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殷商青銅器有哪些紋飾圖案

殷商青銅器有哪些紋飾圖案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8 07:14:16

劉源,1973年生,曆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先秦史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殷周甲骨文、金文與先秦史。代表著作為《商周祭祖禮研究》《甲骨學殷商史研究》,發表《殷墟甲骨蔔辭與〈左傳〉中“子某”之對比研究》等學術論文50餘篇。

殷商青銅器有哪些紋飾圖案(研究殷周金文需注意的青銅器分類問題)1

金文是殷周古文字的一種類型,因其載體是青銅器而得名,正如甲骨文也是殷周古文字的一種類型,因其載體主要是牛胛骨、龜腹甲和龜背甲而得名。我們學習與研究金文,需要熟悉殷周青銅器的類型、紋飾等相關知識,唯有如此,方能較準确地判斷金文的時代及其撰述之目的。而且,學者給金文(青銅器)所命之名,其中就包含有青銅器的器類,如毛公鼎、利簋、錄卣、令彜、師永盂、裘衛盉、散氏盤等。如果不識或誤認銅器類型,就不能很好地了解和利用金文。容庚《商周彜器通考》、林巳奈夫《殷周青銅器綜覽》、朱鳳瀚《中國青銅器綜論》等專著,已系統論述殷周青銅器的類型、紋飾、功用、斷代等相關專題;張懋镕主編《中國古代青銅器整理與研究》叢書還通過一系列專著,詳細論述各個器類的發展演變。這些著作卷帙浩繁,論述細緻深入,是研究殷周青銅器分類的必備參考書。2020歲杪,李零發表的《商周銅禮器分類的再認識》一文(《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20年第11期),是此專題的新作,進一步探讨“爵”的形制、功用等問題,說明這方面的研究在持續進展。筆者拜讀前人成果,參以己見,撰此小文,扼要讨論殷周青銅器分類的一些關鍵問題,希望能促進金文斷代工作及相關禮制研究的進展。

需要說明的是,殷周青銅器,按其在禮儀和人類活動中的使用方式,大緻可分為酒器、食器、水器、樂器、兵器等幾大類。此外,還有車馬器等雜類,因與金文關系不大,本文暫不詳述。無論是殷王朝,還是周王朝的青銅器,都包含上述幾大類型。但殷周王朝在其政治、禮儀等文化制度中,對不同器類各有側重,如殷代酒器特别發達;而且各大類中的具體器物也有差别,如周代酒器的代表器物是壺。下文之論述,也着眼于殷周文化之特性及其繼承與演進。

殷式酒器和周式酒器

青銅酒器與殷文明有着密切關系。李學勤《青銅器入門》曾總結說,殷代是中國青銅器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殷王朝高超的青銅鑄造工藝,也突出反映在酒器種類的豐富多彩方面。殷代青銅酒器的主要種類有觚、爵、角、斝、尊、卣、彜、觯、觥、壺,學習、利用金文必須對此有所了解,近年古文字與考古學者提出給個别器類改名,成為研究熱點,其讨論也集中于酒器。

觚、爵在殷人墓葬中往往成套發現,成為考古學者判斷殷墓等級的一個重要标準,套數越多,墓主身份越高。觚是一種侈口細腰銅器,有喇叭形口和圈足。殷代也有方觚,其口與足就是方形而非圓形。殷周青銅器中其他種類,也基本兼有方圓兩種造型,如圓形鼎與方形鼎、圓壺與方壺,并不限于觚。李濟曾專門研究過殷墟出土的方形器與圓形器,認為方器制作難度大,紋飾繁多,比圓器等級要高,這些觀點在學界影響很大。但随着材料積累與豐富,我們認識到,禮器中的圓方之别并非在于紋飾、等級方面,需要結合具體材料,再做研究。學界對觚之功用,近年有了新的認識:王占奎、嚴志斌等學者指出,觚常與所謂“柄形器”一起使用,很可能是文獻中記載的祼禮所用禮器。爵與觚一樣,也是殷式酒器的代表器物,其特點是:擁有卵形圓底器身和三個較長的尖足;器身一側有“鋬”,即半環形把手;爵的口沿向兩邊伸出,一邊是“流”,即倒酒的開口,其截面為半圓形,另一邊收尖,稱為“尾”,在口沿上還有兩個“戴帽”立柱,位置在流和尾之間。爵亦有少量方形器身和四足的,但其口沿和立柱結構與圓爵差不多。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爵有獸首形蓋,如殷墟出土之寝魚爵,其蓋與觥蓋類似,亦有助于認識觥之形制。但保存至今的爵,大多失蓋。

