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教育智慧:生有涯,知無涯
《論語》感悟(一五八)
文/王營
原文:8.5 曾子曰:“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于斯矣。”
譯文:8.5曾子說:“有才能卻向才能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知識多卻向比自己知識少的人請教,有學問卻像沒有一樣;内心很充實卻好像很空虛;被人侵犯不計較,從前我的朋友就是這樣做的。”
感悟:這段話是曾子對顔回的評價。曾子說,顔回身上具備五種優秀品質:一是“以能問于不能”,自己才高八鬥,但遇到問題常常向才能不如自己的人請教;二是“以多問于寡”,自己學富五車,但經常向比自己知識少的人請教;三是“有若無”,明明很有學問,看上去卻像什麼都不懂的樣子;四是“實若虛”,内心很充實,卻能做到虛懷若谷;五是“犯而不較”,别人冒犯了他,他一點也不計較,有容人之量。
顔回的五種優秀品質,筆者認為是一個人做學問的最高境界,也是為師者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孟子曾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一個人無論多麼有才能,多麼有學問,也不可能樣樣精通,窮盡人世間所有的知識。做教師的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如果讓語文老師去教美術,他一定不如專業的美術老師做得好;如果體育老師在教學中遇到相應的數學知識,他也要向數學老師求教。
所以說,一個人無論是做學問,還是當老師,最好能像顔回一樣,遇到問題多向别人請教,這樣做可以從别人身上學到更多知識和技能,從而不斷超越自己,真正做到在處理問題時高人一籌。
做學問是這樣,做人也是如此。顔回的高明之處還表現在他為人謙虛,從不誇耀自己,明明很有學問,看上去卻像什麼都不懂的樣子。很多人都做不到這一點,學問和地位一旦比周圍人高,就擺起臭架子,一有機會便自吹自擂,生怕别人不知道,容不得别人發表一點相反的意見,高高在上,唯我獨尊。
筆者時常有這樣的體會,外出辦事,越是基層衙門的人,臉越難看,事越難辦,脾氣也大,很難與他們進行必要的溝通;相反,到上級業務部門辦事,層次越高,事情也相對好辦一些,尤其是那些高級知識分子,他們往往待人和藹可親,态度真誠,很容易與他們溝通。俗話說:“一瓶子不滿,半瓶子逛蕩”,真正有學問的人,就應當像顔回那樣,是滿滿的一瓶子水,清澈沉靜;沒有多少學問的人,是半瓶子水,一有點兒風吹草動,便會蕩來蕩去。
更為可貴的是,顔回虛懷若谷,别人冒犯了他,他也不計較。在我們生活的空間裡,每時每刻都有可能與他人發生矛盾,要麼是别人冒犯你,要麼是你冒犯别人。尤其是當老師的,我們幾乎每天都為學生操心,學生冒犯教師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如果我們生真氣、動真格,把冒犯自己的學生視作仇人,那我們就沒有資格當老師。因為學生畢竟是未成年人,說錯話、辦錯事,乃至冒犯了老師,往往都是無意的,教師應當把學生的這些錯誤當作教育的資源,對學生進行耐心的說服教育,進而轉化他們,而不是把他們當作仇人。
以能問于不能,必然會提高自己的才幹;以多問于寡,必然會豐富自己的知識;有若無,實若虛,必然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犯而不較,必然是赢得他人的尊重,這是為學之道,也是為人之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