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吟誦《嶽陽樓記》現場
映象網鄧州訊(記者 燕天舉 通訊員 姚林波 )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身着校服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富有感情的認真吟誦《嶽陽樓記》,響徹在鄧州市花洲書院裡,成為該景區的一道靓麗風景線,引得遊客紛紛駐足聆聽,錄音、拍照,喜悅之情溢于言表。這是9月22日上午記者看到的情景。
花洲書院管理處主任張峰向記者介紹道。“今天我們接待市緻遠實驗小學師生,主旨傳承範公‘憂樂’精神,彰顯人文關懷,提高孩子們的道德素養,金秋九月,國慶在即,遊客劇增,我們精心準備,确保師生順利完成國學主旨教育。”
學生依次進處花洲書院
“範公種竹水邊亭,漂泊來遊一客星。神理不應從此盡,百年草樹至今青。” 這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黃庭堅遊花洲書院,瞻仰範公遺迹時揮毫題下的詩句。花洲書院從宋代到明清,辦學不斷,是古鄧州重要的教育中心,它完整展現了中國古代書院建築之莊嚴和恢弘,為研究古代書院文化與建築風格提供了寶貴的史料物證。
在花洲書院,院内竹柏掩映、亭台樓榭、相映生輝;小橋流水、錦鱗遊泳、詩意盎然。尤其令人稱頌《嶽陽樓記》,範仲淹依據《洞庭秋晚圖》,一篇想象力豐富的文字,躍然紙上,這一千古名篇,與湖南省的嶽陽樓遙相呼應,名傳千古。花洲書院因此成為天下文人雅士的敬仰之地,書院文化影響深遠。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範公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擺在首位,為祖國的前途、命運擔憂分愁,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這也是我們教育孩子成長的目标。”談起此次組織七年級師生遊花洲的初中時,鄧州緻遠實驗小學的孫中同老師說道。
“今天我們步行幾裡來參觀花洲書院,了解到古代人都能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孩子們争先恐後的說道。
據了解,鄧州市花洲書院以其“優樂”精神傳承地的獨特優勢,自元月份至今,該院共接待鄧州市及外地的中小學生5.6萬餘人(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