與爵關系密切的酒器,是角和斝。角和爵的造型非常相似,唯一區别是角的口沿兩邊都是尖尾,且沒有立柱。角沒有開口較大的流,其蓋也不做成獸首形裝飾,造型簡單,帶有一鈕方便提起。斝的造型也與爵相近,但其口沿呈圓形,且體積比爵、角都大。斝和爵一樣,口沿上也有兩個立柱,斝沒有大開口的流,故其蓋基本為帶鈕的平蓋,不作獸首形裝飾。爵、斝口沿上的立柱,其功能不詳,可能和固定其蓋有關,李零新作也有類似看法,即懷疑爵、斝雙柱與器蓋配套使用。斝與爵的區别,除其體形較大以外,還有一點比較重要,即有的斝是袋足,與鬲足相近,便于溫酒。與爵一樣,斝也有方形的,還較為常見,稱為“方斝”,其口沿呈方形,并有四足。

尊也是殷式酒器的典型器類,器身呈筒形,有大侈口與圈足,像是加大加粗版的觚。尊和觚一樣,無蓋,無鋬,無流,需要用鬥或勺挹取其中酒液,而不能像爵那樣倒酒。尊也有器身、口、足都呈方形的,如大家都很熟悉的四羊方尊、亞醜方尊等,學者多沿用李濟說,主張方形尊屬于身份較高的貴族。卣是經常與尊一起使用的酒器,李學勤《中國青銅器概說》指出,尊卣或尊彜組合是尊貴的酒器。卣的最大特點,是器身上靠近口沿處有一個半環形提梁。卣一般是圓形器身,斂口有蓋,帶有圈足的;此外也有方形斂口的卣,其足則呈方形。卣還有少數是直筒形、壺形的,但其特征都是帶有提梁。觯的器形與尊近似,其特點是器身直徑更大,口沿則較收斂,顯得“大腹便便”。觯口小,可以加蓋,這也是其與尊不同之處。彜,也稱方彜,多呈方形,有斜屋頂形的蓋,整體造型就像宮室,很有特色。個别彜也有提梁,如近出的義方彜,與義尊同出,就帶有提梁,嚴格來說也應稱為義卣。李零新作也指出,方彜加提梁,類似“提梁卣”。殷代也有整體為鳥獸形的帶蓋酒器,學者一般也稱為尊,如鸮尊、象尊、犧尊等,但其裝飾性較強,與一般筒形尊是不同的。

殷商青銅器有哪些紋飾圖案(研究殷周金文需注意的青銅器分類問題)2

觥是一種較奇特的酒器,兼具爵的大開口流、獸首形蓋和器身一側的鋬,與尊的器身,像是介于爵類器與尊類器之間的類型,體積适中,同時也兼具二者的功能,即像尊一樣儲酒量大,同時像爵一樣有流有鋬,方便倒酒。尊有方尊,觥亦有器身為方形的,方觥的足亦轉變為方形,不作圈足之形。少數觥,有四尖足,類似方爵。也有個别觥,整體造型為獸形,如婦好墓出土的犧觥,其四足就作獸足之形。總之,觥的主要特點是有開口流、半環形鋬、獸首形蓋,器身主要呈圓形,少數為方形。

