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陸遊将夜初曉出籬門有感

陸遊将夜初曉出籬門有感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23 03:07:06

陸遊是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遊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因堅持抗金,他屢遭主和派排斥。

陸遊一生筆耕不辍,詩詞文賦具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郁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不僅如此,陸遊很重視對子女進行教育,除了那首愛國詩《示兒》之外,他還諄諄教誨兒子要認真讀書,并且凡事都要親曆親為身體力行,比如下面這首《冬夜讀書示子聿》

陸遊将夜初曉出籬門有感(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1

陸遊

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這首詩是陸遊于1199年寫給小兒子陸聿的。此時陸遊74歲,兒子陸聿21歲,正值“少壯”。詩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書房,樂此不疲地啃讀詩書。窗外,北風呼嘯,冷氣逼人,詩人在靜寂的夜裡,抑制不住心頭奔騰踴躍的情感,寫下了這首哲理詩并滿懷深情地送給了兒子。

陸遊将夜初曉出籬門有感(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2

陸遊寫給兒子的詩

直譯:

古人學習知識是不遺餘力的,終身為之奮鬥,往往是年輕時開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薄的,未能理解知識的真谛,要真正理解書中的深刻道理,必須親身去實踐,方能學有所成。

賞析:

詩的前兩句陸遊贊揚了古人刻苦學習的精神以及做學問的艱難。說明隻有少年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竭盡全力地打好紮實基礎,将來才能成就一番事業。詩人從古人做學問入手娓娓道來,其中“無遺力”三個字,形容古人做學問勤奮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動又形象。詩人語重心長地告誡兒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時光奮力拼搏,莫讓青春年華付諸東流。

陸遊将夜初曉出籬門有感(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3

陸遊教育孩子

詩的後兩句,強調了做學問的功夫要下在哪裡的重要性。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學知識,固然很重要,但僅此還不夠,因為那隻是書本知識,書本知識是前人實踐經驗的總結,但卻不能紙上談兵,而要“親身躬行”。隻有經過親身實踐,才能把書本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實際本領。一個既有書本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的人,才是真正有學問的人。

陸遊這些通過親身經曆得來的經驗,是十分重要的。陸遊對兒子的教誨,至今對我們還是很有啟發和教益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