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重現
李女士半年前小腿莫名出現零星小瘀點,一開始她并不在意,直至夏天,一穿短裙短褲就會露出小瘀點,非常影響美觀,且瘀點越來越密集,她坐不住了,趕緊去醫院看醫生,起初她以為隻是一般的皮膚問題,做了檢查發現尿常規結果顯示蛋白尿3 ,後在醫生的建議下住院做了腎穿刺活檢,被确診為過敏性紫癜性腎炎。
這讓李女士後悔不已,應該早一點來就診,同時也很疑惑,明明是皮膚問題,怎麼會是腎髒病呢?
過敏性紫癜性腎炎是怎麼回事?
過敏性紫癜是以皮膚紫癜、出血性胃腸炎、關節炎及腎髒損害為特征的綜合征,該病是一種與免疫有關的全身性小血管炎。過敏性紫癜引起的腎損害稱過敏性紫癜性腎炎。該病好發于兒童,但也發生于成人。
該病易跟皮膚過敏混淆
紫癜性腎炎前期症狀是皮膚的“紅疹”,因此,很多患者都會去皮膚科治療。由于過敏性紫癜的出血斑點多出現在下肢或臀部,有時不易被發現,很多都是洗澡、穿脫衣服時無意間發現的。另外,由于其多表現為皮疹症狀,患者很容易誤把其當皮膚過敏而延誤病情。
過敏性紫癜性腎炎有哪些臨床表現?
01
首發症狀多為皮膚的小出血點,呈紅色或紫紅色,壓之不褪色,可融合成片,或呈疱疹狀、荨麻疹樣或多形性紅斑。紫癜好發于下肢,也可見于上肢及軀幹,以下肢和踝、膝等關節處較為明顯,呈對稱性出現,有融合傾向。
02
腎髒是過敏性紫癜常見的受累髒器,腎髒受累最常見的臨床表現為鏡下血尿或間斷肉眼血尿、蛋白尿,也可發生大量蛋白尿而表現為腎病綜合征,伴高血壓和水腫。少數患者可出現腎功能急劇惡化。個别過敏性紫癜腎炎患者,尿常規可無異常,而隻表現為腎功能減退。
03
部分患者合并胃腸道症狀,這種類型叫腹型紫癜,表現為腹脹、腹痛,還會伴有惡心、嘔吐、腹瀉及輕重不等的便血,糞便為鮮紅色。
04
約半數病例有遊走性多發性關節痛,多為輕度疼痛,部分可有關節腫脹和活動受限。常見受累的關節有膝、踝和手。
引起紫癜性腎炎的原因有哪些?
1.感染:包括病毒感染、細菌感染、寄生蟲感染等。部分病人起病前有感冒的症狀。感冒數天後出現皮疹,随後數天出現尿色發紅、浮腫等。
2.藥物過敏:抗生素(青黴素、羅紅黴素等)、磺胺類(磺胺甲惡唑、磺胺嘧啶等)。
3.食物過敏:海鮮食品如蝦、蟹等。
4.其他:植物花粉、蟲卵、動物羽毛、油漆等。
5.部分患者也可能沒有任何明顯可以追溯的過敏因素。
紫癜性腎炎如何治療?
對多數患者而言,本病屬自限性疾病,臨床表現輕微、一過性尿檢異常者,在去除過敏因素後可自行好轉。而對于有明确的腎髒損害的患者,在治療上常需使用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如黴酚酸酯、環磷酰胺、雷公藤等。由于激素及免疫抑制劑副作用較明顯,加入中醫治療,可以發揮其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的特色優勢,減輕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的副作用,甚至替代免疫抑制劑,并且可以改善患者免疫狀态,減少疾病複發。
需要提醒患者的是,一定要去正規醫院腎病專科治療,不要輕信偏方、秘方。并且,需要定期複查尿常規、腎功能檢查等了解疾病變化。
紫癜性腎炎平時要注意什麼?
首先,如果可以追溯到過敏原,應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外出的時候佩戴口罩,既可以預防感染又可以避免吸入空氣中的過敏原。天氣變化時要注意預防感冒。
其次,要注意調整生活方式,保證休息,避免勞累,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去除感染病竈(如扁桃體炎、齲齒等)、避免服用可疑藥物等。
飲食上,忌食用辛辣、煎炸、腌制産品,多吃清淡且富含維生素食物。如果患者有水腫、血壓升高或尿少,必須限制鹽、水的攝入,每天控制鹽在2-3克,水腫明顯時,要“量出為入”,攝水量最好限制在每天500-800ml較為适宜,少食用粥、湯、湯粉類水分多的食物。
文/廣東省中醫院腎病科 揭西娜
執行編輯:何明坤
審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