壺是殷周王朝一直使用的酒器。壺的特點是,口小有蓋,頸部較細長,腹部較大,有圈足。與其他酒器相比,壺的造型易于儲酒,酒液不易揮發。殷式壺一般無耳,西周、春秋青銅壺多裝飾銜環獸首耳,或獸形耳,但其耳基本也是裝飾作用。壺出現較早,在殷代并非主流酒器,西周中期以後基本廢除殷式酒器,隻保留了壺,從這個角度看,壺是西周酒器的代表器種。壺易儲藏酒液,而非用于經常飲酒之器,與西周禁酒制度相适應。

殷王朝酒器種類豐富,成為殷文明的主要特征之一。西周王朝建立後,在其早期沿用殷代政治、禮儀制度,同時懷柔、任用臣服周王朝的殷遺貴族,全盤接受與繼承殷文化,全套殷式酒器因此得以保留使用,無論是殷遺貴族,還是以姬姓為核心的周人貴族,都繼續鑄造使用酒器。這就是所謂“周承殷制”。西周中期以後,特别是穆王以後,在禮制變革的大環境下,殷式酒器基本式微,包括上述的觚、爵、角、斝、尊、卣、觯、彜、觥等器,均廢止不用,唯一保留的酒器就是可以長期儲酒的壺,可見西周中晚期形成的禮樂文明,與殷文明有很大不同,即大大減少了燕飨祭祀等禮儀場合中,酒器的使用。西周早期繼承殷制,與穆王之後的禮制變革,均說明殷式酒器流行與使用的年代下限,在西周穆王之世。我們明白了這一點,就掌握了一個判斷金文時代的工具,即殷式酒器上的銘文,一般不會晚到西周穆王以後。

殷商青銅器有哪些紋飾圖案(研究殷周金文需注意的青銅器分類問題)3

需要說明的是,殷代青銅器,其自名通稱為“彜”“尊彜”,是普遍現象,酒器亦概莫能外,其銘文中也不見專名,故上述觚爵等器名,都是宋代以來,學者所命名,學界約定俗成而已。這些命名,有的得到殷周古文字的印證,如“爵”字正像三足兩柱有流之形,“卣”字正像圓腹有提梁之形。近年,有學者據西周晚期伯公父勺器銘“作金爵”一例材料,主張爵應是伯公父勺這類有柄圓口圈足之器,而三足兩柱有流器要改稱為觞,此說以少數晚期材料立論,忽視了殷代及西周早期酒器通稱為彜的現象,尚待讨論。另外,也有學者據近出内史亳觚自名為“同”一則材料,主張觚應稱為同,也是未注意到殷式酒器通稱為彜的事實,内史亳觚銘中的“同”,實為彜之義符,其他殷式酒器銘文中的“彜”字,就有從“同”之例,故觚之舊稱,仍可沿用。殷周酒器中,唯一在自名中有專稱的是壺。上面已談到,西周中期廢棄殷式酒器後,隻保留了壺,改制後銅器自名不再用通稱“彜”,而改為各器專稱,這才是壺有其專稱的根本原因。

