樓空置率、提高出租率。
談“數字化”:精英人才也需向運營端回歸
作為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新型重要載體,“元宇宙”近期可謂火出了圈。據了解,2022年全國多地政府工作報告和産業規劃中都出現了“元宇宙”的身影,包含上海在内的多個城市更已在加速布局“元宇宙”。
在劉煥麗看來,“靈活辦公”與“元宇宙”存在一些相似之處。最典型的一個是,它們都需要依靠數字科技的力量,來為其賦能。CBRE也會在靈活辦公場景的打造中,廣泛應用數字技術,以最大化提升樓宇資産質量,提升市場、用戶感受,提升企業品牌價值,同時助力樓宇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
樓宇隻是一個的載體。CBRE更希望通過對樓宇的升級改造,将樓宇周圍的餐飲、商超等多元業态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豐富、生動的生态圈,劉煥麗稱。
數字技術的運用離不開“人”這個關鍵角色。她表示,以往,房地産行業的精英人才多集中于投資、售樓等前端部門,這在行業快速發展的時期較為适用。但當市場走向成熟之後,精英人才也需要向運營端回流。這樣才能使數字技術對行業和企業的賦能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顯而易見,數字技術可以精細化企業的運營能力,降低運營成本、提升服務質量,使企業資産切實做到保值、增值,提高企業綜合競争力,劉煥麗稱。“如果企業資産不能實現增值,那對于身處激烈市場競争中的企業而言,一定是減分項。要做到這一點,離不開人才和科技。”
與數字化轉型同樣受到關注的,還有“ESG”。何為ESG?資料顯示,ESG包含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和管治(Governance)三個維度,是衡量企業發展質量及潛力的重要非财務指标。
當前環境下,越來越多企業已意識到了ESG的重要性,并将ESG理念貫穿到了業務模式、風險管理以及決策流程之中。港交所等交易更是已出台了要求上市企業披露ESG報告的規定。ESG有望重新定義企業價值,倒逼企業增強自身責任感和使命感,越來越多的投資者也表示,更願意通過企業的ESG表現來篩選投資标的和合作夥伴。
劉煥麗指出,企業良好ESG表現的獲得,既需要上層建築層面的重視,又需要切實行動,這需要一些時間。CBRE作為在ESG領域成績卓著的企業,可為各行業企業切實賦能。她強調,“企業的‘ESG’建設,不能‘為了做而做’,亦或抱有‘完成任務’的心态,而需要切切實實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談行業與職場:擁抱變化,着眼未來
入行23年,劉煥麗可謂既見證了中國商業地産快速發展的黃金期,又經曆了行業野蠻生長後嚴苛、殘酷的洗牌期。
談及當下市場環境,她坦誠,“困難的确存在”。但困難隻是暫時的,也是具有周期性的。任何行業的發展都會經曆坎坷和挑戰,如何在困境中更好積累、沉澱,以在市場恢複和日趨向好之時厚積薄發,才是每個企業和從業者的重心所在。迷茫是可以有的,但迷茫不能一直存在,每個從業者都要多着眼未來。
焦點财經注意到,2022年,不僅是劉煥麗入行23周年的特殊日子,還是其加盟CBRE的第20個年頭。這20年間,她曾多次在公司業務塑造和發展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以紮實的專業能力促成了華北區多宗最複雜、且最具代表性的交易,她自己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成長為了一名經驗豐富的導師和領導者。2018年9月,劉煥麗被正式任命為世邦魏理仕華北區董事總經理,開啟了事業的新篇章。
站在入職20周年的日子總結過往,她首先表達了對CBRE的感謝。“感謝CBRE提供的優秀平台”,她表示。“CBRE一直強調‘人才才是公司最大的資産’,基于這樣的企業文化,CBRE對每位新入職員工都準備了相當系統、科學的培訓,這也對新人時期的我産生了重要影響。”
“除了人才,‘透明度’和‘協同合作’也是CBRE多年來一直強調的關鍵詞”,劉煥麗稱。“當下的市場早已過了依靠單個精英單打獨鬥的時代,要想在其中勝出,隻能打‘組合拳’、團隊作戰。這也是我在新人培訓時就接受到的理念,并一直受益至今。對‘透明度’的重視,則賦予了每位員工對公司事宜發表看法的意識和底氣,這使得管理者與員工之間始終是一種平等的存在,亦加強了相互之間的信任感。”
“信任是管理的土壤,可以衍生出很多東西。隻有團隊成員之間、員工與管理者之間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形成合力,才能更好推動團隊乃至公司更好發展。劉煥麗稱。
她認為,職場人要能上能下,既要能“陽春白雪”,又要能做“下裡巴人”。身處不同職業階段的職場人,也要即時調整自己的狀态和心态,以獲得更快、更好的成長。職場新人需“學會做加法”,不要過分計較苦和累,要大智若愚,腳踏實地做事情。而中層管理者則要更睿智,“得意的時候把頭低一低,失意的時候則要把頭擡一擡”。
對于高級職業經理人,劉煥麗謙虛的認為,自己并不具備寄語和點評的資格。在焦點财經的再三追問下,她終于說出了“時刻擁抱變化,學會做減法”的十一字箴言,希望與各行業的高級職業經理人共勉。
“做減法”換一個說法就是“抓大放小”,她表示,這也是管理者的一個必備技能。管理不可能做到事必躬親,需要有極強的識人能力和嚴格選人标準,切實選拔到優秀和富有責任感的員工,推進具體事務的落地執行。同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不論是管理者還是員工,都需要有不可觸碰的規則和紅線。
管理者還需在“名”和“利”之間做好平衡,劉煥麗稱。于她自己而言,當“名”和“利”發生沖突,她一定會選擇前者。“因‘利’損了‘名’,要花很多力氣和很長時間去修補,甚至可能永遠不會修複。舍‘利’求‘名’雖損失一點眼前利益,但長遠來看,更有利于個人發展,名聲在外後,‘利’也會随之而來”。
本文源自焦點财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