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o勁情高油耗? 說起來挺愧疚,開了将近7年了都沒有幫它拍拍照這一次就當做是這幾年的用車的體驗分享吧,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polo勁情高油耗?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說起來挺愧疚,開了将近7年了都沒有幫它拍拍照。這一次就當做是這幾年的用車的體驗分享吧。
這部Polo是2010年夏天的時候買的。當時為什麼會選擇它呢?這得從曆史說起。
掀背車這玩意兒是歐洲人先搞的。上世紀30年代,雪鐵龍就推出了一部現在掀背車的祖宗。那時候還沒有“hatchback”這個詞,不過掀背車熱潮就“duang”地開始了。美國人開始搞掀背車了,英國人也開始搞了,德國人、意大利人都開始搞了,接着就全世界車廠都開始搞掀背車。當然,從此看出來,歐美廠家搞出來的掀背車才夠正宗,所以自然吧選車的重心放在歐美的車型上了。
當然,那時候市場上合适價位的小型車選擇不多,基本上也就PSA、福特、大衆幾家。以前在中國市場上的選擇可不止這麼少。不過,菲亞特搞過派力奧,搞死了;歐寶搞過可賽,搞死了;MG搞過MG3,也基本搞死了。
但是,選擇不多的好處就是不難挑。那就挑呗。PSA的206、C2之類的,造工真不咋的,質感沒有,所以不要;福特嘉年華,A柱太粗,視野不好,也不要了。最後就剩下Polo了,然後去到店裡發現還有這麼一款運動型的,感覺挺有個性,就這樣快速解決了選擇問題。
這部09款Polo勁情Sporty 1.6自動擋版本,車身價10萬左右。貴嗎?當然不。其實那時候所有的同級掀背小車都這個價錢,而且大衆的減配大法沒現在那麼瘋狂,所以性價比還不錯的。關于配置的事情,後文再述,現在先聊聊駕駛感受。
要說駕駛感受,我又想先聊聊hatchback。一般來說,歐系的小掀背給人印象都是空間小但是好開,而亞洲派别以日韓為代表的小掀背則比較偏向于實用性。這種區别其實是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所以也有了不同的理念。在歐洲,小掀背車很多都是年輕人第一次賺到錢而買的第一部車,很多時候都是自己開車或者帶上女友出去兜兜風,操控性好最重要,後排空間小不是問題;而在亞洲地區,這種小掀背很可能是一個家庭的第一部車,這部車承擔着照顧一個家庭在不同地區通勤的任務,所以空間和實用性是擺在第一位的。所以,歐洲有以Polo、Ibiza、嘉年華、Clio、207這類以操控性為著名的小掀背代表,亞洲則有飛度、緻炫、K2這類以實用性為重點的小掀背(當然雨燕、馬自達2這類的操控性口碑還是很不錯的)。所以下文就不提空間了,着重描述其他方面。
既然是歐式小車,那麼前麥弗遜、後扭力梁的配置當然不能變。玩這套搭配玩得最精的當屬法國人(尤其是雷諾)。不過,大衆也有幾十年的掀背車制造經驗,調校當然不成問題。在這部Polo Sporty上,這套懸挂的總體設置偏硬,經過減速帶、壓過井蓋的時候産生的振動感會很清晰,似乎沒有經過過濾就傳上來了。懸挂行程明顯經過了中國的本土化調校,比較長,離地間隙也比國外版本的大,過急彎的時候會發現側傾略大,過彎能力上比不上嘉年華。好在,Polo的底盤足夠紮實,緊繃感十足,遇到爛路也能保持整體感。方向感方面,雖然Polo有電子液壓助力加持,方向的力度與日系的小車相比偏重,有點像機械液壓助力。這也是Polo偏向于操控性的一個表現,反應直接,方向精确率即使未至完美,也足夠好評。當然,前不久原車的韓泰換成了固特異,抓地力上了一個檔次之餘滾動阻力也小了,原地掉頭的時候方向更輕,彎道極限也更高。
與操控性相比,動力就不是Polo的強項了。1.6的EA111,夠用是夠用,不過想要獲得足夠的動力才超車什麼的,還是得把油門踩深,或者踩到底觸發強制kick-down按鈕才行。在前不久的一次不精确的0到100km/h的加速測試裡面,這部将近5年車齡的車用S擋跑到了13秒左右的成績,算是及格水平。另外,這副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有一定年頭了,比不上現在某些新産品,降擋反應比較遲鈍,升擋倒是比較積極。例如,在用5擋以50km/h走在一段上坡路的時候,想降到低擋位加速到80km/h,就必須得把油門踩到一半的位置才肯降擋,否則它還是以5擋慢悠悠地加速。此外,這副變速箱抑制頓挫的能力在2010年的時候是非常優秀的,但以2017年的标準來評價就一般般了,在低速刹車降擋的時候換擋動作尤為明顯,松油門的時候拉扯感也略明顯。在遇到塞車的時候,如果低速行車的時間長了,繼續挂D擋停下來的時候會有很強的闖動感,這時候必須挂N擋不然都要把人給抖瘋了。手動模式下面,換擋會有個兩秒左右的延遲,完全不能跟傳統的手動擋比。不過總體來說,日常駕駛還是挺輕松的,雖然方向還是稍重,但起碼兩個踏闆都偏輕且足夠線性,長時間駕駛不會有壓力。走高速的時候也讓人從容自如,噪音不足以用“嘈雜”來形容,方向也很穩定,沒有飄的感覺。最重要的是,這套動力總成成熟度高,可靠性強,比那些老出問題的TSI、DSG好多了。
經濟性方面,這部車的油耗水平可以接受。平時上下班開的話,路況順暢度良好,平均油耗可以達到7.5l/100km,嚴重塞車的話可以上到9升以上。磨合期的時候曾經錄得13l/100km的記錄,開久了才降到現在的水平。
而到了配置方面,總體的打分也就良好吧,畢竟價位擺在那兒。相比普通的版本,這部運動版的熏黑前後燈、蜂窩狀前格栅、16寸大輪圈明顯比較吸引眼球,排氣的聲浪也有了不同。内部方面,有運動版特有的全黑内飾、GTI同款方向盤以及運動織物座椅。内飾材質基本上都是硬塑料,盡管各種按鍵質感和裝配質量都不錯,不過把我很喜歡的老Polo中控邊上的可收縮杯架閹割了,差評啊。至于其他的裝備,作為高配版,ESP、四門電動車窗、天窗什麼的一定要有啊,還有帶“Polo”字樣的迎賓踏闆,不會發光但信仰十足啊……
最後吐槽一下吧。前排座椅靠背居然是手動調節的,有時候想把它弄下來躺着,轉個半天才弄下來;沒有行車電腦真是不能忍,屏幕是一塊黑的,什麼都沒有;後輪減配成鼓刹,刹車力度不夠,想在普通的路面玩玩甩尾很困難;中央扶手缺席,對于我這種經常跑高速的人來說挺累的,又懶得上網買那種加裝的把杯架都弄沒了;大燈亮度不太夠,夜間行車要多留個心眼;鑰匙上的大衆标早就掉了,信仰值瞬間減五萬……不過用了好幾年了,毛病不多,算是安慰吧,好了就說這麼多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