食器

殷周青銅食器主要有鼎、鬲、甗、簋、盨、簠,其中盨、簠在西周中期以後才出現。鼎是殷周青銅器中,廣為人知的種類。鼎起源甚早,殷代已有圓鼎、方鼎。圓鼎三足兩耳,方鼎則有四足,武丁時代所作的著名的司母戊鼎即為一大方鼎,是目前所知體積最大的殷周青銅器。殷墟西北岡M1004号大墓出土之牛鼎、鹿鼎,也均為大方鼎,當是烹煮牛、鹿所用器物。殷代圓鼎之典型,可舉殷墟後岡出土戍嗣子鼎。殷末與周初,方鼎形體則普遍較小,如近出坂方鼎、子方鼎(榮仲方鼎)都不大,西周中期以後方鼎已很少,故在金文斷代工作中,方鼎也是一個參考标準。西周時代形體較大的是圓鼎,如大盂鼎、毛公鼎均是圓鼎。我們今天常說的“三足鼎立”,就是取自圓鼎形制。殷代之鼎自名也是通稱為“彜”,極少有專稱,僅後岡所出的戍嗣子鼎銘有之,自名卻不是“鼎”,其字從“匕”從“束”從“鼎”從“火”,正像鼎下生火烹煮之形。西周中期改制以後,鼎之自名逐漸普遍,西周晚期還出現列鼎現象,如寶雞眉縣楊家村窖藏出土之逨鼎大小共12件。鬲也是烹煮器,但形制普遍較小,其足為中空的袋形,這是鬲與鼎區别的主要特征。袋足容易導熱,有利于快速煮熟食物。鼎、鬲功能接近,其自名出現專稱後,也有相互混淆的情況,即有的鬲自名為鼎,個别鼎自名為鬲,前一種情況較多,而後者材料很少。一些鼎鬲有蓋,基本是帶鈕的平蓋。甗是蒸食物的器物,其下是鬲,其上是甑。甑是直腹敞口器物,下部有孔,可使水蒸氣上升,做熟食物。甗在殷代就已出現,其自名也是通稱的“彜”;直到西周早期,甗仍大多稱“彜”“尊彜”,隻有極少數有專名“獻”(即甗);西周中期改制後,“獻”之自名,逐漸普遍使用。

簋與鼎不同,是盛食器,也是殷周青銅器中常見器類。典型的殷式簋為圓形圈足,口沿稍微外侈,器壁較直,腹微鼓,有兩耳,多不見器蓋。此種形制對西周早期青銅簋影響很大。另一種殷式簋,腹較深,無耳,在西周已基本不見。西周早期有一種方座簋,如著名的利簋、天亡簋,其外觀莊重,器身整體擡升,屬于精心鑄造的禮器。從殷周文化連續的角度看,方座簋也是繼承了殷代形制,并非西周所創造。天亡簋有四耳,其造型更為繁複。至西周中期,簋形制有明顯變化,即口沿内斂,腹部外鼓,大多有蓋,沒有方座,圈足下或有三短足。西周晚期簋,最知名的是厲王自作的胡簋,器體很大,号稱簋王,下有方座,兩耳造型誇張,有複古傾向。殷代與西周早期,簋自名基本也是“彜”“尊彜”,西周中期始基本自名為“簋”,其字從“皀”從“殳”。列簋制度,與列鼎一樣,在西周早期繼承殷制的大環境下,尚未形成,主要出現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時期。

盨是西周中期偏晚,從簋發展變化而來的器種,流行于西周晚期,其特點是器身為圓角方形,一般有蓋。盨之自名,即其本字,從“須”從“皿”,或從“金”,或從“米”,其中“須”為音符,“皿”“金”“米”均為義符。因其來源于簋,有的盨也自名為簋。簠為方形器,側視為倒梯形,口沿為長方矩形,其蓋與器身的形狀相近,側視為正梯形。簠流行于西周晚期與春秋時代,也是簋的一種變體,然有學者指出周初即已有簠。簠之自名為匚(讀音為方),其所從音符多為古,亦有故、

