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演奏的兩首經典《骊歌》(趙健演奏、攝影:趙健)
在我國先秦時期有一首逸詩(現今版的《詩經》并非足本,而除現今版《詩經》305篇以外的,前人稱之為“逸詩”)名為《骊駒》,為古代客人離别時所唱的歌。而骊歌即指代《骊駒》,加上“骊”諧音“離”,骊歌也就是離别的歌,後來就被人們用以泛指有關離别的詩歌或歌曲,如李白的詩《灞陵行送别》中“正當今夕斷腸處,骊歌愁絕不忍聽”。而在我國的台灣地區,骊歌通常指的是蘇格蘭民歌《一路平安》,是一首被經常使用的歌曲。自然,骊歌所要表現的并不是生離死别,也不是遙遙無期的等待,而是親人、友人間的深情依戀和不舍,更多的是相互的祝願和表達彼此的真情。
由古至今,中外作曲家們創作的骊歌體裁的樂曲非常之多,由于篇幅原因,這裡精選了兩首在國内外知名度最高、最受歡迎的鋼琴版本的《骊歌》,來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和演繹。
1、《骊歌》(美國夏威夷民歌)鋼琴演奏:趙健。攝影:趙健
這是一首美國夏威夷民歌,原名為《Alohaoe,》,也譯為《珍重再見》,是一首廣為流傳的世界級《骊歌》,也是夏威夷的文化象征之一。
相傳這首充滿浪漫情調歌曲的作者是夏威夷的李柳卡拉尼女王,她在被囚禁期間,因思念美麗的夏威夷及當地的風土人情有感而作的。
李柳卡拉尼女王(1838-1917),夏威夷王國的最後一位君主,同時也是一位作家和作曲家,創作并留存了不少作品。這首歌詞的大意是:
看那烏雲已籠罩的青山,
啊,你就要離開我的身邊。
今後我們将遠隔萬裡關山,
隻能默默隐藏我的思念。
珍重再見,一路平安。
我要時刻等你,在美麗的花園。
珍重再見,一路平安。
祝福你,直到再相見。
2、《友誼地久天長》(蘇格蘭民歌)攝影:趙健
這是一首古老的蘇格蘭民歌,原名《AuldLangSyne》,也譯為《過去的好時光》,歌詞是由十八世紀蘇格蘭著名的詩人羅伯特·彭斯根據原蘇格蘭古老民歌而寫的。這首歌曲的旋律優美婉轉,情感豐富;歌詞純樸自然,深切感人,人們都習慣在和朋友告别時演唱這首歌曲。
能使得這首歌曲在世界範圍内家喻戶曉,還得歸功于1940年美國拍攝的影片《魂斷藍橋》(曾獲第13屆奧斯卡最佳配樂獎提名),這首樂曲在片中先後出現了五次。它每出現一次,都會沖擊着觀衆感情的閘門;每出現一次,都在人們的心中掀起一個高過一個的波瀾。樂曲在影片中渲染了分别時依戀不舍、分别後思戀不斷的濃情氣氛,即歌頌了真誠的友誼,也歌頌了人間的真情。同時,它也表達了人們共同的心聲:不要戰争,祈福世界和平!
在許多歐洲國家,這首樂曲通常也會在平安夜或新年到來之際時演奏或演唱,象征着辭舊迎新的寓意,當然音樂意境就沒有多麼傷感了。根據吉尼斯世界紀錄記載,迄至今日,這首《友誼地久天長》是英語歌曲中最流行的三首歌曲之一,深得大衆的喜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