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可以說是最健康的飲料之一。中國自古就有“以茶治病”的曆史,古代民間采用老茶治療糖尿病、痢疾、傷風等的記載甚多,現代醫學認為:茶中含有的多酚類、茶多糖類、茶皂素類、氨基酸生物堿類和無機元素都對人體具有保健功能。茶有消暑止渴、提神、消除疲勞、抗菌的功效,還可以預防多種疾病。
但過度飲茶,比如每日飲茶量太大,隻喝茶不喝水,長期喝濃茶是會對身體健康産生一定副作用的,你知道嗎?
刺激腸胃
茶中含有的咖啡堿和茶多酚,有促進胃液分泌的作用,胃最怕的是堿性過重的食物,一旦堿注入,胃酸功能自然降低,對人體的消化、吸收都是損壞性打擊。所以過量攝入咖啡堿,會給胃增加負擔。
妨礙鈣的吸收
茶葉中的咖啡堿,有遏制鈣在消化道中的吸收和增加尿中鈣的排出作用。此外,茶葉中含有較多的咖啡因,而咖啡因有利尿作用,能促使尿鈣過度排洩,導緻負鈣平衡,造成鈣流失。雖然飲茶對鈣吸收的影響很小,但處在生長期的小孩盡量少飲茶,畢竟需要補鈣長個頭嘛。
造成貧血
人體血液中紅細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紅蛋白,鐵元素是合成血紅蛋白的主要原料之一。如果過量飲茶,茶葉中的鞣酸與食物中鐵元素結合,将會嚴重影響人體對鐵元素的吸收。當人體内貯備的鐵元素缺乏時,血紅蛋白的合成就缺乏原料,産量自然越來越少,患者就慢慢表現為缺鐵性貧血。尤其是在吃飯後馬上飲濃茶影響更大,同理,處于生理期的女性會消耗一定的鐵質,在鞣酸的作用下會容易導緻腸道中的鐵質或鐵結石沉澱。
造成腎髒負擔
我們都知道茶能補腎,但物極必反,錯誤的喝茶方式不但不能補腎,反而對腎造成一定的傷害。
茶葉中富含草酸,常喝濃茶可導緻高草酸尿,在尿路中易形成草酸鈣結石,從而引起腎結石。其次,喝過濃的茶,會使腎髒排尿頻繁,而加重腎的負擔從而傷腎。所以,日常喝茶還是淡茶為好。
增加心髒負擔
茶能降低膽固醇的濃度,減輕動脈硬化程度,增強毛細血管壁的彈性,其實是防治冠心病的極好飲料。但是由于冠心病病人的心血管已經發生障礙,所以喝茶時還是有一些注意事項要牢記的。
因茶中的咖啡堿、茶堿都是興奮劑,能增強心髒的機能,大量喝濃茶會使心跳加快,往往會導緻其發病或加重病情,因此這類人隻能喝一些淡茶。
科學飲茶
那麼,一天喝多少茶比較好呢?
根據人體對茶葉中保健成分和營養成分的合理需求,并考慮人體對水分的需求,浙江大學茶學系屠幼英教授的建議是(《茶與健康》,屠幼英主編,2011年):成人的飲茶量,通常以每天泡飲幹茶5-15克為宜。泡這些茶的總體用水量可控制在400-1500毫升。不過除了飲茶,我們每天還是應該補充一定量的純淨水。
總而言之不管什麼,過量了都不是好事,茶也是。但我們也不必過分恐懼茶葉的負面效應,隻要用科學的方式飲茶,自然能最有效地發揮茶對人體的益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