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禦新型冠狀病毒,「手衛生」到底有沒有用?該怎樣做才是正确的預防?有哪些新的講究?醫護人員應如何做好「手衛生」?有哪些特殊要求?帶着這些疑問,我們采訪了中日友好醫院的「手衛生形象大使」、該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王一民醫生。
王一民醫生告訴我們,「手衛生」是抵禦此次武漢暴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的重要方面之一。病菌會通過手的傳播間接地感染人體,比如:用附着病菌的手抹眼睛,會出現眼部感染;用附着病菌的手觸碰了别的物體,導緻病菌在空氣中飛舞,再通過呼吸道吸入,最終使人體感染。手上附着的病菌并不會直接導緻人體感染,而是手作為傳播媒介,間接地使人體受到感染。雖然不能完全依靠做好「手衛生」抵禦病毒,但「手衛生」可降低一定幾率的感染風險,包括可減少通過接觸帶來的病毒傳播。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暴發正值春節前後,加之又是流感高發季節,建議盡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地區,如果到人群密集地區或者進行戶外活動,建議準備大于75%酒精成分的消毒濕巾或『手消液』,對殺菌消毒有一定的作用,避免病毒的『接觸性傳播』。」
王一民醫生告訴我們,新型冠狀病毒除了飛沫傳播之外,也可以通過接觸進行傳播。比如:有疑似病人可能去過醫院等地,與「氣溶膠」接觸有關系,醫護人員如果沒有做好防護措施,容易被感染。醫護人員更需要做好「手衛生」,可有效降低這種傳播方式的幾率,預防感染。
「氣溶膠」接觸是指哪些方面的接觸呢?
王一民醫生告訴我們,咳嗽、打噴嚏産生的飛沫可能都會存在一些液體的成分,而「氣溶膠」更像是這種液體成分蒸發了之後形成幹的小顆粒狀的物質。舉例說明:在醫院環境,醫護人員會給患者做很多操作,如氣管插管、吸痰、氣管鏡等,患者的分泌物在空氣當中蒸發之後會形成小顆粒,落在物體的表面。這時假如人體接觸到之後就有可能形成傳播。正确洗手可以減少此風險。
王一民醫生告訴我們,按照《醫務人員手衛生規範》,要求醫務工作者的标準洗手為「七步洗手法」,對洗手的每一步要求是10-15秒,共70-105秒。
根據标準醫護人員洗手與衛生手消毒應遵循以下原則:
(1)當手部有血液或其他體液等肉眼可見的污染時,應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
(2)手部沒有肉眼可見污染時,宜使用速幹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
在下列情況下,醫務人員應根據上一條原則選擇洗手或使用速幹手消毒劑:
(1)直接接觸每個患者前後,從同一患者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
(2)接觸患者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後,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洩物、傷口敷料等之後。
(3)穿脫隔離衣前後,摘手套後。
(4)進行無菌操作、接觸清潔、無菌物品之前。
(5)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及物品後。
(6)處理藥物或配餐前。(此條并非所有醫務人員都需要)
醫務人員在下列情況時應先洗手,然後進行手衛生消毒:
(1)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以及被傳染性緻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後。
(2)直接為傳染病患者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患者污物之後。
王一民醫生告訴我們,相對于《醫務人員手衛生規範》,一般人難以嚴格執行。通常情況下,醫務人員「手衛生」隻要按照以下五大指征嚴格執行,就能有效起到預防作用:
1、醫護人員接觸患者前
2、手術人員進行無菌操作前
3、體液暴露後
4、解除患者後
5、解除患者周圍環境後
常規人群如何做好「手衛生」呢?王一民醫生告訴我們,手掌是接觸物體最多的地方,尤其是手掌兩側(小手指方向的掌側)、指腹、指(肘)關節這幾個部位,這些位置多有褶皺,容易清洗不幹淨。包括指甲内的縫隙位置,也不容易清洗幹淨。正确的洗手法是衛生部推廣的「六個步驟洗手法」,如下圖所示:
大家記住一個口訣:「内外夾弓大立完」,展開講就是這六個步驟:
第1步 【内】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摩擦;
第2步 【外】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搓擦;
第3步 【夾】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摩擦;
第4步 【弓】雙手指交鎖,指背在對側掌心;
第5步 【大】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搓擦,交換進行;
第6步 【立】指尖在對側掌心前後擦洗。
專家簡介
王一民
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治醫生,中國醫師協會呼吸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臨床微生物與感染分會青委副主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