殷商青銅器有哪些紋飾圖案(研究殷周金文需注意的青銅器分類問題)4

(胡),其所從義符有金,字形變化較多。盨、簠和簋一樣,是盛食器,然其出現較晚,未經曆銅器普遍自名為彜的時代,故自名皆為專稱。

水器

殷周水器主要有盉、盤、匜、盂。盉是殷代、西周時期常見水器,其特點是器身上有一長管狀流,及一半環形鋬, 可以倒水供盥洗之用。盉之主要形制有二:一是球形器身,或稱罐狀,下有三足,頸較長,有蓋;另一類是鬲形器身,有三至四個足,足根均為袋狀,也都有蓋。還有少數盉器身為扁壺形,側視為圓形,有鳥形蓋。此外,殷代還有一種封頂盉,管狀流置于拱起的頂蓋上,其器身為鬲形,有三至四足,典型器如殷墟M1001大墓出土的左、中、右盉。殷代與西周早期,盉的自名也基本為“彜”“尊彜”,至西周中期則多用其專稱“盉”,其字從聲符禾,與義符皿。西周晚期,倒水器發生較大變化,管狀流改為大開口流,器身也拉長,這樣盉就轉變為匜,并沿用至春秋時代。匜基本是四足,也有蓋,但保存至今的匜多失蓋。匜出現較晚,其自名就不用通稱“彜”,而用其專稱,都是用“它”字假借為“匜”的。

盤是與盉配套使用的水器,即承接水流的器物,其紋飾也多為龍、蛇、龜、魚等水生動物。殷周之盤,其器形基本較矮,腹淺,俯視為圓形,圈足無蓋,有兩耳。盤之自名,從殷代以來,即為“般”,此字從“舟”從“攴”,有搬動之義,亦常增加義符“皿”而作“盤”。考古發掘過程中,盤與盉、盤與匜經常一起出土,即盉、匜置于盤中。

殷商青銅器有哪些紋飾圖案(研究殷周金文需注意的青銅器分類問題)5

盂是一種深腹形器,口沿微侈,壁較直,有圈足、兩耳,個别器為三小足。盂一般被認為水器,然也有自稱“飯盂”者。盂之自名,自殷代以降,皆為“盂”,其字從“皿”,“于”聲,而不稱“彜”。這是異于酒器、食器和盉的。近年,山西翼城大河口村霸伯墓地出土霸伯盂,銘文長達116字,詳細記述了西周貴族社會的賓禮,是十分珍貴的曆史文物。

樂器與兵器

殷代青銅樂器,铙是典型器種。铙與鐘形近,但其放置方式是甬部在下,開口向上,故其縱截面呈倒梯形。铙基本未見自名,銘文也很簡短,隻有族徽。西周青銅樂器的代表是鐘,鐘在西周中期即已流行,至西周晚期出現編鐘,如晉侯墓地所出的晉侯蘇鐘,貴族社會“鐘鳴鼎食”之氣象由是形成,至春秋戰國時代,編鐘已成為貴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鐘銘一般鑄造或契刻在鐘體的钲部上,會避開紋飾之篆、突起鐘枚,此外也常見于鐘口兩側的鼓部,少數見于甬部。學習和研究金文,須熟悉鐘的各部位的名稱,至少要知道甬、钲、鼓。鐘的自名皆為“鐘”,即從金童聲,其中的童部大多又是加注東這個聲符。鎛主要使用于春秋戰國時代,其形制與鐘相比,鎛口齊平,橫截面為橢圓形,不像鐘口沿中部有向上收的弧度。鎛之自名皆為“鎛”,即從“金”,“尃”聲。鐘鎛是周代禮樂文明的重要代表,其銘文往往銘記功勳,稱頌祖先,祈求福祿,可尋求當時很多強宗大族的史迹。

戈是先秦時代兵器的典型種類,其使用上溯殷代,下迄戰國,曆史悠久,保存至今的文物數量甚多,約1500件。戈前部為鋒刃,後部為内,下刃後部向下延長的部分為胡,戈中部孔洞為穿,方便系繩将戈固定于柲部。殷代、西周的戈銘主要鑄于内部,基本為族徽、人名之類的短銘。春秋時代戈銘鑄于胡上者居多,内容也基本是記錄作器者人名和身份。戰國戈銘刻于内部者居多,内容則以“物勒工名”為主,記錄監造者、工師、冶(工匠)三級人物之名。

