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根據其拍攝的影視劇也有多個版本。但被奉為經典的,卻是最早拍攝、物質基礎最落後的86版《西遊記》。
然而很多觀衆卻并不知道,86版《西遊記》拍攝成功的背後,是經曆了多次的換角風波之後才赢來了最終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
導演楊潔自1981年決定拍攝《西遊記》,1982年正式動工拍攝。而拍攝影視劇,最重要的莫過于選角了。
首先是"唐僧",隻這一個角色就用了五個演員,其中包括童年兩個,成年後三個。
童年時期根據角色的成長過程用兩個演員并不難理解,那麼成年後卻何以用到三個演員之多呢?
其實是原因是這樣的,且聽我細細道來。
第一個"唐僧"由汪粵飾演,而他也是最早進組的演員之一。
但由于拍攝期間他的導師告訴他,這個角色很容易被觀衆定型,不利于他之後戲路的發展,且他志在電影方向,出于綜合考量,汪粵最終決定返校學習選擇退組,而這時,拍攝才僅僅進行到第三集。
由于當年《西遊記》的拍攝經費并不寬裕,從頭開始拍攝自然不是可行之法。于是楊潔導演就想辦法,并最終找來"唐僧"的第二位飾演者徐少華,從第三集開始繼續拍攝。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徐少華也并沒有跟随劇組拍攝到最後。到了第11集時,徐少華因為個人原因離開了劇組。至此,導演楊潔不得不重新物色"唐僧"這一角色的扮演者。
說來也巧,某一天,正為演員選角而苦惱的楊潔在昏暗的樓道間撞上了遲重瑞,楊潔當時就覺得這人就是自己要找的"唐僧",于是向他發出邀請。最終,唐僧這一角色落到了遲重瑞頭上,并由他跟随劇組完成了後面十幾集的拍攝。
不得不提的是,楊潔導演很有選角色的眼光。因為遲重瑞的确很适合"唐僧"這一角色,其從小就有着得天獨厚的表演天賦,又自小受家庭文化的熏陶,從而養成了一副溫文爾雅的性格,加上他擁有俊朗的外表,使得他飾演的"唐僧"活靈活現,深入人心,一度成為觀衆心中最完美的"唐僧"。可以說"唐僧"這個角色似乎就是為遲重瑞量身打造一般。
雖然之前兩位"唐僧"沒有堅持到最後,但後來《西遊記》的成功,卻誤打誤撞成就了遲重瑞。三人如今狀況都良好,也算是互相成就了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