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1600 字,可以先收藏起來慢慢看
儲能技術大緻可分為機械儲能(飛輪儲能、抽水蓄能和壓縮空氣儲能)、電能直接存儲(超級電容和超導電磁儲能)、化學儲能(氫和其他化學物質儲能)和電化學儲能(二次電流和液流電池)等4類。
各類型儲能系統的功率特性
中國儲能市場各類電池市場份額如下:
主要電化學儲能類型及技術特點情況如下:
在氫燃料儲能、液流儲能、鈉硫儲能未取得重大技術突破的情況下,電源側、電網側(即可再生能源并網、輔助服務)儲能項目将以發展锂離子儲能項目為主,用戶側将以發展鉛蓄儲能項目為主。液流電池應用也較多,國内市場占比穩定增長,逐步受到各電力企業的認可。
1、鉛酸電池:早期主導技術路線
鉛酸電池是以二氧化鉛為正極、金屬鉛為負極、硫酸溶液為電解液的一種二次電池,發展至今已有150多年曆史,是最早規模化使用的二次電池。鉛酸電池的儲能成本低,可靠性好,效率較高,廣泛應用于UPS,也是我國早期大規模電化學儲能的主導技術路線。但因為鉛酸電池循環壽命短、能量密度低、使用溫度範圍窄、充電速度慢,且鉛金屬對環境影響較大,鉛酸電池未來應用将會受極大程度限制。
2、锂離子電池:電化學儲能主流路線
锂離子電池由四大要素組成,分别是正極、負極、電解液和隔膜。锂離子電池通過锂離子在正負極電極材料中的嵌入和脫嵌實現能量存儲。锂離子電池能量密度較高,壽命長,因此正逐漸成為電化學儲能的主流路線。
根據正極材料的不同,锂離子電池又分為钴酸锂、錳酸锂、磷酸鐵锂和三元電池等。
3、液流電池:适用于長時儲能
液流電池技術路徑包括全釩液流電池、鐵鉻液流電池、鋅溴液流電池等,其中,全釩液流電池綜合性能最佳、商業化程度最高。液流電池功率取決于電極反應面積大小,存儲容量則取決于電解液體積與濃度,故液流電池規模大小設計更為靈活多變。液流電池在電化學儲能技術中占比較低,發展進入提速階段。
釩液流電池全生命周期成本更低,相較于锂電池具有成本優勢,同時具備安全性高、循環壽命長等優勢,适用于長時儲能。由于全釩液流電池的電解液可再生循環使用,因此其殘值很高。
同樣以儲能時長為4小時的釩液流電池儲能系統為例,其中廢金屬的殘值估值為300元/kW,折合為75元/kWh,電解液殘值約為原有的70%即1050元/kWh,合計殘值為1125元/kWh,實際成本為1875元/kWh。而對于儲能時長為10小時的系統來說,廢金屬殘值折合為30元/kWh,合計殘值為1080元/kWh,實際成本僅為1020元/kWh。因此,對于全釩液流電池儲能系統來說,儲能時間越長,其全生命周期成本越低。儲能時長分别為4小時和10小時的全釩液流電池儲能系統生命周期成本估算。
4、鈉電池:有望大規模應用于儲能領域
鈉離子電池工作原理與锂離子電池類似,利用鈉離子在正負極之間嵌脫過程實現充放電。鈉離子電池相對磷酸鐵锂電池安全性能、低溫性能、快充性能更高,成本更低,且鈉資源遠比锂資源豐富且遍布全球各地,若鈉離子能夠廣泛應用,我國将很大程度上擺脫目前锂資源受限的情況。鈉離子電池劣勢主要體現在循環次數較低和産業鍊不成熟。目前鈉電池循環壽命普遍在2000-3000次,産業鍊不成熟則導緻上遊價格較高,鈉電池成本優勢無法顯現。 綜合而言,锂電池、鈉電池與全釩液流電池發展空間較大。這三者廣泛與風電、光伏配合使用,全釩液流電池主要用于4小時以上長時儲能,鈉電池将在大型儲能電站中對锂電池形成一定替代,對能量密度敏感性較高的工商業與家用儲能中,锂電池仍将占主導地位。
想了解儲能及新能源行業資訊幹貨就關注我吧[給力][給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