殷周青銅器的社會功用

以上概述殷周主要青銅器的種類、特點及其自名,希望能為金文學習與研究者提供一些便利。需要說明的是,學界長期以來将青銅器分為酒器、食器、水器、樂器、兵器等大類,隻是出于學術整理與研究之目的,結合學者既有之認識,據其器物使用方式,提出的一種分類體系,嚴格說隻是考古學或青銅器學的學科概念。我們如要說明殷周青銅器的社會功用,則要結合其銘文,與其自名,以古人之視角,來作客觀之分析,現略述一二如下。

殷代之銅器,不分酒器、食器、水器,均自述為祖先制作“彜”“尊彜”,且銘記祖先日名、家族氏名(族徽),故其社會功用,皆為祭祀祖、妣、父、母、兄等祖先。殷器之制作與鑄銘,着眼禮器之整體,而非一器一物之個體,故通稱為“彜”,基本不用其專稱。西周早期,周王朝沿用殷制,作器鑄銘,也是不論酒器、食器、水器,均稱為祖先制作彜、尊彜,且與殷代相比,更頻繁使用“寶尊彜”,故此一時期,銅器之社會功用也基本是祭祀祖先。當然,西周早期也有少數銅器,使用其專稱之例,說明所謂周承殷制的現象,也非鐵闆一塊,時移世易,禮制也出現微小變化,隻是未撼動主流文化。

殷商青銅器有哪些紋飾圖案(研究殷周金文需注意的青銅器分類問題)6

西周中期以降,特别是穆王以後,周王朝在禮制文化上有重大變革,摒棄殷制,樹立所謂“禮樂文明”之周禮,其在政治制度上之巨變,即廢殷以來之賜貝制度,而推行冊命制度。關于殷代賜貝制度,及其在西周早期的沿用,可參見拙文《論殷金文的特征體系》(《故宮博物院院刊》2020年第11期),此問題容再撰文詳論。西周改制,反映在祭祀等禮制上,最明顯的變化,如上文所述,是不再使用殷式酒器,如觚、爵、角、斝、尊、觯、卣、彜、觥,僅保留能長期儲酒的壺;與此相應,作器鑄銘也不再使用祭器之通稱“彜”“尊彜”“寶尊彜”,而改用其鼎、簋、盉、盤、壺等專稱作為銅器自名,反映對器物個體的重視,器銘上“萬年子孫永寶用”“用祈湏壽”等嘏辭,也流露出對家族綿延的現實關懷,這一點在西周晚期金文嘏辭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即希望祖先能降以福祿、純佑、永命(長命),期冀平安長壽,得到天子長期重用。一言以蔽之,西周中晚期器銘所記其社會功用,也基本是為祖先、宗廟制作祭器,少數提到用于燕飨朋友、同僚、賓客及出入王命的使人,說明在祖先崇拜氛圍濃厚的西周時代,禮器現實燕飨的政治功能也是存在的。

西周晚期至春秋時代,周王朝内外服貴族,為加強其政治勢力,擴大其生存空間,積極加強政治聯姻,反映在禮器及器銘上,即媵器數量有較大幅度增加,在春秋之世成為時代潮流。春秋時代是殷周貴族宗法社會之尾聲,貴族作器鑄銘之目的,已不局限于傳統的祀祖、敬宗、合族觀念,也考慮到其現實的政治、生存需求,除祭祀以外,也用于燕飨、聯姻。此外,在鐘鳴鼎食的春秋時代,銅器已漸從禮器向用器轉化,如銘文提到“用征用行”,就是用作行器,而兵器則更明顯是一種實用器了。

戰國時代七雄并立,任用官僚,實行編戶齊民的統治方式,青銅器從宗廟重器轉為日常用器的趨勢,日益顯著。以鼎為例,器銘往往是标記其使用之處所(宮、府、庫、廚),及其容積。兵器則刻其監造者、工師、冶(工匠)三級人名,屬于物勒工名的性質。至此,西周禮樂文明也終于轉向競于氣力的耕戰時代。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先秦史研究室主任)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劉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